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神经疾病>抑郁症>正文

抑郁症,抑郁障碍,针刺治疗选穴规律

针刺治疗抑郁症选穴规律的文献研究

抑郁症 (Depression) 是抑郁障碍 (Depressive disorder) 中的一种, 主要临床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 发作时可出现心情抑郁, 意志活动减退, 思维迟缓, 食欲减退等表现[1]。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在2017年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 全球抑郁症患者约有3.22亿, 患病率4.4%, 我国抑郁症患病率约为4.2%[2]。高患病率、高致残性、高疾病负担使得抑郁症成为困扰全球的严重健康问题[3]。目前对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等。其中, 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s) 、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 、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 及其它类抗抑郁药物。其中SSRIs和SNRI占临床使用的70%以上, 但往往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 从而降低患者的依从性。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较好, 但其副作用却让很多人止步, 而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逐渐为人们所认可。针灸在抑郁症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无论在临床还是试验中都得到了验证[4,5]。针灸治疗变得更加可取, 针灸治疗的疗效、机制和安全性的评价已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临床上, 针灸治疗抑郁症已取得良好效果。笔者希望通过对近6年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抑郁症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挖掘, 统计出在治疗时选取频次最高的腧穴, 探究腧穴的归经特点以及腧穴之间的相关性, 以便更好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及检索策略
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 (CNKI)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 (WanFang)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VIP) 于2012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发表的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文献, 检索策略为主题词 (抑郁、郁证) +关键词 (针灸、针刺) 。
 
1.2 纳入标准
(1) 以针灸治疗为主的临床研究; (2) 文献阐述疾病属于中医“郁证”范畴, 西医“抑郁症”范畴; (3) 文献中所纳入的病人不合并其他精神类疾病; (4) 临床干预因素:针灸疗法为主的中医疗法、针灸疗法结合西药。
 
1.3 排除标准
(1) 以药物或非针灸疗法等为单独治疗手段的文献; (2) 无具体用穴描述研究的文献; (3) 以动物试验等为主要内容的文献; (4) 排除合并有躯体性疾病者, 包括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的抑郁症状及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5) 特定抑郁症患病人群, 如怀孕后、更年期及卒中后抑郁患者等; (6) 重复及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
 
1.4 数据处理
使用EpiDate3.1建立数据库, 根据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 将符合标准的文献导入数据库, 采用双人录入的方法录入数据,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然后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
 
2 检索结果
2.1 纳入情况
按照检索要求, 共检索文献589篇, 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剔除重复发表、非针灸为主、无具体用穴描述等不符合标准的文献504篇, 最终纳入文献85篇, 涉及经脉15条, 腧穴78个。
 
2.2 腧穴应用频率分析
在符合纳入标准的85篇文献中, 通过统计分析穴位在针刺治疗抑郁症中的使用频次, 得出关于针刺治疗抑郁症的选穴规律。2012—2017年发表针灸治疗抑郁症研究文献中常用的10个穴位依次是:百会、太冲、印堂、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四神聪及神庭。见表1。
 
其中, 百会、太冲、印堂的使用频率超过半数, 百会的使用频率高达80.0%, 太冲为57.6%, 印堂的使用频率为55.3%。另外, 内关、神门同样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 内关、神门的使用频率为45.9%。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四神聪、神庭亦为医家针刺常用穴位。
 
2.3 腧穴归经分析
通过计数统计文献中腧穴出现次数在各经脉的分布情况, 占用频次较高的经脉依次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经外奇穴、足阳明胃经、任脉和手阳明大肠经。见表2。
 

 
 表1 2012—2017年发表针灸治疗抑郁症研究文献中常用的10个穴位情况
 

 
 表2 针刺治疗抑郁症所涉及穴位在各经脉的分布情况
 
在入选的85篇文献中, 有14个督脉穴位出现, 占文献中全部穴位的17.9%, 占督脉 (29穴) 穴位的48.3%, 在所有文献中出现次数高达170次, 平均每篇文献出现2次, 可见督脉在针刺治疗抑郁症中的重要地位。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文献中共出现60次, 高居第二。在入选文献中, 足厥阴肝经穴位共出现56次, 心包经与心经穴位在文献中出现次数相近, 皆为针刺治疗抑郁症选穴的常用经脉。
 
2.4 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对85篇文献进行腧穴频次分析, 将总频次大于7的腧穴, 共18个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其关联规则见图1。设置度>95%, 支持度>16%, 获得关联规则, 见表3。相关性最高的腧穴依次是百会-印堂、神门-太冲-百会、印堂-太冲-百会。其中, 百会-印堂的相关性最高, 规则支持度为52.941%, 说明在所有纳入标准的文献处方中, 至少有50%的处方呈现百会与印堂被同时选取的情况。置信度为95.745%, 说明在所有包含印堂的针灸处方中, 至少有95%的处方会同时选取百会。

 图1 腧穴关联规则图
 
注:设置弱连接下线为15, 强连接上限为35。
 
 表3 腧穴关联规则表
 
3 讨论
中医学对抑郁症这一病名并无具体记载, 但是纵览历代医家的著作, 与抑郁症有关的论述还是十分丰富的, 主要见于古代文献中的郁证。明代虞抟《医学正传·郁证》首先采用郁证这一病证名称。对郁证的认识比较深刻而全面的是明代医家张景岳, 他认为郁证分为两种:五行之郁和情志之郁, 二者是两个平行的概念, 而不是从属关系。如《景岳全书·郁证》曰:“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 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 则总由乎心, 此因郁而病也”。中医对于抑郁症的描述主要见于后者, 现代医学的抑郁症和传统医学的郁证具有一定关系, 但不能把二者简单等同[6]。通过系统对文献腧穴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临床上针刺治疗抑郁症多运用具有疏肝解郁、养心安神、开窍醒脑等功效的腧穴。
 
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 百会、印堂等督脉穴位在临床治疗抑郁症时被广泛采用。其中, 百会的使用频率为80.0%, 印堂的使用频率为55.3%, 并且百会-印堂的相关性最高。《锦囊秘录》记载:“脑为元神之府, 主持五神”, 督脉入络脑, 可用于治疗神志病证。百会, 一名三阳五会, 《采艾编》云:“三阳五会, 五之为言百也”, 意为百脉于此交会, 三阳指手足三阳经, 五会指五脏六腑的气血皆会于此。印堂为人精神元气汇聚之处, 故百会配印堂可调神解郁。余燕玲等[7]研究发现, 电针百会、印堂可以缓解抑郁症情绪低落的主症, 还可整体调节机体, 疗效与药物百忧解相当。卢惠鹏等[8]研究发现, 与西药治疗相比, 电针百会、印堂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更迅速, 疗效更持久。曲姗姗[9]研究发现, 单纯电针百会、印堂为主治疗在治疗早期 (前2周) 能够较快的改善患者抑郁症状。督脉穴位在文献中出现次数高达170次, 总督诸阳, 为“阳脉之海”, 督脉行走于身后, 沿脊柱而上, 手足6条阳经均通过交大椎而与督脉贯通。泻本经穴能振奋阳气, 醒神启闭开窍而救急扶危。补本经穴能健脑补阳, 调神益智而疗大脑疾患[10]。通过督脉穴位的调节作用可宁心开窍、解郁安神。
 
神门-太冲-百会的相关性较高, 规则支持度大于32%, 置信度大于96%。心藏神, 神门为心经原穴, 能宁心安神, 使用频率为45.9%。《玉龙歌》曰:“痴呆之症不堪亲, 不识尊卑枉骂人, 神门独治痴呆病, 转手骨开得穴真”。肝之原穴太冲, 使用频率为57.6%,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云:“太冲足大趾, 节后两寸中, 动脉知生死, 能医惊痫风, 咽喉并心胀, 两足不能行, 七疝偏坠肿, 眼目似云矇, 亦能疗腰痛, 针下有神功”, 可调节肝经气血、理气解郁。乔瑞瑞等[11]研究发现, 电针百会、神门、太冲能明显降低抑郁大鼠血清ACTH、CORT含量, 改善抑郁状态。刘明菲[12]通过对慢性应激性抑郁模型大鼠进行针刺治疗, 筛选出最佳“解郁方”为百会、太冲、神门组。
 
通过数据挖掘, 对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 提取出针刺治疗抑郁症的选穴规律、腧穴归经特点以及腧穴的相关性, 其结果可以为临床上抑郁症的针灸治疗提供参考, 同时方便临床基层医生在无复杂辨证条件下使用, 值得应用和推广。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李冀 王晓雨 胡晓阳 郝峰

上一篇:针刺结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张珠凤辨证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经验总结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