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该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晨僵常于病变早期出现,一般在清晨出现,主要表现为手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适,活动后稍好转。目前,临床常采用针刺疗法治疗该病,疗效不理想。本研究探讨采用火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晨僵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山西医学科学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82例类风湿关节炎晨僵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组男15例,26例;年龄40~68岁,平均(48.2±3.6)岁;病程0.5~15年,平均(5.5±1.3)年。对照组男14例,27例;年龄40~69岁,平均(49.3±3.8)岁;病程0.5~12年,平均(5.3±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每日晨僵至少1 h,至少6周;②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③腕关节、掌指关节和近指关节肿胀,至少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部X线变化(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狭窄);⑦类风湿因子(RF)阳性(滴度>1∶20)[1]。上述7项中具备4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伴有晨僵症状;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伴有恶性肿瘤、血液疾病、糖尿病;不能坚持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主穴:晨僵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背面横纹中点。
材料:0.2%碘伏,棉签,一次性手套,火针(长城医疗企业贺氏火针,直径0.40 mm,针体长25 mm),毫针(长春爱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汉医牌针灸针,直径0.30 mm,针体长40 mm),酒精灯,95%酒精。
操作:医者双手常规消毒;嘱患者取坐位,患手手背向上放于治疗桌上,于患手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背面横纹中点做标记,常规消毒。注意事项:治疗后3 d内避免针孔沾水。
(1)对照组
治疗师用毫针针刺标记点,留针25 min。每周治疗5次,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遵医嘱。
(2)观察组
治疗师一手拿点燃的酒精灯,另一手持火针,然后将火针放于酒精灯外焰烧红,然后迅速刺入标记点,助手在拔出火针时用碘伏棉签按压针孔。每周治疗1次,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遵医嘱。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关节压痛指数、关节疼痛指数:根据Ritchie关节指数标准评估疼痛程度。晨僵时间:记录早晨醒后发生僵硬到晨僵显著减轻的时间。关节功能障碍指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标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关节功能障碍越明显。
3.2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疗效平均指数(治疗后晨僵改善幅度的百分数)≥60%;有效:30%≤疗效平均指数≤59%;无效:疗效平均指数≤29%。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1 26 13 2 95.1▲
对照组 41 2 18 21 48.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临床症状比较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比较(x¯¯±s)(x¯±s) 导出到EXCEL
组别 时间 关节压痛
指数(%) 关节疼痛
指数(%) 晨僵
时间(h) 关节功能障碍
指数(%)
观察组 治疗前 21.26±6.72 25.43±7.76 4.21±1.25 9.26±2.83
治疗后 7.34±2.27△▲ 7.56±2.19△▲ 1.62±0.45△▲ 2.14±0.61△▲
对照组 治疗前 20.84±6.28 24.87±7.35 4.98±1.27 9.58±2.37
治疗后 14.25±4.16△ 15.24±4.86△ 2.32±0.73△ 4.56±1.44△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病”中的“骨痹”。其病因为风寒湿邪侵袭,风性善行数变,寒性凝滞,湿性重浊黏滞,病邪留滞经脉,导致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拘挛;病机为经络不通,气血痹阻。
火针焠刺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燔刺”“焠刺”。本次研究证明,用晨僵患者手指关节背面横纹中点作为目标点,采用烧红的毫针对目标点速刺速出,不仅能温煦阳气,激发局部经气,而且还能起到通经活络、除湿祛风的作用。火针焠刺能使温热直达局部,改善局部病理变化,火针焠刺后针孔瘢痕组织经烧灼炭化,进一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2,3,4,5]。火针焠刺能调节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类风湿因子滴度水平,消除关节肿痛,改善晨僵关节功能[6]。杨永胜[7]采用火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降低视觉模拟法评分,缩短晨僵时间。马小平等[8]采用火针钯点焠刺结合辨证取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火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2%,明显高于普通针刺组的52.0%。
综上所述,火针焠刺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晨僵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邱贵兴.骨关节炎治疗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0):793-796.
[2] 邓超英,黎清斌.火针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和操作[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6):95-96.
[3] 贺普仁.火针的机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0):20-24.
[4] 张晓霞,吴之煌,董明霞.火针疗法治病机理初探[J].北京中医药,2007,26(9):576-578.
[5] 程海英.火针禁忌之我见[J].中医杂志,2007,48(4):303-305.
[6] 沈甜,张彩荣,李忠仁.火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9):187-189.
[7] 杨永胜.穴位埋线联合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9,12(4):35-36,38.
[8] 马小平,高广忠.火针钯点焠刺法结合辨证取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1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9):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