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皮肤性病>痤疮>正文

痤疮Ⅰ号自拟方配合火针治疗痤疮20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共20例患者均为2017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皮肤科门诊病例, 男10例, 女10例;年龄为15岁~30岁, 平均22.5岁;病程平均为2个月~3个月。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西医诊断参照《皮肤性病学》[2], 以面颈部散在粉刺、丘疹、结节、囊肿反复发作, 并伴有皮脂溢出, 诊为痤疮。
 
1.3 纳入标准
面颈部皮损符合痤疮诊断标准, 年龄为15岁~30岁, 近1周未服用抗抑郁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药物, 且依从性较好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因个人情绪等因素、有慢性基础病、皮损位于皮肤褶皱部位等不适宜此疗法者。
 
2 治疗方法
火针:取每个皮损顶部中央, 较大的结节或囊肿取皮损顶部和基底部。操作方法:暴露皮损部位, 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 用左手持酒精灯, 右手持火针针柄, 将针体烧红后, 垂直快速刺入皮损顶部。若皮损为粉刺、丘疹、脓疱, 快速点刺, 用消毒棉签挤压, 清除皮损内的脂栓内容物;若皮损为结节或囊肿, 则稀疏均匀在皮损上点刺, 轻微挤压, 排出内容物, 切忌不可过分挤压, 易留下瘢痕或色素沉着。中药:痤疮Ⅰ号自拟方, 金银花21 g, 连翘15 g, 蒲公英21 g, 栀子9 g, 丹参21 g, 白芷15 g, 皂角刺12 g, 蛇舌草15 g, 陈皮15 g, 清半夏15 g, 炙甘草9 g。水煎, 1 d 1剂, 早晚饭后0.5 h温服各300 m L。治疗期间保持心情舒畅, 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女性月经期间可适当停药。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治愈:面部皮损消退, 无复发;显效:皮损面积、数目减少, 无复发;有效:皮损稍有减轻, 少量新生;无效:皮损未见改善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20例中, 治愈1例, 显效7例, 有效8例, 无效3例, 有效率80.00%。
 
4 体会
中医学认为, 痤疮属“肺风粉刺”范畴, 本病病因病机是青少年阳明气血旺盛, 易引起肺胃积热, 上蒸头面, 或由于先天肾阴不足, 后天起居失调, 阴虚内热;或情绪受抑, 肝木不舒, 郁而化火, 相火过旺, 耗伤肾阴;或饮食失节, 脾胃湿热内生, 阳气受遏, 日久伤阴;或冲任不调, 气血亏虚, 虚火上炎, 病位多在肺胃二经, 病性属实属热[3]。火针疗法, 是将火针在酒精灯焰上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一定部位, 而达到温经散寒、祛寒除湿、助阳益气、调和气血、引热外达、消癥散结、祛腐生肌等作用的治疗方法[4]。
 
中药痤疮Ⅰ号自拟方, 方选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蒲公英消肿散结;栀子清热利湿, 泻火除烦;丹参清热凉血;白芷、皂角刺、清半夏消肿排脓散结;蛇舌草加强清热之力;陈皮理气燥湿;炙甘草调和诸药[5]。诸药合用, 共显清热祛湿、消肿散结之效。
 
研究证明, 火针配合中药痤疮Ⅰ号自拟方能提高痤疮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66.
[3]高志莉.浅谈寻常型痤疮的治疗[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 18 (6) :695-696.
[4] 贺普仁.火针的机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 2004, 10 (42) :20.
[5]黄兆胜, 李祖伦, 常章富, 等.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齐玲 耿立东

上一篇:治疗痤疮刺络拔罐联合解毒消痤汤

下一篇:针药并施治疗痤疮验案1例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