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中医称慢性荨麻疹为“瘾疹”, 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瘙痒性皮肤疾病, 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复突发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 界限清楚, 瘙痒剧烈, 发无定处。目前临床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多采用抗组胺类药和免疫调节剂, 但不良反应明显[1]。中医治疗方法多样, 包括内服中药及外治法, 但疗程长, 痛苦大, 经济耗费大, 加重患者负担。本研究通过对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组研究, 分别观察抗组胺药及抗组胺药与穴位埋线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从而选择出更优的治疗方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运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 女14例;年龄18~62岁, 平均 (32.7±0.9) 岁;病程最短8周, 最长26个月, 平均 (12.3±0.9) 个月。观察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19~65岁, 平均 (34.5±1.2) 岁;病程最短6个周, 最长24个月, 平均 (13.1±0.5) 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皮疹为大小不等的风团, 色鲜红, 或色苍白, 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 数小时内风团减轻, 变为红斑而渐消失, 但不断有新的风团出现。全身症状一般较轻, 风团时多时少, 反复发生, 病程在6周以上。年龄18~65岁。接受治疗前1个月未服用长效糖皮质激素, 4 d内未服用任何抗组胺类药物。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心、脑、肝、肾、代谢疾病或恶性肿瘤者;孕妇、哺乳期及准备受孕的女性;其他类型荨麻疹者;对盐酸左西替利嗪或对可吸收外科缝线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1289) 口服, 每次10 mL, 每日1次。连续服用30 d。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以曲池、血海、膈俞、风门为基本用穴, 于治疗开始第1、15、30 d进行穴位埋线,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施术前患者选择合适体位, 充分暴露施术部位, 严格消毒所选穴位或治疗部位;术者取一次性埋线包 (扬州市江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苏械注准20142270079) 和紫丝线 (南通华尔康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173653009) , 戴无菌手套, 根据所选穴位及患者情况, 剪取长0.5~3 cm的线体, 用镊子将线推入埋线针针管内, 线头勿暴露于针管外。术者左手提捏或绷紧进针部位皮肤, 右手持针快速刺入皮肤, 再缓缓推针到穴位相应深度, 将线植入体内。曲池、血海直刺约25~37 mm, 膈俞、风门向后正中线斜刺约12~20 mm。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疗前后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定病情严重程度。病情程度积分=皮损分布评分+风团大小评分+瘙痒评分+风团持续时间评分+发作频率评分, 皮损分布、风团个数、风团大小、瘙痒评分、风团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根据无、轻、中、重计为0、2、4、6分。
3.2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痊愈:症状消失, 疗效指数≥95%;显效:症状基本消失, 70%≤疗效指数<95%;有效:症状缓解, 30%≤疗效指数<70%;无效:症状基本无变化, 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3]。疗效指数=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 病情程度积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病情程度积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病情程度积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荨麻疹患者病情程度积分比较 (分, x¯¯±s)x¯±s)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0 24.4±0.63 6.3±0.78△▲
对照组 30 24.2±0.80 10.6±0.9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 ]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30 9 (30.00) 11 (36.67) 8 (26.67) 2 (6.67) 28 (93.33) ▲
对照组 30 4 (13.33) 8 (26.67) 10 (33.33) 8 (26.67) 22 (73.3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4 讨论
中医称慢性荨麻疹为“瘾疹”, 认为该病由禀赋不足、外受风邪所致, 可因食物、药物、病灶感染、肠寄生虫病, 或情志不畅, 外感风、寒、热邪等因素而发病[4]。目前临床鲜有特效药物及治疗手段, 且由于病程较长, 容易反复, 增加了患者负担。本研究旨在比较盐酸左西替利嗪及盐酸左西替利嗪与穴位埋线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探索更有利于疾病恢复的方法, 以缩短疗程, 减少复发, 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医疗费用, 为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本研究选择曲池、血海、膈俞、风门作为治疗主穴。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 具有祛风散邪、清热透表之效, 是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重要选穴, 对慢性荨麻疹有特殊疗效;血海属足太阴脾经, 可调气血、理血室, 使血气归流, 导血归海, 具有养血祛风之效, 是止痒之要穴;膈俞属足太阳膀胱经, 为八会穴之血会, 具有活血祛风、宽胸理气、养血止血的功效, 是治疗血分病的常用穴位;风门亦属足太阳膀胱经, 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散邪、温阳固卫之效, 是治疗风邪外袭, 卫表不固类疾病的常用穴。选择以上具有祛风、活血、止痒功效的穴位为基本用穴, 立意于“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5]临床应根据病情及体质的不同辨证选穴, 如风寒型可加合谷、复溜;风热型加大椎、大肠俞;湿热证加脾俞、足三里、中脘;气血两虚型加气海、关元、三阴交。穴位埋线将穴位封闭效应、针刺效应、刺血效应、穴位处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留针及埋针效应、组织疗法效应等融为一体, 为一种复杂、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6]。目前临床多采用高分子生物合成线取代传统羊肠线, 前者的刺激强度和时间可控、组织反应小、无蛋白免疫反应, 吸收好, 不易产生结节, 安全性较高[7]。穴位埋线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费用低廉、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 但需要注意选穴的准确性及进针的角度和深度。
综上所述, 穴位埋线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慢性荨麻疹, 疗效较好, 可缩短治疗时间, 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陆丽娟.浅谈用氯雷他定、西咪替丁和自血疗法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 (4) :15-17.
[2]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742-748.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4]李斌, 陈达灿.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187.
[5]李祥林.皮肤病埋线疗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8:55-63.
[6]王晓燕, 鲁斌.穴位埋线疗法临床研究新进展[J].中医药导报, 2015, 21 (22) :92-95.
[7]覃蔚岚, 胡慧, 杨文津, 等.穴位埋线术后不良反应的研究概况[J].上海针灸杂志, 2016, 35 (11) :1382-1384.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阮雅敏 李祥林 杨岩 张云鹤 郑月甜 赵毅 范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