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癌症肿瘤>正文

腹主动脉瘤 中医温养两本补元阳益精血以疗虚劳

腹主动脉瘤是指腹主动脉呈瘤样扩张,通常直径增大50%以上则定义为动脉瘤。腹主动脉瘤急性破裂的患者,表现为突发腰背部剧烈疼痛,伴有休克表现,甚至在入院前即死亡;若破入后腹膜,出血局限形成血肿,腹痛及失血休克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血肿往往有再次破裂入腹膜腔致死可能;瘤体还可破入下腔静脉,产生主动脉静脉瘘,可出现心力衰竭;瘤体偶尔可破入十二指肠,引起胃肠道大出血。
 
从中医角度,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案患者术后合并心功能衰竭,从病机上属于两感于寒,入里化热伤阴,治疗上标本兼顾,从先后天两本着手,温养两本,同时补元阳、益精血以疗虚劳,获得良效。现整理总结如下。
 
患者女,88岁,于2022年9月10日入院。主诉:胸闷,呼吸困难1天。患者2022年8月21日因腹痛于广东省中医院就诊,诊断为腹主动脉瘤破裂,行腹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髂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主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予抗感染、改善心衰及营养等支持治疗,病情稳定后于9月8日出院。9月10日凌晨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加重至广东省中医院急诊,复查CT提示:主动脉,双侧髂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多发附壁血栓,穿透性溃疡形成;腹主动脉瘤形成,较前增大;心脏增大,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较前增多,伴双下肺含气不全。后拟“急性心力衰竭”收入心血管科监护治疗。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年,心衰、房颤、早搏史,否认糖尿病、冠心病、肾病等内科病史。
 
9月2日初诊:患者神志尚清,精神疲倦,房颤心律,86次/分,气促,维持BiPAP无创机械通气,无发热,腹胀痛不明显,口干欲饮,鼻饲饮食,近两日大便未解。舌红,苔干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心水病(太阴少阴合病),治以温养少阴、运太阴。处方用千金参芪续气汤加减:黄芪18g,干姜6g,麦冬15g,桂枝12g,茯苓18g,陈皮6g,白芍18g,乌梅6g,川芎12g,白术24g,当归18g,熟附子12g。2剂,水煎服。
 
9月3日二诊:患者四末温,腹部肤温,但欲寐,精神较前有所改善,气促,咳嗽且较前有力,痰多。舌暗淡,苔黄厚腻,脉弦细。服药后精神好转,舌干较前缓解,乃中土得运,津液得以输布之故。处方:①千金参芪续气汤加减,方药同初诊。②薯蓣丸: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10g,生地黄15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干姜6g,桂枝10g,柴胡10g,桔梗10g,白蔹10g,杏仁10g,防风10g,山药24g,神曲10g,大枣30g,沙参12g,麦冬10g,淡豆豉12g。6剂,水煎服。两方交替服用,每方服1日。
 
9月15日三诊:患者口干,气促,仍维持无创机械通气,痰多质黏,能自行咳出,下肢乏力,睡眠日夜颠倒,大便1日1次,不成形。舌淡苔腻,左脉沉弱,右寸脉独盛,关脉芤。右关脉芤,乃中土生化乏源,土不生金,痰饮内生之故。改用小建中汤以守中气,培土生金。处方:桂枝18g,生姜18g,炙甘草12g,白芍36g,大枣24g,沙参15g,茯苓12g。2剂,水煎服。
 
9月17日四诊:患者口干较前缓解,气促反复,夜间烦躁不安明显。咳嗽咯痰同前。前日大便稀烂,日行3次,昨日无大便。舌暗红,苔厚腻,左脉沉弱,右寸关细滑。目前津液得以恢复,土能生金;但少阴不足明显。心主血,藏神,为五脏六腑之主。虚烦过度,耗伤心阴,损及心阳,则神失其主,不能安舍,故见日夜颠倒,夜晚烦躁不安。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合四逆汤以温养少阴,同时扶正托透。处方:干姜9g,炮附子6g,桂枝18g,生姜18g,炙甘草12g,大枣24g,龙骨18g,牡蛎18g,红参12g,白芍药18g。3剂,水煎服。
 
9月20日五诊:患者精神及气促较前明显改善,基本能对答如流。咳嗽咯痰好转。偶口干,微烦躁,现改低流量吸氧,夜间能寐。大便通畅,昨日2~3次,微臭。拔除胃管改全流饮食,胃纳可。舌淡,苔厚微腻,左脉细,右寸关细滑。患者整体向愈,存在少许津液不足,上方加麦冬15g以养阴液。3剂,常法煎服。
 
经治疗后,患者神志清醒,对答如流,食纳、二便即睡眠可,整体情况明显好转,随诊情况稳定。
 
按本案患者先后天两本不足,命门火衰,中土不运,水饮停聚为湿、为痰、为瘀,久而阳气衰微,浊阴弥盛,水湿痰瘀互结,阳不化阴,浊阴弥漫,故发为腹主动脉瘤。少阴虚损,太阳、太阴失温,藩篱不固,故发病即两感于寒。初诊患者本气大虚,虚阳为重重阴寒所困,此时唯以温少阴、运太阴为主,扶正即是祛邪。大病久病、沉寒痼冷,为防死灰复燃,重构本气是不二法则,同时遵《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要旨,予补元阳、益精血以疗虚劳。故二诊加用薯蓣丸。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太阳为寒水,少阴为君火,太阳本寒而标阳,少阴本热而标阴,二者均为标本异气,故或从本化,或从标化,或互为传变而产生变证、坏证。故四诊加强温少阴之力后,少阴本热渐充,太阳寒水之气得以蒸动气化,故气促、咳嗽咯痰改善。
 
两感于寒是伤寒中的危重症,发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复杂。在外感病发病机制中,除了邪气的致病能力强弱外,正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发病与否及预后转归。
 
“两感于寒”的发病,关键在太阳。《素问·热论》所言:“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巨阳”即“太阳”。太阳寒水与少阴君火互为标本,两者水火既济、寒热平调、藏泄互用正是应合了“藏精起亟”和“卫外为固”的作用。而邪之重者,或高龄久病、内伤虚劳之人得之,往往起病即两感于寒,太阳与少阴两经合病而见“头痛、口干、烦满而渴,脉时浮时沉,时数时细”,甚至于“脉微细,但欲寐”等症,病情危重!故言太阳,不可离少阴,此亦即《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言:“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少阴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阳少阴从本从标……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素问·至真要大论》)。
 
“两感于寒”的预后转归,取决于阳明和太阴,即为中气。《素问·热论》云:“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两阳合明,谓之阳明,阳明为阖,乃全身最大之降机,阳气由汇聚而转向收敛,一身之气赖此以降,乃从阳化阴之关键所在。阳明者,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故必得太阴湿土之濡滋方可纳运相得,燥湿相济,升降相因,中气氤氲而生,是以阳明之化,不从标本,而从乎中,从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阳明多气多血之官,为十二经脉之海,由中气之所化矣,而寄存于阳明之中。故言阳明,不可离太阴,此即《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溢,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
 
通过以上分析可认为,“两感于寒”的发病关键在于太阳虚寒,但本源于少阴本热不足;而其预后转归则取决于阳明气血充盛与否,但时时不离太阴湿土之运化,亦即中气之强盛是决定“两感于寒”预后转归的关键。故治疗“两感于寒”,固护两本是根本大法。正如医圣在《伤寒杂病论·伤寒例》所言:“所谓两感于寒不免于死者,其在斯乎!其在斯乎!”(潘宗奇  广东省中医院)

上一篇:中晚期癌症患者 中医治方薯蓣丸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