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气功>正文

太极拳 强健身心 远离疾病

  近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澳门时与市民们同打太极拳,学练太极扇。其实,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太极拳温总理练得都不错,5月份访日期间他还教东京市民打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太极拳已经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练习太极拳的人数已超2.5亿人,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武术运动。
  老少皆宜太极拳
  如果你认为太极拳是专属于老爷爷、老奶奶的健身方式,那你就OUT了!杨宏强表示,太极拳不仅可以养生,同时是一种技击性拳法,但由于它动作缓慢、身段柔软,所以造成了许多人对太极拳的误解。
  其实,太极拳是一种男女老弱皆宜,集健身、防身、修身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对多种慢性疾病也有显著疗效。“别看它动作柔缓,却是以动为主、动中寓静,对锻炼身体的力量、平衡、协调、柔韧等很有帮助。”
  而且,太极拳动静结合、动中求静,使它更符合运动适度的健身原则。
  强健身心 远离疾病
  中医认为,时常打太极拳之所以健身,是因为它能畅通经络,培补正气。当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后,便产生腹鸣、指麻等体内行气现象,再坚持练习,到一定功夫便可通任、督、带、冲诸脉,同时增加丹田之气,使人精气充足、神旺体健。
  有助心血管健康 经常打太极拳可以使心脏冠壮动脉供血充足,心脏收缩有力,血液动力过程良好。
  增强骨骼韧性 太极拳运动要求动作连贯圆活、上下相通,使全身各部位肌肉、骨骼关节都得以锻炼,久练可增强骨骼的韧性,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
  锻炼神经系统 太极拳松、静、自然的练习,可以消除大脑神经的紧张疲劳,长期练习有利于大脑功能的恢复与改善。
  减少呼吸系统疾病 练太极拳时要求呼吸匀、细、深、长、缓,这对保持肺组织弹性、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均有良好作用。
  改善消化系统 太极拳活动需要不停的松腰转腰,带动了胃、肠、肝、胆、胰的转动,从而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改善整个消化系统,有助治疗胃肠方面的慢性疾病。
  提醒:姿势不对伤膝伤身
  杨教练指出,练习太极拳如果姿势不正确,很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疼痛。因此,想要以太极拳为主要运动方式,初学时应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正确学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膝盖、脚尖、跨在同一条线上。打拳时做弓步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当膝盖超过脚尖时,上半身的重量便全部集中在了膝盖上,时间一长便造成膝盖疼。
  身随步走。太极拳转身时不应转动实脚的脚尖,否则便是硬拧实脚,时间长了会损害膝关节,应做到身随步走。上下一致,达到天人合一。
  锻炼场地宜平整。练习太极拳应选择在平整的草地或松软的黄土地上练习,避免在水泥地或石板地上练习,以免因发劲震脚时传递外力造成膝部损伤。
  循序渐进,合理掌握运动量。对于初练太极拳者来讲,成套练习时膝部负荷过重,容易受损伤,最好先练单式,然后再练组合。冬季锻炼,微微出汗即可。

上一篇:晨起“开七窍”

下一篇:五禽戏:养生大戏为何少人捧场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