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性反应演变而来,如治疗不当,极易转化为小儿肺炎。临床上以咳嗽、痰多、喘促为主要表现,依其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两类,用推拿加穴位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疗效较佳。
典型病例
患儿,男,11个月,咳嗽气喘3天。3天前因患感冒,发烧流涕,次日即咳嗽不止,日见加重,并伴气喘,哭闹不止,不欲乳食,喉中有痰鸣声,夜难入睡。曾在某医院诊为急性支气管炎,肌注青霉素,疗效欠佳,转我处就诊。
检查:体温38℃,呼吸急促,每分钟多于55次,肺部可以听得见弥漫性干啰音。诊断:急性支气管炎。治疗:采用推拿加穴位敷药治疗1次退热,食欲增加,3次咳止,4次后痊愈。
诊治方法
1.推拿:手法应刚柔相济
首先,取患儿仰卧位,两手拇指开天门,即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推攒竹30次,揉太阳穴30次。一指禅推天突至气海。揉膻中、中脘、足三里、丰隆穴1~2min。嘱家长固定患儿上肢,清肺经,推六腑300次,推三关、脾经100次。手掌横擦胸部5min。中指置于任脉璇玑,食指和无名指置于胸骨体两旁,自上而下揉压至脐。
其次,取患儿俯卧位,拿捏风池肩井穴各5次,分推肩胛100次。按揉肺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100次。捏脊、督脉5次和两侧膀胱经第一侧线各3次,发作期捏脊方向从上至下,缓解期从下向上。手掌横擦腰骶部5min,指尖叩击大椎穴及脊柱两侧夹脊穴。掌拍背部结束手法。以上手法要求轻巧柔和,刚柔相济,以取得患儿配合治疗。
2.药物外敷:取足心涌泉穴
药物组成:麻黄15g、杏仁30g、生南星30g、吴茱萸30g、面粉、醋适量。制法:上药共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法:取上述药末10g,加入醋及面粉适量调成糊状,做成小饼,帖敷于双侧涌泉穴及前胸华盖穴处,用伤湿止痛膏固定。
小儿支气管炎,病位在肺,而取足心涌泉穴此所谓“病在上者下取之”,且涌泉位有道关、开窍、安神、镇静作用,方中吴茱萸有温肾降逆之功、有助于肾气纳气归元,生南星解毒化痰,杏仁保肺化痰,足心敷土逆诸者,可减轻上呼病理性扩张或收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上呼吸道鼻腔处黏膜组织的炎性,过敏性肿胀,使呼吸道通畅,咳喘排解和消失。
若采用推拿加穴位敷药治疗,发挥了穴位刺激和药物的双重作用。通过手法刺激患儿体表的一定穴位,可通经络、调气血、和营卫,调整机体偏盛偏衰现象,提高机体自然抗病能力,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穴位敷药,通过患儿体表的经络腧穴将药力传入体内,上达肺,从而发挥药物止咳、平喘之功效。
此外,还可以用凡士林为介质,用牛角刮痧板反复刮胸部任脉天突至中脘穴;如果患儿伴有发热,则用牛角刮痧板刮颈部后发际督脉至至阳穴,以皮肤发红为度。手法快速,力度逐步加大。
应用:3岁以下患儿最佳
推拿加穴位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以3岁以下之婴幼儿效果最佳,对大龄患儿,通过延长推拿时间,亦可取效。从临床治疗效果看急性支气管炎较慢性支气管炎效果为好,病程较短,效果较好,故本病应及早治疗。推拿和穴位敷药均属中医外治法,痛苦小,见效快。如果患儿体温在38℃以下,一般无需给予退热药,主要针对病因治疗。体温超过38℃,可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烧。特殊护理患儿咳嗽、咳痰时,表明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应帮助翻身拍背,使患儿保持半卧位,有利痰液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