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肠胃病>腹泻>正文

腹泻,慢性腹泻,中医理论认识基础方药

浅析党中勤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经验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次),粪便量增加(每日多于200 g),粪质稀薄(含水量>85%)。病史超过3周或长期反复发作者为慢性腹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本病主要采用病因治疗及对症治疗[1],远期疗效多不甚理想,中医药亦缺乏特效药物。党中勤教授是第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首届名中医,从医35年,治学严谨,在慢性腹泻治疗方面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随党中勤教授学习并为其学术经验继承人,现将党中勤教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经验加以整理,以飨同道。
 
1 理论认识
党中勤教授认为慢性腹泻属于中医“泄泻”中“久泻”范畴,发病原因以情志失调、脾胃虚弱、久病年老、命门火衰、感受外邪久延不愈为主,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主要病变部位为脾胃与大小肠,病变主脏在脾,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病证有虚实、寒热之分。治疗以健脾利湿为主,佐以疏肝、温肾,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寒热错杂者,寒热并用,临床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2 基础方药
党中勤教授治疗慢性腹泻常用自拟疏肝健脾方加减,基本方药组成:陈皮12 g,防风9 g,麸炒白术25 g,炒白芍18 g,麸炒山药30 g,麸炒薏苡仁30 g,炒白扁豆25 g,麸炒芡实30 g。其中陈皮、防风、麸炒白术、炒白芍为痛泻要方,具有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的功效,主治脾虚肝郁之痛泻。痛泻之证系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运失常所致。《医方考》曰:“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其特点为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肝脾脉在两关,肝脾不和,故脉两关不调,左关弦主肝郁,右关缓主脾虚;舌苔薄白亦为脾虚之象。痛泻要方中白术苦甘而温,补脾燥湿以治土虚,为君药。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为臣药。二药配伍,补土泻木,标本兼顾。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脾和胃,为佐药。防风具有升散之性,与白芍相伍,疏柔肝木而达调肝之效;与白术相伍,鼓舞脾之清阳以助止泻之效,又为脾经引经药,为佐使药。痛泻要方为治疗脾虚肝郁痛泻的代表方,其配伍特点为补脾柔肝,寓疏于补,扶土抑木[2]。麸炒薏苡仁健脾止泻;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治疗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炒白扁豆健脾化湿、止泻止带;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3]。以上4味药物均有健脾化湿止泻之效,与白术为伍,助白术健脾燥湿止泻,与痛泻要方相合而成疏肝健脾之方。
 
3 病证结合,随症施治
党中勤教授临床常以自拟疏肝健脾方为基础方治疗慢性腹泻。如腹泻伴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者,加党参或人参、黄芪等益气健脾;腹泻伴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者,加桂枝、茯苓、泽泻等温阳化气利水、利小便实大便;腹泻伴脘腹重坠,肛门重坠,或脱肛,舌淡苔白,脉弱者,加柴胡、升麻、葛根升阳止泻;腹泻伴腹部冷痛,受凉或饮冷则泻,舌淡苔白或白腻,脉迟或濡缓者,加炮姜或干姜、肉豆蔻、徐长卿、乌药温中止泻、行气止痛;腹泻伴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腻者,加黄连、黄芩、车前子清热燥湿、利湿、生津;寒热错杂者,寒热并用,仿半夏泻心汤或乌梅丸之意用之;腹泻伴腰酸膝软,五更泄泻者,加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五味子等补命门之火,暖土止泻;久泻不止,滑脱不固者,加诃子、乌梅、赤石脂、禹余粮收敛固涩以止泻。
 
4 学术思想
初跟党中勤教授学习时,不解其治疗慢性腹泻为何均用疏肝健脾方加味。他认为,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的功能,肝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活动亦随之正常。若肝疏泄功能异常,气机不畅,不仅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还影响血和津液的运行,临床中最常见的气滞血瘀,也会导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产生痰、水等病理产物,从而引起腹泻。因此疏肝不仅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且有助于津液的输布代谢和血的运行,防止腹泻的发生,治疗慢性腹泻时常规应用痛泻要方以疏肝、调畅气机。方中麸炒白术可健脾利湿止泻,炒白芍可柔肝止痛、养血敛阴,在止痛的同时还可防止泄泻伤阴血;陈皮可调理气机;防风可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其为风药,具有散、透、升、窜、行等特性,具有升阳的作用,肝生木,木生风,主动,主升,风药与肝气之升发、调达的功能同气相召,从而发挥疏肝、行气、行血、行津液的作用。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创制的七味白术散可治疗脾胃虚弱导致的呕吐泄泻病证,其中如风药藿香、葛根,即是利用风药的胜湿升阳作用达到止泻的目的[2]。李东垣创制的升阳除湿防风汤中也加用防风以升阳除湿,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泄泻病证[2]。
 
5 小结
党中勤教授治疗慢性腹泻主要以疏肝健脾、祛风胜湿、升阳止泻为主,临床应用时随症加减,或温或清,或寒热并用,或补或泻,或利小便,或涩大便等不一而足,病证结合,随症施治,效如桴鼓。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梅长林,等.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李冀.方剂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62.
[3]钟赣生.中药学[M].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89-437.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姚自凤 梁慕华 党中勤

上一篇:慢性泄泻“久泄”久泻 针刺与半米粒直接灸

下一篇:克罗恩病腹痛腹泻 典型中医案方药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