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癌症肿瘤>正文

恶性肿瘤 中医创建癌毒病机理论体系

恶性肿瘤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辨证首辨特异性病邪“癌毒”,重在辨癌毒的致病特性、兼夹病邪、致病部位、邪气盛衰;其次辨非特异性病邪,如郁、风、寒、热、湿、痰、瘀等;最后辨正虚,主要辨脏腑的虚损、气血阴阳的亏虚。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之一,中医药在防治肿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医在辨治肿瘤方面存在理论缺乏创新、科学内涵不明确、临床指导价值不充分等问题,使得肿瘤病机的创新发展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制约了中医治疗肿瘤临床疗效的提高。
 
经过二十余年深入系统研究,笔者带领团队在中医肿瘤的理论与辨治方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构建了“源于临床—创新理论—揭示内涵—应用临床”的研究模式,对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提高中医肿瘤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创建癌毒病机理论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多位中医人士相继在肿瘤辨治中提出“癌毒”的概念,其中尤以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的“癌毒”学术思想内涵丰富,影响广泛,得到业界广泛认同。其后笔者带领团队,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炼提升、系统完善,创建形成集学术内涵、演变规律、辨治方法、组方用药于一体的较为系统的癌毒病机理论。
 
“癌毒”是在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郁滞的基础上,受内外多种因素诱导生成,是导致癌病的一类特异性致病因子。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癌毒留结为肿瘤发病之基,癌毒自养为肿瘤生长之源,癌毒流注为肿瘤转移之因,癌毒残留为肿瘤复发之根,癌毒伤正为肿瘤恶化之本。癌毒在不同肿瘤中表现不一,但隐匿性、凶顽性、多变性、损正性、难消性是其共同的致病特性。
 
恶性肿瘤病机纷繁复杂,多为复合病机。癌毒自身具有兼夹性,常与痰、瘀、热、湿、风、寒、郁等病邪兼夹。按癌毒兼夹的病邪不同,可将其分为痰毒、瘀毒、热毒、湿毒、风毒、寒毒、郁毒,毒因邪而异性,邪因毒而鸱张,共同构成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病证。因此,癌毒病机理论提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治疗原则是“祛邪解毒、扶正固本”。
 
癌毒病机理论具有中医理论特色,能够指导临床实践、反映中医辨治优势,符合原始创新特质,为中医药防治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2018年,笔者主持的“中医癌毒病机理论体系的创建及临床应用”研究,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目前,该理论已成为中医肿瘤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病机学说之一。
 
阐明癌毒病机科学内涵
 
癌毒病机作为中医肿瘤的创新核心病机,其科学内涵亟待诠释。多年来,笔者带领团队先后承担了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省部级及以上课题20余项,对癌毒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
 
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一类特异性致病因子,其在恶性肿瘤发病过程中往往出现化热、酿痰、生瘀、致虚等病机演变,形成热、痰、瘀、毒、虚的体内局部病理环境;现代肿瘤学认为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炎症因子、乳酸、血管生成因子、免疫抑制因子、非编码RNA等多种致病物质,促进肿瘤炎性、酸性、缺氧、免疫等微环境形成。因此提出,肿瘤微环境与癌毒病机理论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符合癌毒病机理论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的认识。
 
运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将癌毒病机理论的“虚、痰、瘀、毒”病机分别以肿瘤微环境主要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量化表征,发现了癌毒病机理论的主要生物标志物。通过中西医学比较分析发现,癌毒的病机特点、致病特性及病机演变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多种致病物质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密切相关。因此,笔者总结提出:癌毒病机的科学内涵是肿瘤微环境中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一类特异性致病物质,炎症因子、乳酸、血管生成因子、免疫抑制因子、非编码RNA等可能是癌毒病机的生物学基础。
 
这些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癌毒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为临床应用癌毒病机理论辨治肿瘤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了客观依据。今后拟结合临床样本,采用单细胞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转录组学、细胞因子芯片等多组学技术方法,分析上述特异性致病物质在肿瘤相关证候中的生物信息,并通过动物与细胞实验进行验证,阐明其调控肿瘤微环境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深入诠释癌毒病机的科学内涵,为推广癌毒病机理论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构建癌毒病机辨治体系
 
中医肿瘤临床中长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恶性肿瘤实质是多种不同部位癌病的统称,不同癌病辨证分型治疗非常繁杂,临床如何能够更加简洁有效地加以运用?“抗癌解毒”一词在临床辨治中被普遍提及,但其科学内涵究竟为何?诸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抗癌解毒中药客观存在,但如何界定这些抗癌解毒中药的范畴?
 
为解决上述临床问题,使癌毒病机理论真正成为契合临床实用的指导思想,笔者着手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
 
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中,首先提出以癌毒病机作为肿瘤的辨证核心,以癌毒病机分类(痰毒、瘀毒、热毒、湿毒、风毒、寒毒、郁毒)为依据,通过以癌毒病机为核心辨证分型,解决了目前中医肿瘤临床按病种辨证分型繁杂,难以掌握的难题。
 
根据癌毒病机理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因此提出癌毒病机辨证要点,首辨特异性病邪“癌毒”,重在辨癌毒的致病特性、兼夹病邪、致病部位、邪气盛衰;其次辨非特异性病邪,如郁、风、寒、热、湿、痰、瘀等;最后辨正虚,主要辨脏腑的虚损、气血阴阳的亏虚。通过辨识癌毒的致病特性、部位、邪气盛衰确定癌毒病机是否存在,通过辨识癌毒兼夹的病邪确定属于哪种类型的癌毒,进而可制定相应的治法方药,这些要点的确定突破了癌毒如何辨识这一临床技术瓶颈。
 
治疗原则为“祛邪解毒、扶正固本”。祛邪即为祛邪复衡,主要包括理气、祛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祛瘀等法;解毒即为抗癌解毒,主要包括理气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祛湿解毒、清热解毒、祛风解毒、温阳解毒、以毒攻毒等八法;扶正固本主要包括益气、养阴、补血、温阳法和调补脏腑法。
 
在癌毒病机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笔者首次明确提出抗癌解毒法的概念,即是以治疗恶性肿瘤为目的,以祛除癌毒为主要功效的治疗大法,其抗的是癌病,解的是郁毒、风毒、热毒、湿毒、痰毒、瘀毒、寒毒等不同类型的癌毒。据此提出理气解毒、祛风解毒、清热解毒、祛湿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温阳解毒和以毒攻毒等抗癌解毒八法,系统诠释了抗癌解毒法的学术内涵。
 
针对临床上客观存在的众多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中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等,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界定和推动临床应用的问题,笔者提出:当以癌毒病机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研究,提出抗癌解毒中药新分类。即抗癌解毒中药是以祛除癌毒为主要功效之一,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具有明确抗肿瘤作用的一类中药。并提出依据其祛除癌毒的不同,具体细分为理气解毒药、祛风解毒药、清热解毒药、祛湿解毒药、化痰解毒药、祛瘀解毒药、温阳解毒药和以毒攻毒药。这一创造性的中药分类的提出,可以改变当下医家单纯凭借个人经验用药的现状,将有力推动中医肿瘤临床的规范化用药、精准用药。(程海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上一篇: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两侧穴位贴敷疗法

下一篇:中晚期癌症患者 中医治方薯蓣丸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