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心脑血管病>中风>正文

体针结合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中风偏瘫早期的临床观察

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显示,自2005—2019年,我国脑卒中患者发病率由222/10万下降至201/10万,但患病率依然呈升高趋势[1]。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每年脑卒中患病1 600万人,其中约500万患者致残,近500万患者死亡,存活的患者存在大脑及肢体功能障碍的占比约为75%[2]。目前,临床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包括应用神经节阻滞剂、糖皮质激素、中药等药物治疗,或进行交感神经阻滞/切除手术,或采用物理康复疗法等,不同治疗方式的优缺点不同。研究显示,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效果显著,头针疗法可直接刺激头部穴位,造成患者生理、心理及生化功能状态变化,促进肢体功能恢复[3]。梅花针疗法基于“十二皮部”理论,通过叩刺皮肤调节相关区域,促进经络气血运行,从而改善症状。本研究探讨体针结合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的伏脏、伏象、倒脏及倒象等功能区治疗中风偏瘫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山西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早期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52~78岁,平均(60.57±5.63)岁;基础病类型:脑梗死36例,脑出血8例;偏瘫病程7~28 d, 平均(16.73±1.20)d。观察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55~75岁,平均(61.70±5.28)岁;基础病类型:脑梗死32例,脑出血13例;偏瘫病程5~26 d, 平均(17.02±2.13)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审批号:2019005)。
 
1.2 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制定中风偏瘫的诊断标准: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有头痛、眩晕、心悸等病史,存在饮食不当、劳累及情志失调等诱因;急性起病,发病前有头痛、头晕、单侧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主症见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㖞斜,言语不利或失语等;伴有眩晕、头痛,目偏不瞬,瞳神变化,饮水发呛,共济失调[4]。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起病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具体表现为单侧面部、肢体无力或麻木,伴有语言障碍;经影像学检查显示脑血管梗死,且责任病灶、症状体征持续时间>24 h[5]。
 
1.3 纳入标准
满足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偏瘫早期(发病时间<4周);患者意识清楚、病情和生命体征稳定,能够与医护人员简单交流;伴有肢体瘫痪,Brunnstrom分期≤Ⅳ期,患肢Ashworth肌张力分级≤3级,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级≤1级;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合并心脏、肝脏等功能障碍者;有认知功能障碍者;House-Brackmann(H-B)分级在Ⅱ级以上、洼田饮水试验分级>3级者;伴有呼吸中枢损伤,或行胸腹部手术者;伴有呼吸系统疾病、心功能不全者;无法进行观察指标评估者;合并颅内占位性疾病、代谢功能障碍等患者;颅骨缺损无法行头针治疗者。
 
1.5 剔除标准
接受其他方式治疗者;因严重并发症者退出,或自愿退出者。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
给予降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降糖、保护脑神经等基础治疗。如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J20160685,100 mg/片,每日1次,每次150~300 mg, 服用15 d后改为每次100 mg),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浙江高跖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330,75 mg/片,每日1次,每次75 mg)口服治疗,以控制血压、预防血小板聚集;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6,30 mg/支,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每次30 mg, 每日两次,治疗14 d)静脉滴注治疗,以清除脑自由基、保护脑组织。
 
2.2 对照组
给予常规体针治疗。主穴:患侧肩髃、手三里、足三里、曲池、外关、合谷、梁丘、阳陵泉、三阴交及太冲穴。配穴:口角㖞斜加患侧地仓透颊车,言语不利加廉泉;气虚血瘀证加血海,阴虚风动证配太溪,痰热腑实证加丰隆。具体操作:使用0.35 mm×40 mm针灸针,针刺前统一消毒。常规进针,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 15 min行针1次。每日1次,连续施针6 d后暂停1 d后再连续施针。治疗14 d。
 
2.3 观察组
在上述基础上结合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依据《头皮针》中的定位,主穴包括偏瘫同侧“伏象”的头部及上、下肢部,偏瘫对侧“倒像”;配穴包括信号、记忆、书写、运平及倒脏[6]。对方氏头针穴区进行常规消毒,采用单头梅花针叩刺法,针尖对准叩刺区,垂直叩刺,频率为每分钟70~100次,穿刺点隐隐出血且伴有轻微疼痛。叩刺结束后使用消毒干棉球擦拭。每日1次,每次约15 min, 连续治疗6 d, 暂停1 d。治疗14 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简式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4周时的四肢运动功能。FMA量表评分<50分为严重运动障碍,50~84分为明显运动障碍,85~95分为中度运动障碍,96~99分为轻度运动障碍。②肌张力分级。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4周时采用Ashworth肌张力分级评定两组患者肌张力情况。0级,肌张力正常;1级,肌张力较正常状态有轻微增加,做被动屈伸动作时在关节活动范围(ROM)之末出现最小阻力;2级,肌张力较正常状态有明显增加,能通过大部分的ROM,且受累位置易被移动;3级,肌张力增加非常明显,被动运动较为困难;4级,受累部位做被动屈伸动作时呈僵直状态,不能活动。③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4周时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评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差。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FMA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MA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后4周时,两组患者FMA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风偏瘫早期患者治疗前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分,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评分 治疗结束时评分 治疗后4周时评分
观察组 45 55.74±7.10 74.63±5.52△▲ 85.30±8.11△▲
 
对照组 44 57.05±6.03 70.02±4.74△ 80.68±7.50△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2)肌张力分级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shworth肌张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1、2级占比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级占比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时,两组患者1、2级占比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1级占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风偏瘫早期患者治疗前后Ashworth肌张力分级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时间 1级 2级 3级
观察组 45 治疗前 5(11.11) 7(15.56) 33(73.33)
 
治疗结束时 9(20.00) 21(46.67)△▲ 15(33.33)
 
治疗后4周时 24(53.33)△▲ 10(22.22)△▲ 11(24.44)
对照组 44 治疗前 3(6.82) 9(20.45) 32(77.27)
治疗结束时 7(15.91) 15(34.09) 22(50.00)
 
治疗后4周时 14(31.82)△ 19(43.18)△ 11(25.00)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3)B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后4周时,两组患者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风偏瘫早期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评分 治疗结束时评分 治疗后4周时评分
观察组 45 52.24±6.47 76.81±7.58△▲ 85.36±9.41△▲
 
对照组 44 51.03±8.16 70.77±8.63△ 79.60±10.5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4 讨论
据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https: //chinasdc.cn/)显示,2019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人数约1 704万,其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升高至2.58%。肢体偏瘫是中风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多是由于中风后患者高级神经中枢损伤,中枢抑制系统传导通路被阻断,或联系神经元时肌肉牵张反射失去上位中枢的抑制,从而出现肌张力增加、肌腱反射亢进等[7]。该病引发的肢体异常运动模式及关节僵硬,会严重影响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因此,改善患肢偏瘫状态、恢复运动功能对提升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头为经络、脏腑活动之主宰,为调节气血之要部。中风病机主要为年岁渐高、体质虚弱,又因起居不当、饮食不节、情志刺激和外邪侵袭等因素导致气血逆乱,气机失调,上冲于脑,痹阻脑脉,进而引发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语謇等早期症状。针刺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疏经活络,调节脏腑经络气血运行,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根据“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选穴以阳明经穴为主,经体针疗法改善“内结血瘀”的病理状态,缓解偏瘫症状。方氏头针是由方云鹏教授基于传统针灸创立的专用于治疗偏瘫的针法,其以伏脏、伏象、倒脏、倒象4个功能区为核心,运用“飞针直刺”针法和“震颤”“重压”等手法,结合对颅部解剖功能区的体表投射确立穴位刺激点,从而对偏瘫早期患者颅脑血流动力、神经功能损伤等产生积极影响[8]。伏象可视为人体大脑的总运动中枢,主宰机体运功功能;倒象区域分别在大脑两侧,可视为中央前回的投影区,在治疗中偏瘫同侧的伏象主司上、下肢功能,偏瘫对侧倒象主司人体上、中、下3个部分血气运行。梅花针叩刺法是古代“浮刺”“毛刺”等针法的革新,梅花针多浅刺于经络皮处,调整神经损伤及血管功能失调状态[9]。研究表明,头、体针能够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炎性反应[10]。针刺头部穴位能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局部微循环,抑制大脑异常放电;针刺手足部穴位引起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兴奋[11]。
 
目前,虽然梅花针叩刺与方氏头针在中风偏瘫患者治疗中应用均较为广泛,但以方氏头针穴位结合梅花针叩刺针法的联合疗法鲜有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束时、治疗后4周时,两组患者FMA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Ashworth肌张力级中的2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时,两组患者1、2级占比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1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提示在体针基础上采用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的疗法能更好地改善中风偏瘫早期患者四肢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起到补肝益肾、行气通络祛瘀之功。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束时、治疗后4周时,两组患者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提示中风偏瘫早期患者在体针基础上接受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体针结合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中风偏瘫早期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其一,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中风偏瘫是两种针灸手法的有机融合,虽能发挥两种针刺外治法的优势,但在选穴、针刺手法等方面还有优化的空间;其二,本研究未能及时随访、评估远期的效果;其三,纳入样本量较少,结果可能有所偏倚。后续研究将对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法进行改良,并扩大样本量,评估患者远期的疗效价值。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崔秀芳 赵丽君 杨延锋 舒晓芳 付茜茜 陈贝贝 刘燕
山西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上一篇:脑梗死伴吞咽障碍引起吸入性肺炎 针刺舌三针疗法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