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影响, 容易诱发感染引起炎症, 其中肺炎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重症肺炎不仅会影响患儿的健康, 还会影响其活动范围、饮食及休息状况, 使患儿产生焦虑心理。当患儿产生焦虑心理时, 接受输液治疗常出现依从性差等问题[1]。因此, 在传统治疗与护理基础上, 如何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儿的心理状态, 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音乐疗法是一种利用改善患儿听觉神经信号, 转移患儿注意力, 提高患儿依从性的辅助治疗方法, 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多种儿科疾病的治疗中[2]。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重症肺炎患儿实施音乐疗法, 探讨音乐疗法对重症肺炎患儿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8例重症肺炎患儿,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4例。观察组男23例, 女31例;年龄6~15岁, 平均 (9.81±5.54) 岁;平均病程 (6.45±2.29) d。对照组男25例, 女29例;年龄8~15岁, 平均 (10.24±4.48) 岁;平均病程 (6.43±2.34) 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 和美国胸科学会 (ATS) 制定的重症肺炎临床诊断标准, 患儿需进行机械通气和血管收缩机治疗;②无听觉障碍及其他脏器疾病者;③无精神性疾病及沟通障碍者;④患儿家长对本次治疗方案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临床症状不符合或疑似符合IDSA/ATS标准者;②伴听觉障碍、免疫系统等其他脏器疾病者;③存在医患交流障碍者;④不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患儿入院后均接受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保持2~3 L/min氧气供应。患儿痰液取样培养及药敏试验筛选有效抗炎药物, 同时以4~5 mg/kg静脉注射氨茶碱进行支气管扩张, 以缓解呼吸困难;对患儿进行雾化及营养辅助治疗。治疗期间由本院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进行不定期监测。共治疗7 d。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音乐治疗。首先了解患儿对音乐的喜好, 依据患儿病情安排不同音乐节奏。在患儿接受输液等治疗前, 播放放松心情的音乐, 诱导患儿安静。在患儿咳嗽严重、情绪波动期间, 引导患儿带立体耳机播放轻音乐, 让其静坐片刻后躺下休息, 待患儿熟睡后摘下耳机。当患儿病情缓解后, 播放励志动画故事音乐, 提高患儿的信心和配合度。观察组患儿在接受音乐疗法期间, 依据患儿状态及性格选择音乐、儿歌、童话故事等, 同时把控音乐播放时间在5~10 min/次, 每日播放2~3次, 每次音量40~60 dB。共治疗7 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 (SDS) 、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 得分越高表明抑郁、焦虑症状越严重;②比较两组输液依从率, 分为5次以下依从, 5~10次依从, 10次以上依从;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炎严重指数及评分, Ⅰ级0~50分, Ⅱ级51~70分, Ⅲ级71~90分, Ⅳ级91~130分, Ⅴ级>130分。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或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 SDS及SAS评分比较
治疗后, 两组SDS及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重症肺炎患儿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分, x¯¯±s)x¯±s) 下载原表
表1 两组重症肺炎患儿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 输液依从性率比较
观察组输液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重症肺炎患儿输液依从率比较 (%)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5次以下 5~10次 10次以上
观察组 54 5.56 33.33 61.11▲
对照组 54 12.96 46.30 40.74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PSI评分比较
治疗后, 两组PSI评分为Ⅳ级和Ⅴ级的患儿数量均较治疗前减少 (P<0.05) , 观察组PSI评分为Ⅳ级和Ⅴ级的患儿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 两组PS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 (P<0.05) , 观察组PSI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3、表4。
表3 两组重症肺炎患儿肺炎严重指数比较 (例)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时间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观察组
54 治疗前 0 0 0 30 24
54 治疗后 0 12 25 8△▲ 9△▲
对照组
54 治疗前 0 0 0 29 25
54 治疗后 0 4 19 14 17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表4 两组重症肺炎患儿肺炎严重指数评分比较 (分, x¯¯±s)x¯±s)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4 128.69±23.35 89.28±29.79△▲
对照组 54 125.33±25.56 106.83±26.52△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4 讨论
肺炎是儿科常见病, 其诱发因素较多, 不同年龄段儿童均可能发病。肺炎因发病严重程度不同, 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存在差异, 目前主要通过PSI对患儿进行分类治疗, 对于重症肺炎患儿需及时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 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治疗期间需患儿有效配合和依从。但临床治疗中因患儿感知能力强, 对输液、打针及服药等较为敏感, 导致难以按时按量治疗, 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同时, 有些大龄患儿由于长期隔离于病房, 导致与学校环境疏远, 容易产生焦虑及抑郁情绪, 影响治疗期间的配合度[3]。而常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于消炎、祛痰、抗病毒等对症对因治疗, 而忽略了心理疗法, 导致治疗效果低于预期。近年来, 随着心理辅助疗法的不断改进, 音乐疗法逐渐被引入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其中对患儿静脉采血及神经康复治疗等均有成功报道[4,5,6]。
音乐疗法目前主要应用于精神类疾病的临床辅助治疗。音乐疗法可借助音符传递的物理信号刺激大脑, 保障声波振动频率与人体内部的生理代谢节奏协调产生共振, 刺激人大脑皮层神经元进行信号传导, 促使人体血压、心率及呼吸出现“情绪性反应”。而大脑皮层神经元与机体自主神经之间进行信号传递, 机体自主神经与内分泌系统有联系, 因此音乐疗法可间接影响内分泌功能, 干扰人的情绪, 起到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7]。研究评实, 音乐疗法中音符、音律及音量会造成不同的情绪性反应, 患者情绪的有效协调可保障治疗依从性。近年来音乐疗法在精神性失眠、肺炎及脑瘫等疾病的治疗中均有成功报道[8,9,10]。
本研究将音乐疗法应用于重症肺炎患儿,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音乐疗法可改善患儿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同时可增加患儿输液期间的依从次数, 降低PSI, 改善患儿病情。
综上所述, 对重症肺炎患儿实施音乐疗法可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降低PSI评分, 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侯书丽 邢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