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五官科>>鼻炎>正文

鼻窦炎:按摩疗法

鼻窦炎分急,慢性两种,慢性鼻窦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窦炎,是鼻部常见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秋冬两季气候寒冷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小儿鼻窦炎较成年人多见,发病时局部和全身症状较成年人严重。

[发病原因]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鼻渊”、“脑漏”的范畴。肺开窍手鼻,鼻渊的发生,与肺经受邪有关。或因风寒袭肺,蕴而化热,肺气失宣,而致鼻塞;风邪解后,郁热未清,酿为浊液,壅于鼻窍,则发为鼻渊。或因肝胆火盛,脾胃湿热,循经上犯,结滞鼻窍而成本病,或因肺气虚寒,脾气虚弱,清阳不升,清肃乏力,使邪毒久困,伤蚀肌膜而成本病。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鼻窦炎常单发于一个鼻窦,而慢性鼻窦炎常为多发性,甚至可以累及一侧或两侧所有鼻窦。因鼻窦的窦口较小,不易引流,而目鼻腔粘膜与鼻窦粘膜相连续,鼻部炎症可累及鼻窦,引起鼻窦炎,其中以上颌窦炎发病率最高。

[症状表现]
    急性鼻窦炎表现为鼻塞重,流涕量多,呈粘液性或脓性,不易擦尽,头痛目绚。急性上颌窦炎表现为晨起轻,午后重的同侧面颊和上牙的疼痛;急性筛窦炎则表现为目内眦和鼻根处的闷痛;急性蝶窦炎表现为部位不确定的头昏痛;急性额窦炎则表现为晨起开始,逐渐加重,午后减轻,至晚间完全消失的前额痛。本病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小儿可见高热、呕吐、腹泻,甚至抽搐等症状。慢性鼻窦炎病程较长,患者经常流涕,呈黄、黄绿或灰绿色,鼻塞或轻或重,多有嗅觉障碍,甚至嗅觉丧失,头痛较轻,有些患者可无头痛症状,头痛多呈钝痛、闷痛;可伴见头昏、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失眠等慢性全身中毒症状。

[头面按摩方法]
    (1)患者仰卧位,施术者以双手中指或拇指指腹点按迎香穴、四白穴、巨髎穴、山根穴、印堂穴、头维穴、神庭穴、上星穴、百会穴,每穴约1—3分钟,迎香和印堂两穴时间应加长;以中指或拇指指腹推擦两侧鼻翼;时间约为3—5分钟以拇指指腹左右分推眉弓及前额,再上下推抹印堂至神庭,力量可稍重,时间约5—10分钟;以手掌由上向下推按胸部正中线,约10—30次,再用拇指点按合谷穴、足三里穴(膝下外侧四根横指处压痛点)、三阴交穴(内踝上四横指处压痛点),每穴约3—5分钟。(图4—45—1、2)


    (2)患者取坐位,施术者立其前方,以双手拇指点按迎香穴、四白穴、山根穴、印堂穴、头维穴、神庭穴,每穴约1—3分钟;再以双手拇指上下往复推擦鼻翼两侧,按揉鼻翼两侧凹陷处,时间约5—10分钟;施术者立于患者后方,以拇指指腹重力点按百会穴、脑户穴、玉枕穴、风池穴、风府穴、大椎穴,每穴约1—3分钟;再以拇指指腹横向按揉后脑及颈部肌肉,再以双手拿揉肩部肌肉,时间约3—8分钟;最后以一手常扶住前额,另一手扶往后脑,双手向内用力挤压头部约5—10次。(图4—46—1、2)

上一篇:慢性鼻炎:按摩疗法

下一篇:快速止住鼻血的手法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