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皮肤性病>荨麻疹>正文

治疗带状疱疹 针刺夹脊穴 皮肤针叩刺

皮肤针叩刺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23例
 
1 临床资料
23例均为2016年7月~2016年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针灸科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 其中男8例, 女15例;年龄50岁~68岁。所有病例参考《皮肤性病学》[1]一书中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断标准, (1) 先兆症状为身体一侧的疼痛、刺痛、或灼烧感, 痛苦部位比较局限, 疼痛、烧灼感可以非常强烈, 严重者可见痛如刀割; (2) 患病区域与脊神经根的走形相一致; (3) 水疱突起于皮肤, 浆液或透明或呈血性或者呈脓性, 分布簇集、团块状, 水疱的基底部呈红色, 在水疱出现之后, 皮肤可出现团状的红斑, 面积大于水疱区域。
 
2 治疗方法
2.1 穴位定位
夹脊穴位于后背, 居T1到L5椎体棘突两侧旁开0.5寸[2]。对于本病的治疗, 笔者只取疱疹发病区域水平相对应的夹脊穴。
 
2.2 针刺方法
取临床上最常用的1.5寸针灸针, 向脊柱方向稍斜刺0.5寸~1寸并提插捻转, 以出现酸、麻、胀、重等得气感为度[2]。
 
2.3 皮肤针叩刺
对患病区域常规消毒, 选用皮肤针或者采血针自疱疹的边缘至中心区域呈环形均匀叩刺, 力逐渐加重, 以患者耐受, 并且皮肤上微微出现小的血珠为度。
 
2.4 治疗周期
每日治疗1次, 7 d为1疗程, 持续治疗1个疗程之后观察效果。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判定。治愈:皮疹消退, 临床体征消失, 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 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 仍有疼痛。
 
3.2 治疗结果
治疗1个疗程过后, 治愈7例, 好转12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达82.61%。
 
4 典型病例
窦××, 女, 49岁, 于2016年10月17日来诊。与家人生气之后胁肋部出现一小簇水疱, 疱疹日渐增多, 向后背部呈带状扩散, 呈撕裂、烧灼样疼痛, 夜晚加重, 难以忍受, 彻夜难眠。当地医院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 经输液, 药物外敷等治疗效果欠佳, 后经人介绍到山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治疗。患者表现为痛苦面容, 平素心情烦躁, 易怒, 经常失眠, 口渴口苦, 舌质红, 苔黄腻, 脉弦滑数。经针刺夹脊穴和皮肤针叩刺治疗1次之后疼痛明显减轻, 治疗7次之后疼痛基本消失, 疱疹开始结痂。
 
5 讨论
带状疱疹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患者往往有水痘病史, 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状水疱沿体表单侧或者双侧的脊神经走形呈带状分布, 发作时患者非常痛苦, 本病常发于腰部及单侧胁肋部。临床治疗方面, 现代医学主要运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及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合激素治疗, 起效缓慢, 而且有较大的副作用。且本病患者多为老年人, 本身有较多的基础性疾病, 运用激素抗病毒药物时会给身体带来较大损伤。
 
带状疱疹中医又称“缠腰火丹”“蛇串疮”“蛇丹”等。王肯堂在《疡医准绳》中指出:“或问绕腰生疮, 累累如贯珠, 何如?曰是名火带疮, 亦名缠腰火丹”。《外科大成》中记载:“俗名蛇串疮, 初生于腰, 紫赤如疹或起水疱, 痛如火燎。”带状疱疹多因情志过极内伤脏腑, 肝气郁结, 郁而化火, 大怒肝火旺盛;或饮食偏嗜过多食用辛辣油腻之品, 湿热困脾, 而又外感火邪时疫, 侵犯胁肋及腰部的肌肤、经络从而发病。发病机制离不开湿、毒、热、瘀四端。火热邪毒在血分滞留发为红斑, 湿热邪毒外攻肌肤, 形成水疱, 气血滞留经络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 该病毒有善于侵犯神经纤维, 一旦入侵人体, 则会在人脊神经合颅脑神经元内永久的潜伏, 以后出现某种诱因时, 该病毒会继续生长繁殖, 作用于被侵犯的神经元, 使得神经元坏死, 从而产剧烈疼痛。老年人常疼痛剧烈, 可整夜不能入眠, 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力能力低下, 神经组织修复过程较慢, 因此年老体弱的患者疼痛较持久。
 
据考证, 有关夹脊穴的描述最早见于晋代著名医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由于夹脊穴位于人后背上, 两侧督脉合足太阳膀胱经, 督脉是人一身“阳脉之海”, 因此针刺夹脊穴可调节督脉、足太阳经脉以及全身之阳气, 达到扶正祛邪、调节脏腑经络的目的, 产生通络和血、祛毒止痛的作用[3],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 脊神经后支走行于夹脊穴附近的深部。针刺病损区域相应神经节段的夹脊穴, 可以使得神经传导痛觉速度延缓, 此外针刺可以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从而取得良好疗效。使用皮肤针进行疱疹局部叩刺作用于十二皮部刺激经络系统可以使病变局部气血得以流通, 皮肤神经末梢的营养得以改善[5]。而且可以促使疱液体外出, 使热毒之邪由表而解, 排邪于外, 还可以促进皮疹干涸结痂, 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总之, 该疗法通过针刺夹脊穴和皮肤针叩刺的治疗手段, 共同起到了通络和血、祛毒止痛的功效, 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 利用皮肤针叩刺放血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确切, 可以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志华.皮肤性病学[M].第5版.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87.
[2] 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251.
[3]张淑杰, 邹艳红.针刺夹脊穴配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针灸临床杂志, 2009, 25 (2) :6.
[4]魏玲, 苑贵毕.穴位注射夹脊穴加针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 2001, 21 (6) :333-334.
[5]刘汉妮, 张红星, 张国付, 等.电针夹脊穴配合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 2009, 29 (11) :889.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代凯凯 王金花 罗丹妮 杨继国

上一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针灸干预治疗

下一篇:慢性荨麻疹临床上将穴位埋线联合抗组胺药作为治疗方案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