首页>中医疗法>推拿按摩>正文

宋金元时期

宋代的太医局取消了按摩科。《宋史》载有推拿按摩专著《按摩法》和《按摩要法》,惜亡而不传。北宋王怀隐编撰的《太平圣惠方》对膏摩、药摩方作了系统收集,其数量约近百首,远远超出了《千金方》和《外台秘要》,摩顶、摩腰膏得到重视,出现了铁匙等膏摩工具,膏摩应用向专病发展,眼疾的膏摩法首次提及。膏摩的操作也趋向细腻化。《圣济总录》是北宋末年又一部大型官修方书。该书第4卷治法篇有按摩疗法专论。作者认为不应当将按摩与导引混为一谈,并认为应进一步区分“按”与“摩”。按为单纯用手法,摩则可以结合药物。按摩有助于药力的发挥。对按摩的功用,则以“开达抑遏”四字来概括。该书还汲取了宋代以前道家养生学派的精华,编成一套养生按摩套路,称为“神仙导引”。这是当时最为系统的养生按摩套路,对后世的“八段锦”、“十二段锦”等套路的自我按摩功法深有启迪。

宋代杨康侯(字子建)于1098年著《十产论》。主要内容被宋代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成书于1237年)保留了下来。其中处理横产、倒产、偏产等胎位异常性难产的转胎手法,扩大了推拿按摩的应用范围,开按摩助产之先河,至今仍有实用价值。文献还有宋代名医庞安时以按摩助产的记载。

金元时期,张从正的《儒门事亲》将按摩归人“汗法”,并以按摩法治疗小儿腹内弦索状痞块,还有以木梳通乳等按摩治病记载。朱丹溪继承了唐宋以膏摩法治疗腰部疾病的经验,在《丹溪心法》中推出一首摩腰膏,其成分为附子、乌头、南星、朱砂、干姜、雄黄、樟脑、丁香、吴茱萸和麝香,制成药丸,烘热后掌摩腰部,主治老人、虚人腰痛。此方后世流传极广,明代的《证治准绳》、《明医指掌》、《玉机微义》等书都相继记载推行摩腰膏。清代徐大椿在《兰台轨范》中说:“有人专用丹溪摩腰方治形体之病,老人虚人极验,其术甚行。”

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1337年刊行),在骨伤手法的运用上有所创新。如以双人动态牵引法治疗腰痛,以倒悬自重牵引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等。元代的张廷玉(太医院使)擅长挢引按摩,名医项昕得其所传。

上一篇:隋唐时期

下一篇:明代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