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气功>正文

气功疗法中的其他常用治法

  理从摄养

  即气功的理论主要随从各家的摄生保健学说,尽管气功具有医疗与养生的双重作用,但其医疗作用长于补虚而逊于泻实,气功疗法中的其他常用治法,也直接或间接与补虚有关,这与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十分吻合,故古代各家摄生保健说,如主动、主静及保精、调气、食养、药饵等的理论与实践,很大程度上一直影响和指导着气功活动的开展和气功学术的发展,其中尤以动形、静神、调气学说与气功的关系最为密切。

  主动,即主张通过运动来保养人体之形体(以动养形)。这种学说的依据是,形体是生命的依托、精神的宅宇,形体动则气血流通。有关论述最早见于《庄子·刻意》,谓:“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生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其后的《吕氏春秋》说的更加明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也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显然,庄子之言是结合气功讲的,吕不韦之说虽非直接联系气功,但他的这番言论,既提出了“动形”的主张,又分析了运动对于精气流动的重要性,故长期为气功所借鉴。气功古代有称之为导引者,导引的本意之一是指“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即指形体运动;华佗创编五禽戏的依据之一是,“古之先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葛洪在《抱朴子》中的一段话,对导引“以动养形”的范围与作用作了概括:“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导引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动之则百关气畅。”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气功中各种动功的理论依据均出于此。而舞蹈纹彩陶盆上的宣导舞、马王堆《导引图》上的练功场景、《路史》中的大舞,乃至于当代的健身气功功法,则是这种思想的载体。

  主静,即主张以安静来调养人体之神气(以静养神)。其基本依据是,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且有易动难静的特点,故养神宜清净内守。庄老的“清静无为”是其渊源。如《老子》认为“静为躁君”,主张“致虚极,守静笃”,甚至认为“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庄子》以水为例,讲述静的养生意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所以“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养神之道”。医家也有类似论述,如《内经》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之论。古代气功家对此多持赞同,于是众多静功相继出现,古代如儒家的坐忘、心斋,道家的周天(内丹),释家的六妙法、壁观,医家的六字诀等;现代如内养功、三线放松功等。气功流派也以静功为多,如吐纳派、存想派、静定派、周天派,均以外(形体)静内(呼吸与意念)动为共同特征。此外,三调操作中“呼吸四相”的归纳与对息相的提倡,“一念代万念”与“望梅止渴”般存想方法的提出;气功古籍中静功多排于动功之前,静功数量多于动功数量的现象;气功锻炼一般以放松入静为基本的要求;现代研究中的气功功能态,也以“静”设定指标的思路……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以静养神对气功的影响。

  但毕竟形与神对于人体健康而言同样重要,难分伯仲,故动与静对于养生来说也同样重要,只有“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有鉴于此,古代气功家提出了“吐纳以练脏,导引以和体”、动静结合的法则,这可能是气功源于养生又不止于养生的原因所在。

  通过调养真气来养生保健的做法由来已久,《管子》“精也者,气之静者也”之论,可能是调气养生说的早期依据。该学说的核心论点是,气是生命的根本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需要保持满而不虚;气贵在运行不息,出入有度、升降有常。根据这些特点与要求,气功锻炼,无论是动功还是静功,基本上都着眼于气的“量”、“质”及气的运行。由于“真气者,所受于天”,故众多纳气派功法,通过长吸短呼、两吸一呼等方法,加强吸气,认为如此可以将“天地之气归我”,增加了气的“量”,现代气功中的内养功、新气功疗法等,就是此类功法;周天派则是将练功者自身的精气神作为“药物”,通过一定的操作,将其引入“鼎炉”(丹田)后,再通过意念指导下的呼吸的作用,使其沿任督脉周流运行,最终结成“内丹”,使人健康长寿。更多的功法,多是通过不同的“三调”操作作用于气的运行,其运行方式有两种:一是加强全身经络气血的运行,即路线不变、速度加快;二是临时改变经络运行的方向,借于“完成”特殊的“任务”。如周天功中的任脉之气自上而下运行,是为了完成气在任督脉中的“周天”运行。三线放松功为使头面部的气血下行,会“借”手之三阴三阳经,将头面部气血降至两手;“借”足三阳经和任脉、足三阳和督脉,分别循胸腹部、背腰部将气血降至足部。以气攻病时,为了使内气到达病所,也会“借用”病灶附近的经络并改变其运行方向。

上一篇:气功功法和气功活动

下一篇:气功与儒家思想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