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中医中药>正文

中医、中药不分家

    编者按: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你知道吗?在江苏省南京市的部分医院,都有着自己的“独家秘药”。这些药在药店并不销售,只能在这家医院内凭处方购买,这就是医院的“院内制剂”。江苏省中医院目前有140多种院内制剂,数量在南京市各医院中位居首位。这些价廉物美的院内制剂是由谁创制出来的,又是如何在传承中历经变迁?小小的一盒药,背后的故事厚厚一叠。从今天起,本报就和您一起探秘江苏省中医院的“独门秘方”,以及那些背后的故事。
 
    中医、中药不分家,药,更是中医行医济世的基本。江苏省中医院建院之初,江浙一带众多名医就汇聚于此,他们带来的家传秘方,是省中医院第一代的“独门秘方”,也是医院如今众多院内制剂的缘起。
 
    中医大家带着瓶瓶罐罐来报到
 
    清史曾有记载,明清以来,吴门医派、孟河医派执耳江苏杏林,众多御医的后人、岐黄世家散落在江浙一带,悬壶济世。1954年10月,江苏省中医院正式成立,第一批坐诊的医生,吸纳的就是这些中医大家们,其中不乏国宝级名医。
 
    在武侠小说里,当武学渐臻化境时,拈花摘叶皆可伤人,而至高的医术,也常常超越常人的理解能力,化腐朽为神奇。暂不讲那些口口相传的医家传说,今年88岁的老药工张业禄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的是全国著名肾病学家、中央保健局特聘专家邹云翔先生的一张方子。当时张业禄的女儿一直低烧咳嗽不止,住院一个月丝毫不见好转,连医生都束手无策。并不是儿科专业的邹云翔先生提笔在原有的药方里加了两味药——西瓜皮和韭菜。“这算什么中药啊?我将信将疑把药煎好,给女儿服下,两天后,咳嗽就止住了,体温也恢复了正常。”至此之后,张业禄对中医是心悦诚服。
 
    当时来到省中医院坐诊的,邹云翔先生只是其中一位。85岁的老药工张居平讲起那些年汇聚在江苏省中医院的名中医们,依然历历在目: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叶橘泉先生;孟河四家之一、清末御医马培之之曾孙马泽人先生;孟河医派传人、脾胃病专家张泽生先生;吴门医派代表、六代中医世家、清代御医曹沧州之嫡孙曹鸣高先生;中医眼科学家童葆麟先生;骨伤推拿学家施和生先生;肝病学家邹良材先生;中医外科学家许履和先生;针灸学家邱茂良先生;中医儿科学家江育仁先生……至今提起这些名字,依旧是如雷贯耳。
 
    这些中医大家们,并不是空手来医院报道,他们带来的祖传秘方、瓶瓶罐罐们,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青敷散曾为宫廷御用药
 
    直到现在,很多人来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看病,点名要的就是马氏青敷散,看似不起眼,效果却是灵得不得了,身上有个红肿痘痘,敷上此青敷散,第二天就能消掉大半。药名中的“马氏”,来源就是孟河医派的传人马泽人先生。
 
    马泽人先生出身中医世家,曾祖父是清代御医马培之。这位孟河医派的四位代表人物之一,有着“江南第一圣手”的美誉。除了医术高超之外,马培之还爱好研制药物,青敷散当时虽然还不叫青敷散,但究其最初的配方,就是马培之写下的。不过在清朝的时候,这个药是绝对的“贵族”——太子、格格们才有资格使用的。
 
    出生在中医世家,马泽人先生幼承庭训,从小就开始研习医典,学习祖辈留下来的经典方剂。在进入江苏省中医院之后,马泽人先生专心研制曾祖父的这个方子,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配方。制成外科药物之后,疗效也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就这样,曾经的宫廷御用良药,这才成了普通大众的治病良方。
 
    御医后人带来哮喘良药
 
    除了孟河医派外,清代两大医派之一的吴门医派传人、清代御医曹沧州的嫡孙曹鸣高先生,也曾经是江苏省中医院第一任的大内科主任。
 
    说起曹沧州先生,还有个著名的“三钱萝卜子,换个红顶子”的传奇故事,而传奇故事的另一位主角,就是大家都熟悉的慈禧太后。话说那一年,慈禧太后突然得了怪病,茶饭不思,京城里的御医都束手无策,那年的新科状元是个江苏苏州人,于是推荐了家乡的名医曹沧洲。
 
    曹沧州一到北京刚住下,就借口路上受了风寒,卧床不起,其实生病是假,要摸太后生病的根子是真。头一件大事是查看她吃了些什么?原来,慈禧太后每天吃燕窝、银耳、山珍海味。曹沧洲想到,医书上早有记载:“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找出病源,曹沧洲未用上好良药,单开了一味草头药,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子三钱。西太后饮了三钱萝卜子的药汤,当夜通了大便。第二天一早就能起身了。第一件事就是感谢神医曹沧洲,恩赐九品顶戴,后来成了御医。
 
    曹鸣高先生来到省中医院时,带来的就是家传的哮喘良药。曹鸣高先生医术精湛,在调理脾胃方面尤有造诣,如今他的女儿曹蓓蓓和女婿曹世宏都是江苏省中医院名医堂的中西医结合专家。
 
    “在建院之初,几乎每个科就都有自己的独门秘方。”张居平告诉笔者,正是这些传承下来的“老方子”,经过时间的验证,经过一次次的改良,优胜劣汰,保留到了现在,从当年高不可攀的宫廷御用,低调地成了院内制剂中的明星药,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上一篇:运用“九法”思维构建五运六气理论

下一篇:妇人病的医治 调肝须坚持到底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