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糖尿病>正文

中医伏邪理论 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亢泽峰针对多种眼病具有隐匿性、高发性、反复性、难治性等特点,提出“伏邪眼病论”,指出其主要病因是伏邪内伤、新感即发,病机特点为正虚邪留、邪毒内伏。治疗上,扶正是关键,祛邪是目的,扶正以透邪,透邪以护正。
 
伏邪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病因学和病机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转归都与伏邪作祟有关。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之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肝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包括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等;肿瘤疾病如鼻咽癌、肺癌、胃癌等。这些疾病发病机制均与伏邪理论有着重要关系。
 
亢泽峰认为,外障眼病如病毒性角膜炎、细菌性结膜炎等,内障眼病如葡萄膜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其发病与伏邪致病有相似之处,针对这些眼病具有隐匿性、高发性、反复性、难治性等特点,提出“伏邪眼病论”,其主要病因是伏邪内伤、新感即发,病机特点为正虚邪留、邪毒内伏,在扶正祛邪治则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常获良效。
 
伏邪概述
 
释义
 
伏邪,又称伏气。《说文解字》释“伏”为“伺也,从人从犬”。依字形结构,人旁匍匐着犬,有伺机而动之象,属会意字。“邪”,非我而害我者也,乃多音多义字。最初“本义为琅邪郡,从邑,牙声”,属形声字。之后衍化出几种不同含义,其中最为核心的表述是与“正”相反的概念。如《新书·道术》有“方直不曲谓之正,反正为邪”之论。
 
中医学将“伏”“邪”二字引入医学领域,为了从中医视角研究“潜伏于人体的邪气”,以揭示其科学内涵并应用于临床。《中医大辞典》明确指出,“伏邪,是指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
 
伏邪有广义和狭义概念之分。狭义伏邪指伏气温病,即外邪侵犯人体,正气损伤,不能驱邪外出,使邪气得以匿藏体内,或伏于膜原,或伏于脏腑,或伏于肌腠,或伏于脂膜,待时而发。广义伏邪泛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即指七情所伤、饮食失宜引起的痰浊、瘀血、水饮、虫毒等内在的致病因素。
 
分类
 
伏邪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发展于王叔和,成熟于明清。对伏邪有明确分类者,当属清代医家刘吉人,其在所著《伏邪新书》中详细论述了六淫成为伏邪的种种机制:“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作者,亦谓之曰伏邪。有已治愈,而未能除尽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曰伏邪。”
 
国医大师任继学在此基础上将伏邪分为“外感伏邪”与“杂病伏邪”两类,目前分类多遵此。“外感伏邪”与刘吉人所论无二。“杂病伏邪”是指内伤杂病所致伏邪,祛邪未尽,邪气仍匿藏于体内,后遇病因反复发作。或是先天禀赋不足,秉承于父母之伏邪;或是后天脏腑功能失调,摄生不当所致之伏邪。邪气从生,渐而伏积,遇因发病等。简而言之,伏邪为病,总有宿邪滞留、伏藏于体内,具有逾时而发的特点。
 
致病特点
 
隐匿性:隐匿性是伏邪发病的重要特点,是指病邪潜伏于机体内,未发之时,相安不觉,患者无所苦,医生亦很难察觉,临床无证可辨。诚如《温疫论》所言,“盖温疫之来,邪自口鼻而入,感于膜原,伏而未发者,不知不觉。”临床可表现为病程的隐匿性,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单纯性疱疹病毒首次侵犯人体,仅见于6个月至5岁的小儿。原发感染后,病毒潜伏于三叉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元内,不会自动消除,处于静止状态,该病毒终生携带。若再次受邪,则潜伏的病毒被激活而复发。
 
暗耗性:病邪潜伏于机体,虽未表现出任何症状,但不会自动消除,呈现出循序渐进式暗耗人体气血津液、损伤人体脏腑经络功能、引起微观病理改变而发病的特点。如肿瘤患者,毒邪久伏于体内,暗耗人体正气,致使患者表现为乏力、消瘦、贫血、形色枯槁等症状。
 
积聚性:伏邪伏匿于体内,随着邪气日渐强大,脏腑日渐衰弱,逐渐积聚到一定程度而伺机发病,最后由量变达到质变而暴发。正如章虚谷所云,“邪气如烟之渐熏,水之渐积”。一旦发病,则病情深重,势如破竹,或发展迅速,病势较重,变证蜂起。
 
缠绵性:伏邪致病多缠绵难愈。由于邪气伏留,盘踞体内,结成窠囊,形成宿根,牢不可破,难于剿伐。每有复感,伏邪引动,反复发作,发作一次,病重一层,如此反复,缠绵难愈。王孟英形容其为“抽蕉剥茧,层出不穷”。如反复久延之哮病,《临证指南医案·哮》云,“若夫哮证,亦由初感外邪,失于表散,邪伏于里,留于肺俞,故频发频止,淹缠岁月”。
 
病因病机
 
正气不足,外邪内伏
 
外邪内伏是由人体正气不足,感受六淫、戾气之邪,或病邪强烈,直中脏腑,感邪之初即内陷伏藏,或疾病久治不愈而伏于内,正气虽旺,仍难以驱之外出,造成邪气蕴藏蓄积,暗耗正气,伺机而作。待正气虚弱,复加新感引动,便乘虚而发,造成急性眼病发作,甚则毒邪弥漫三焦,危证险出,百治不效。六淫之中,风与湿最易成为伏邪。风为百病之首,善上行头目,邪客黑睛,致生翳障,抱轮红赤,羞明流泪。湿邪遁形,善蛰伏,阻碍目内气机的升降出入,气血津液失去宣通,清窍闭塞,则生目病。若湿热相合,蕴结体内,熏蒸黑睛,胶着难解,病情反复缠绵,多见于外障眼病。因此,外感之邪,无形易入,正虚不禁,乃入内而伏。
 
正气亏虚,伏邪内生
 
内生伏邪常由人体久病体虚、情志失调、饮食失宜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多累及脾肾二脏,酿成湿、热、痰、瘀、浊、毒等病理产物,蓄积体内,不得外泄,久成伏邪,藏匿较深,性质多端,伏而不发,处于静止状态。此后若遇诱因,如劳累、饮食、情志等,激活内藏之伏邪,引起疾病反复发作。发作之时,伏邪乘虚而入,痰热瘀毒等病理产物成为新的致病因素,由脏循经入络,直袭头目,邪阻目络,影响目之气络、血络的功能,致使真精、真气、真血的输布失常。病邪深伏血分,络体败坏,形成新生血管,终成败络,多见于内障眼病。因此,内生伏邪致患,常始于微而成于著,始于五脏而极于经络。
 
概而言之,伏邪眼病病因虽繁杂,但无外乎内外两端,或由外而感,或由内而生,抑或两者相因为病,即外来之邪引发内邪,内生之邪招致外邪,造成内外伏邪互生互存,共同侵害机体。正气亏虚是伏邪产生的基础,正所谓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
 
辨治思路
 
基于伏邪眼病的病机特点,临证当以扶正祛邪为根本法则,以祛邪为标,扶正为本。应重视扶正固本,调理脾肾,病证结合,分期论治。对不同的眼病,仍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治疗方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祛邪为标,扶正为本
 
辨治伏邪眼病,谨遵“治病必求于本”思想,坚持“扶正祛邪”法贯穿于治疗始终。以把握好扶正与祛邪的关系为核心。发作期,实证多见,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缓解期,祛邪扶正并施;迁延期,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扶正务期祛邪,扶正为本,使正盛邪自去;祛邪意在扶正,祛邪为标,邪去则正自安,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正虚具体表现为脏腑亏虚、气血失调、阴阳失衡;邪实具体表现为气滞、痰凝、血瘀、浊毒阻遏。鉴于邪实的不同性质,分别施以祛风散邪、泻火解毒、疏肝理气、燥湿化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根据正虚的不同程度,分别予以滋阴润燥、益气养血、温阳利水、补益肝肾、补脾益肾等,以达阴阳平衡,正气自复。
 
如病毒性角膜炎,由于正气不足,新感外邪助长宿根伏邪,引动旧病病机,使原来的病理过程再度活跃,即“邪热内伏,正虚邪恋”。对此,当治以益气托毒法,黄芪、白术、防风为主,佐以蒲公英、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或辅以白蒺藜、蝉蜕、菊花等明目退翳,或佐以羌活、川芎、防风疏风散邪。
 
病证结合,分期论治
 
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大类。
 
一是糖尿病本病引起的病变。外邪、情志、饮食等因素导致五脏失和,引发气机阻滞﹐升降失调,气化不利,津液循行受阻,络气不畅而弛张失度,津枯血涩则生瘀生痰,痰瘀互阻,潜伏于目络,日积月累,由量变逐渐积聚成质变,毒自内生,复受诱因而发作。早期络气郁滞,气阴两虚,症见视物模糊、视网膜静脉充盈迂曲,有微血管瘤及硬性渗出,可选用生脉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血不利则为水,痰湿积聚,渗于络外则表现为黄斑水肿,选用半夏泻心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另一类是继发性损害。邪气入侵于眼,虽中而不即病,久伏于内,蕴结于里,由于经脉气血旺盛,不宜受邪,而目络窄小,气血运行缓慢。若目络不充,或再次客邪,易导致气血失畅、痰瘀互结、络虚不荣。病变逐渐由表入里,由气及血、由经入络。络脉病变的病理产物如瘀血、痰湿、浊毒等,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加重络脉郁(瘀)阻的发生、发展,出现无灌注、新生血管(败络),视网膜失养,甚则失明。若瘀血阻络,血不循经者,用生蒲黄汤合当归六黄汤加减;若络脉瘀阻,气不摄血,可用归脾汤加减。
 
培元固本,重在脾肾
 
肾为先天之本、性命之根,内寓元阴元阳,脾为后天之本、百骸之母,乃气血生化之源。内障眼病多反复发作,戕伐正气,脏腑功能减退,发展到中晚期最易耗伤脾肾之阴阳,表现为脾肾两虚之象。故补脾益肾为培元固本之常法。
 
如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具有发病隐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特点,属于瞳神络病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胃虚寒,肺肾亏虚,或脾气亏虚,致运化失司,水液输布异常,内生痰饮,上犯于目,致目之气、血、津、液渗灌失调,玄府闭塞,饮邪内生,伤于目络,病邪匿藏于内,处于静止状态,复遇诱因时,邪气再次被激活,伺机发病。
 
患病之初,以气机不利或气机不畅为主,病程日久,聚湿成痰,玄府闭塞,阻滞目络,形成络脉瘀阻,而且气不化精,精血亏虚,目失濡养,因虚致瘀,痰瘀互结,进一步加重虚损。如此因虚致瘀,由瘀转虚,虚虚实实,循环往复,损及脏腑,导致中焦脾阳无以运化,下焦命门之火无以振奋,加重黄斑渗出、水肿,视力下降明显。络病日久,败络丛生,乃生变证,累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Bruch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而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可见黄斑出血,视功能损害严重。因此,发病初期,可选用五苓散合小柴胡汤加减,促进水肿吸收。
 
疾病后期以健脾利湿、温补肾阳为主,可选用五苓散合金匮肾气丸或真武汤加减,同时佐以活血化瘀通络之品,如三七、丹参、地龙、红花、桃仁等。后期络病日久,正气受损,痼疾难疗,需缓缓图之,剂型以丸剂为主,如大黄䗪虫丸,使得化瘀不伤正。
 
伏邪理论在眼科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辨治反复发作性眼病、疑难性眼病或退行性眼病时得到了广泛应用,提供了崭新的治疗思路。简而言之,伏邪眼病总以机体正气虚损、脏腑功能失调为前提。治疗上,扶正是关键,祛邪是目的,扶正以透邪,透邪以护正。这一治疗理念发挥了中医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的优势,既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观点,又诠释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本文摘编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6月第29卷第6期,张明明 侯昕玥 曹珂儿 王健全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上一篇:糖脂代谢性疾病 综合诊疗新模式“调肝启枢化浊”新治法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