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泌尿科>肾炎>正文

慢性肾功能衰竭针灸辅助治疗

针灸辅助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对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慢性肾功能衰竭由多种病因所导致, 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 代谢产物潴留, 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失调为主, 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1]。资料表明, 慢性肾功能衰竭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 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2]。既往临床主要采用对症治疗, 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 但对机体肾功能损害大, 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3]。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如何减少对机体肾功能损害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4]。本次笔者对收治的48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给予针灸辅助治疗, 观察其对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在杭州市老年病医院接受治疗的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5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48例) 和对照组 (47例) 。观察组中男26例, 女22例;年龄最大68岁, 最小32岁, 平均年龄 (50±6) 岁。对照组中男24例, 女23例;年龄最大67岁, 最小33岁, 平均年龄 (51±6)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标准[5]
(1) 符合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 (2) 年龄31~70岁; (3) 患者知晓并签署自愿书; (4) 在近半年内未接受针刺治疗; (5) 患有慢性肾脏疾病或累及肾脏系统疾病病史患者。
 
1.3 排除标准
(1) 合并心血管、肝脏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 (2) 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以及恶性肿瘤患者; (3)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4) 急慢性感染患者; (5) 严重意识障碍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叮嘱患者多食高热量低蛋白、低盐饮食, 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紊乱, 患者应多休息。对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 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给予降尿酸治疗, 对高血压患者给予降压治疗。
 
2.2 观察组
给予患者常规对症治疗及针灸辅助治疗。常规对症治疗方法同对照组。针灸取太溪、肾俞、气海、关元、血海、足三里、内关、大肠俞、阴陵泉、水分穴, 患者平卧床上, 选择长50 mm普通针, 穴位常规消毒后, 垂直进针1.5寸, 得气为度, 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水分至关元穴采用灸盒灸, 点燃3段清艾条于灸盒内, 每段长约3.5 cm。每周3次, 为期6周, 一共治疗18次。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尿蛋白、尿素氮 (urinary nitrogen, BUN) 、血肌酐 (serum creatinine, Sc) 、内生肌酐清除率 (scavenging rate of endogenous creatinine, Ccr) 、血红蛋白 (hemoglobin, Hb) 、血浆白蛋白 (plasma albumin, Alb) 变化, 治疗后患者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水肿以及脘腹胀满等症状积分变化, 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肾功能检测方法:抽取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2 mL, 分离血清, 采用CB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器检测24 h尿蛋白、BUN、Scr、Ccr含量, 仪器由上海宏盛制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具体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
 
3.2 疗效标准[6]
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且症状积分减少80%。
 
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且症状积分减少45%~79%。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且病情有加重趋势。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分析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 (有序分类变量) 选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 对照组为74.5%,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4.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BUN、Scr、Ccr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BUN、Scr、Cc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 ,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2。
 
3.4.3 两组治疗前后Hb、Alb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Hb、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Hb、Alb含量均提高 (P<0.05) ,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 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b、Alb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 P<0.05
 
3.4.4 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水肿以及脘腹胀满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
3.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高热, 发生率为2.1%, 对照组有10例患者出现高热反应, 发生率为21.3%,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 。
 
4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为原发性肾脏疾病或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疾病, 会导致患者的肾功能逐渐恶化, 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7]。既往临床主要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该疾病, 但治疗后效果一般, 难以达到患者需求, 如何提高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 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8]。有研究指出,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 被临床广泛应用[9,10,11]。
 
针灸属于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通过影响疾病发展过程的多个环节, 激发人体自身内在的调整能力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2,13]。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针灸具有双向、温和以及良性积极的调节作用, 能够改善机体血液循环, 激活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 从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14,15]。相关研究证实, 针灸具有调整机体各个系统脏器的机能, 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免疫功能, 从而调整机体的内环境, 调动机体抗病能力最终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16,17]。
 
BUN、Scr、Ccr是反应机体肾脏功能的主要指标, 其表达水平与肾脏功能是否遭受损失有着密切的关联[18,19]。本研究证实, 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指标水平均有降低, 但是采用针灸辅助治疗患者肾功能降低幅度大于常规对症治疗患者, 主要由于穴位针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 无不良反应, 不会对机体其他脏腑造成损伤, 避免药物毒副作用对身体的二次伤害[20]。且针灸方法能够通过针刺相应的穴位, 起到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以达到增强人体免疫能力, 改善肾血流灌注量, 从而达到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协调作用, 对肾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21]。
 
研究证实, 针灸疗法具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可抑制炎性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增加机体免疫应答, 通过经络的传导, 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 提高机体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的作用[22]。本研究证实, 给予患者针灸辅助治疗后, 患者Hb、Alb提高, 且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患者。中医学认为, 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为本虚标实证, 本虚具体包括气、血、阴、阳的虚损, 其中以脾肾虚衰为主;标实具体指在本虚前提下湿浊、水毒和瘀血所致, 主要表现为脾肾衰败, 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证实, 给予患者穴位针灸辅助治疗后, 患者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水肿以及脘腹胀满症状积分明显低于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患者[23,24]。由此证实, 针灸疗法可通过对机体不同穴位进行针刺治疗, 有效缓解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
 
针灸疗法可激活机体内多种酶活性, 改善机体内外环境, 且有效避免了药物治疗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 对机体的损伤小[25,26,27]。本研究证实, 给予患者针灸辅助治疗后出现高热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患者;且研究还证实, 针灸辅助治疗后总有效率 (95.8%) 高于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患者 (74.5%) , 进一步证实针灸疗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给予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针灸辅助治疗, 可减轻尿蛋白生成, 从而减轻肾脏负担, 改善肾功能,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不良反应低, 效果显著。
 
来源:上海针灸杂志 作者:姜新龙 邱芳晖

上一篇:艾灸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下一篇:高继宁应用“内外同治五法”治疗慢性肾衰竭早期的临床经验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