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皮肤性病>痤疮>正文

针药并施治疗痤疮验案1例

患者, 女, 27岁, 2017年8月15日初诊。主诉:面部痤疮1年。病史:患者1年前两颊部出现绿豆大的疱疹, 红肿疼痛, 反复发作, 口服中药后未见明显缓解, 前来本院就诊。刻下症:双侧面颊部痤疮, 红肿凸起, 面部皮肤晦暗无光泽, 平时作息、饮食不规律, 经常熬夜, 二便尚可, 舌质红, 苔微黄厚腻, 脉滑数。中医诊断:痤疮 (湿热蕴结型) 。治则:清热利湿, 养血健脾。

操作:
(1) 针刺治疗:取穴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阴陵泉。上述穴位局部常规消毒, 选用0.34×70mm毫针直刺10~50mm, 得气后, 留针30min。每日1次。

(2) 刺血治疗:针刺后, 选取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 常规消毒后, 用一次性采血针点刺放血, 然后在刺血的部位拔火罐, 隔日1次。

(3) 中药内服:柴胡12g, 白术12g, 白芍9g, 茯苓12g, 陈皮9g, 莱菔子12g, 法半夏9g, 柏子仁12g, 栀子9g, 甘草片6g, 每日1剂, 早晚分服。2017年8月19日复诊, 患者面部痤疮有所减少, 颜色变为暗, 原方加薏苡仁12g, 去栀子。2017年9月7日三诊, 面部痤疮减少、颜色变淡, 消退部分留有色素沉着和瘢痕, 二诊方加藿香15g, 当归12g, 川芎9g, 服法同上, 共7剂, 巩固治疗。
 
按语:痤疮俗称青春痘、暗疮, 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 临床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西医认为本病与雄性激素的分泌旺盛、毛囊皮脂腺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生、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微生物感染、心理和遗传等因素有关[1]。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肺热内蕴, 复感风邪, 血热郁结, 发于皮肤, 酿毒成脓, 或湿浊内停, 郁而化热, 聚而成疮。患者两颊出现疱疹, 根据“经络所过, 主治所及”的原则, 手阳明经“从缺盆上颈, 贯颊”, 故取阳明经的原穴合谷治本经的病变, 取合穴曲池清泄阳明之热;患者饮食不规律, 损伤脾阳, 习惯性熬夜, 使脾气受损, 伤及肾气, 水湿内生, 郁而化热, 取阴陵泉、三阴交清利湿热, 血海化瘀清热。患者病程长, 反复发作, 湿热内蕴, 必气血瘀滞,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凡用针者, 虚则实之, 满则泄之, 菀陈则除之。”刺血治疗旨在使瘀血尽祛, 新血得生, 气血调和, 经络得通。研究表明放血疗法能改善微循环, 使炎性反应吸收, 加快病变组织的恢复[2]。取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点刺放血既可泄脏腑热, 调理脏腑, 又能调和气血, 疏经通络。中药内服方中柴胡能散结聚为君药, 如《本草纲目》云“十二经之疮, 有热者则可用之矣”;白术、茯苓、陈皮健脾利湿;白芍养血;半夏燥湿祛痰, 莱菔子消食化痰, 两药相配, 防止痰湿内生, 湿而化热;栀子泻火利湿;柏子仁养心安神, 助于睡眠;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利湿、养血健脾之功。诸法共用, 患者得愈。
 
参考文献
[1]赵俊茹, 胡冬裴.痤疮病因及外治法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 (9) :1021-1023.
[2]王峥, 马雯.中国刺血疗法大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50-51.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孟令艳 谢瑾 张儒雅 陈照云

上一篇:痤疮Ⅰ号自拟方配合火针治疗痤疮20例

下一篇:清热利湿法配合外治法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体会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