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肩周炎>正文

肩周炎 阳性点持续移位手法治疗

阳性点持续移位手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 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报道肩部疾病中肩周炎发病率约为42%, 占骨科疾病的8%[1]。本病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 疼痛以夜间及一定体位时明显, 病久可出现局部肌肉萎缩, 极大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阳性点持续移位手法推拿是我科的特色推拿技术,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 笔者结合自身特色, 采用了阳性点持续移位手法护理技术, 发现对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功能受限症状有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4例肩周炎患者均为于2016年1月~2017年10月就诊我院针灸推拿科的患者, 均经X片或CT影像学排除肩关节骨质病变,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特色护理方案对照组 (以下简称对照组) 和阳性点持续移位手法组 (以下简称手法组) 。对照组39例, 其中男17例, 女22例;年龄45岁~67岁, 平均 (51.41±7.53) 岁;病程1个~18个月, 平均 (6.21±2.89) 个月;平均治疗时间 (15.11±3.23) d。手法组45例, 其中男21例, 女24例;年龄43岁~69岁, 平均 (50.36±8.24) 岁;病程1.5个~20个月, 平均 (7.02±3.03) 个月;平均治疗时间 (15.48±3.66) 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天数等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采取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采取中医特色治疗包括穴位注射、穴位按摩、艾灸 (灸相关穴位) 等护理技术。手法组采取阳性点持续移位手法操作护理技术。
 
2.1 常规的症状/证候施护方法
2.1.1 疼痛
了解疼痛部位、性质、发作体位及时间、诱发因素, 有无并发症等。记录疼痛的VAS评分。指导患者平时注意肩关节的保暖, 可自我按揉或局部热敷, 改善肩关节的气血循环, 夜间疼痛时注意睡眠时肩关节的摆放姿势, 以不引起疼痛为佳, 以免影响睡眠。
 
2.1.2 功能受限
了解受限姿势、体位, 记录肩关节活动范围,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我功能锻炼。
 
2.1.3 情志护理
肩周炎患者疼痛时间较长, 体位受限明显, 夜间影响睡眠, 且病情容易反复, 对日常生活、工作影响较大, 而致身心苦恼, 有的患者甚至出现严重焦虑情绪。因此护士应经常和患者沟通, 关心安慰患者, 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同时向患者解释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本科室的治疗方法细节和一些注意事项, 以及可能达到的效果, 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和治疗方案, 恢复治疗的信心。嘱咐家属共同关心患者。在治疗之余, 指导患者多参与各种娱乐活动, 鼓励患者豁达乐观, 遇事平心静气, 切忌恼怒, 平时应劳逸结合, 避免过度劳累。心情的愉快, 有利于气血调达, 调整局部神经功能, 有利于缓解疼痛。
 
2.1.4 饮食护理
可选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丰富的主食, 如粳米、小米、小麦等;肉食可选猪、牛、鸡、兔肉;蔬菜、水果可选芥菜、菠菜、番茄、丝瓜、蘑菇、芒果、栗子、葡萄、梨、苹果等。忌食辛辣、油腻、生冷和过热食物, 戒烟酒。多饮水, 多食粗纤维食物, 促进肠蠕动, 防便秘。当归、木瓜等可舒筋活络, 疏通气血, 可常食用以改善症状。
 
2.2 对照组护理措施
在上述常规的症状/证候施护方法基础上, 参照我科自拟的肩周炎中医护理方案, 根据症状酌情选用穴位按摩、穴位注射、艾灸、耳穴贴压等特色中医护理技术。
 
2.3 手法组护理措施
参照我科室周海旺[2]的阳性点持续移位手法, 首先选取压痛点明显处或局部有条索状结节处。然后依据病变范围大小, 术者把一手或双手拇指放在阳性点旁, 采取向下、向外的两种合力进行操作, 病变组织深者, 向下力要大些, 使力能达到病变组织上, 拇指向外的推力, 目的是将病变软组织推离原来的位置, 这种合力可使病变软组织产生较大的位移, 再维持此移位状态20 s~40 s。每日1次, 7次为1疗程。护理:该手法治疗有一定的疼痛, 会使患者感到一定程度的不适, 但通常都在可忍受的范围, 因此治疗前需做好解释工作, 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同时对有高血压、心脏病及高龄患者尽量选用轻巧手法, 治疗过程中, 需随时询问、观察患者的主观反应, 如有头晕、恶心或颈部不适症状, 应及时停止并了解原因, 根据原因进行调整治疗的幅度和频率, 直到患者能顺利接受治疗为止。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肩周炎”的疗效标准判定。治愈:肩部疼痛消失, 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缓解明显, 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 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
 
3.2 满意度及依从性判定
治疗后进行依从性和满意度调查。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满意度及依从性比较 (见表1)

 表1 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比较
 
说明:使用2种及以上为依从, 使用1种为部分依从。手法组在依从性和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3.3.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护理效果比较例 (%)
 
手法组可明显减轻疼痛, 改善症状, 疗效优于对照组。
 
4 护理体会
祖国医学认为, 肩周炎属“痹证”范畴, 多因受凉、劳累后局部气血失畅, 日久化瘀, 导致经筋失养, 则发为疼痛, 病情迁延, 又可导致局部肌肉经筋粘连, 造成运动功能障碍, 因此治疗的目的在于松解经筋粘连, 改善局部气血循环势。阳性点持续移位手法正是基于此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手法。通过对肩周痛点及条索结节状物阳性点以持续移位手法, 使病变软组织产生较大的位移, 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从阳性点持续移位手法的护理效果分析, 发现手法组在减轻疼痛症状中, 护理效果好或者较好占97.67%, 优于中医特色护理方案对照组的76.92% (P<0.05) ;改善功能受限症状中, 护理效果好占77.78%, 高于中医特色护理方案对照组的51.28%。提示在肩周炎的中医治疗护理中, 阳性点持续移位手法护理对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受限症状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中医特色护理方案对照组。同时由于该手法针对性强、痛苦少, 症状改善明显, 因此在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方面, 也明显优于中医护理方案组。
 
护理结果表明, 在肩周炎的治疗中, 笔者使用阳性点持续移位手法护理方案, 护理效果明显, 无副作用, 患者依从性好、满意度高, 提高了肩周炎中医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及可操作性, 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长发.肩周炎的诊断与康复[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3:36-37;57-58;135-136.
[2]周海旺.阳性点持续移位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7 (2) :19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北京市卫生局编, 1997:142.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宁娜

上一篇:肩周炎“五十肩”“漏风肩”浮针加灌注手法

下一篇:复方合谷巨刺局部麻醉运动针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