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皮肤性病>荨麻疹>正文

蛇头穴刺络放血结合天应穴浮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临床常见疾病, 发 病率较高, 据相关报导, 带状疱疹发病率约为 1. 4‰ ~ 2. 8‰, 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1 ] , 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约 有 1/3 患者会出现 PHN, 且随着年龄越大出现 PHN 的 比例就越高, 年龄在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 PHN 高 达 50% ~75% [2 ] 。笔者采取蛇头穴刺络放血结合天 应穴浮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本临床研究对象 60 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 均来自 2016 年 6 月至 2017 年 12 月连云港市中医院 针灸科门诊及病房。其中男性 28 例, 女性 32 例, 年龄 20 ~76 岁, 将 6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 (蛇头穴刺络放血结合天应穴浮刺)和对照组(口服加 巴喷丁胶囊)两组, 每组各 30 例。经统计学分析, 两 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具有可 比性。

1. 2 诊断标准

参考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边天羽)PHN 的诊 断标准制定:①既往有急性带状疱疹病史, 临床治愈后 原皮损处仍持续疼痛超过 1 个月者;②皮损处局部皮 肤有色素沉着, 有明显的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痛觉、 触觉异常;③疼痛性质为持续性烧灼痛或自发性刀割 样或闪电样发作痛或紧束样疼痛等;④患区内有明显 的痒、 蚁行、 紧束等神经受损后其他不适感。

1. 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为 18 ~80 岁;③已排除 其他可能导致或加重疼痛的疾病;④已停用所有止痛 药物, 1 周内未针对本病采取任何治疗;⑤认知功能良 好, 能坚持完成整个疗程, 签署知情同意书。

1. 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合并其他有可能导致躯 体疼痛或加重的疾病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合并 严重心脑血管、 肝、 肾、 造血系统等疾病者;⑤精神疾病 患者。

2 治疗方法

2. 1 基础治疗

所有患者均肌注甲钴胺注射液(日本 Misato Plant of Eisai Co. Ltd 生产, 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分包装, 国药 准字号:J20130076 )0. 5 mg, 1 日 1 次, 1 周 3 次。

2. 2 治疗组

取穴:蛇头穴:拇指指间关节背面两尖端静脉怒张 处;天应穴:皮损局部疼痛区域。

针具:一次性无菌采血针(天津华鸿科技有限公 司生产, 规格:Ⅰ型 28G);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天 协针灸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规格:0. 30 mm ×40 mm)。 操作方法:取穴时先压紧拇指掌指关节, 然后上下 搓揉拇指指间关节, 此时在指间关节背侧横纹附近可 见两条怒张的小静脉, 采用一次性无菌采血针刺破该 静脉, 并上下挤压, 挤出约 5 ~ 10 滴血液, 当血液颜色 变浅为紫红色即可;取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针刺皮损区 的天应穴, 针尖向夹脊穴方向平刺, 针身在浅筋膜层滑 行, 刺入约 20 mm, 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 不求得气, 留 针 30 min。隔日治疗 1 次。

2. 3 对照组

加巴喷丁胶囊( 江苏省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 产, 国药准字号:H20050271)第 1 天一次性服用 0. 3 g (3 粒);第 2 天服用 0. 6 g(6 粒), 分两次服完;第 3 天 服用 0. 9 g(9 粒), 分 3 次服完。随后, 依据疼痛缓解 情况酌情增加剂量, 每日增加 300 mg, 可逐渐增加剂 量至每天 1. 8 g(18 粒), 分 3 次服用。

2. 4 疗程及注意事项 两组均以 4 周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 如新鲜蔬果等, 忌食鱼虾等海鲜以及辛辣、 油腻之物, 保证充足睡眠, 心情愉悦, 保持皮损区干燥、 清洁。

3 疗效观察

3. 1 观察指标

3. 1. 1 视觉模拟评分 VAS(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在纸上划一条10 cm 的横线, 横线的一端为0, 表示无痛;另一端为 10, 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 程度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 号, 表示疼痛的程度 [3 ] 。 3. 1. 2 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 AIS) 量表总共分为 8 个条目, 每个条目按严重程度分为 0、 1、 2、 3 四级评分(总分小于 4 分:没有睡眠障碍;总 分 4 ~6 分:怀疑失眠;总分在 6 分以上:失眠) [4 ] 。

3. 2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 准》 [5 ] 与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6 ] 拟定, 痊愈:疼痛 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疼痛明显缓解;无效:治疗前后 疼痛缓解不明显或无变化。总有效率 = 痊愈率 + 显 效率。

3. 3 统计学处理

临床治疗和观察结束后, 所有数据以均数 ± 标准 差进行描述, 应用 SPSSl7.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 资料采用 χ 2 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P≤0. 05 为有 统计学意义。

3. 4 治疗结果

3. 4. 1 两组治疗前、 后 VA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 疗前 VA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治疗结 束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 < 0. 01), 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1)。见表 1。

表 1 两组 VAS 评分比较
组别 治疗前 治疗一疗程后
治疗组 7. 67 ±0. 96 0. 53 ±0. 68 * #
对照组 7. 80 ±0. 96 2. 13 ±2. 24 *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 <0. 01;与对照组比较, # P <0. 01

3. 4. 2 两组治疗前、 后 AI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 前 AI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 05);治疗结束 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 < 0. 05), 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见表 2。

表 2 两组 AIS 评分比较
组别 治疗前 治疗一疗程后
治疗组 12. 13 ±2. 74 3. 20 ±2. 64 * #
对照组 12. 07 ±2. 63 5. 80 ±3. 64 *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 <0. 05;与对照组比较, # P <0. 05

3. 4. 3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100%, 对照组为 83. 33%,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1)。具体见表 3。

表 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30 17(56. 67) 13(43. 33) 0(0. 00) 30(100) *
对照组 30 7(23. 33) 18(60. 00) 5(16. 67) 25(83. 33)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 <0. 01

4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 PHN 是带状疱疹的发病后期, 其 病机主要是湿热邪毒除而未尽, 余邪蕴滞于肌肤, 导致 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痛 。“瘀” 则是本病辨证的关键问 题。而 “邪气” 常沿经脉循行, 并停留积聚于肢体远 端, 导致瘀血, 故肢体远端常出现瘀阻的血络 。《琼瑶 神书·卷二》 云 :“若有虚人忌取血, 实人取血痛即 安 ” 。《灵枢·九针十二原》 载 :“菀陈则除之” 。故刺 络放血疗法在治疗瘀血痛证方面具有明确疗效 。《素 问》 载 :“肺上合皮也, 其荣毛也……。 ”肺主皮毛、 肌 肤, 故肺经之腧穴可治疗肌肤皮毛之病变。且肺经循 行 “起于中焦……入寸口, 上鱼, 循鱼际, 出大指之 端。 ” 而蛇头穴其部位正位于肺经循行之上, 故在此施 以刺血疗法, 可治疗肌肤、 皮毛之病, 起到祛瘀逐邪的 目的 [7 ] 。《素问·皮部论》曰:“ ” 凡十二经络脉者, 皮 之部也, 是故百病之始也。必先于皮毛。 ” 毛刺具有 “刺浮痹皮肤” 的作用,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部 位在中医学“五体” 中属于“皮” 的范畴。天应穴针对 病所, 是针灸临床传统的镇痛效穴 , 《千金方》 曰 :“用 阿是之法……灸刺皆验” 。故选取天应穴进行浮刺可 起到通经活血止痛的作用, 进而使经络通畅, 起到气血 调和、 通络止痛之功效。

西医学对于 PHN 的发病机制尚未无定论, 一般认 为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亲神经性病毒, 在感染 后病毒长期潜伏于感觉神经节中, 当情绪波动或机体 抵抗力下降时, 病毒将被激活并大量复制, 刺激感觉神 经, 使原本受到感染的神经组织发生炎性改变、 形成神 经纤 维 瘢 痕,出 现 神 经 痛 [8 ] 。现 代 医 学 研 究 显 示 [9 -10 ] , 肢体末端血管管径最细, 流速最慢, 故往往容 易出现瘀血, 故在肢体末端行刺血疗法可显著改善外 周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局部的微循环障碍。在此基础 上, 通过排出含有炎性介质和疼痛因子的血液, 以抑制 其在局部的堆积, 降低它的浓度, 起到减轻神经损伤、 缓解疼痛的作用。而针对天应穴的浮刺能够抑制伤害 性反应的传入, 同时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 甚至可以阻 断末稍神经以阻滞疼痛的传导, 最重要的是针刺可以 促进人体释放与镇痛有关的化学物质以起到止痛的作 用 [11 ] 。

综上所述, 蛇头穴刺络放血结合天应穴浮刺可有 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对于 临床治疗来说疗效及安全性均符合要求, 证实了蛇头 穴刺络放血结合局部针刺的可行性。但本课题研究时 间较短、 样本量较少、 后期随访工作时间短等限制, 未 来仍需要大规模的临床实验加以研究确证。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郭加磊 杨正明院姚文平

上一篇:带状疱疹 孔红兵临床治疗方案

下一篇:带状疱疹,水痘,中医闪火法拔罐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