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缺乳主要是指产妇哺乳时乳汁量少甚至全无,为产科多发病、常见病,可归属于中医“乳汁不足”范畴[1]。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婴儿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母乳代用品中的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质量与母乳存在差异,且缺乏母乳中存在的天然抗感染因子和生物活性因子,可能会导致儿童生长和认知发育迟缓,还可能存在安全问题[2]。因此,临床上应对产后缺乳患者实施积极治疗,从而增加乳汁分泌量,提高喂养效果。本研究主要观察针灸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门诊及妇保科产后访视中的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21~35岁,平均(28.92±2.23)岁;孕周37~42周,平均(40.07±1.56)周;阴道分娩29例,剖宫产分娩11例。观察组22~36岁,平均(28.84±2.29)岁;孕周37~42周,平均(39.96±2.29)周;阴道分娩28例,剖宫产分娩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要求[3]。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产后缺乳的诊断标准及气血亏虚型的辨证标准制定[4]。产后排出乳汁量少,甚或全无,不够喂养婴儿;乳房检查松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汁点滴而出,质稀,或乳房丰满,乳腺成块,挤压乳汁疼痛难出,质稠;排除因乳头凹陷和乳头皲裂造成的乳汁壅积不通、哺乳困难。气血亏虚型辨证标准: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伴面色少华,神疲食少,舌淡,苔少,脉虚细。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为单胎足月分娩,处于产后3 d~6个月,产程无并发症,自愿采取母乳喂养;新生儿体质量2 500~4 000 g, 新生儿评分8~10分,无先天疾病或畸形;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接受通乳汤加减治疗。处方:党参片30 g, 黄芪30 g, 当归15 g, 麦冬15 g, 通草9 g, 桔梗3 g。5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连续治疗5 d。
2.2 观察组
接受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①取穴。参照《腧穴名称与定位》进行取穴,体穴取少泽、天宗、足三里、脾俞,耳穴取内分泌、交感、乳腺、肝、脾、胃[5]。②针刺。患者取坐位,医者对穴区进行常规消毒,用0.25 mm×40 mm一次性毫针进行针刺,其中少泽浅刺2.5 mm, 天宗直刺37.5 mm, 足三里直刺30 mm, 脾俞斜刺(向脊柱方向)12.5 mm, 留针20 min, 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③耳穴贴压。医者首先用75%医用酒精棉签清洁、消毒患者耳郭,再用镊子将磁珠贴在相应耳穴上,以拇、食指指腹依次轻压、按摩磁珠3~5 min, 使患者耳部出现酸、胀、痛等得气感。患者在哺乳前30~60 min轻轻按摩耳穴30~60 s, 双耳交替进行,每日1次。连续治疗5 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乳房充盈程度。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评定[6]。Ⅰ级:乳房饱满,轻度胀痛感,乳汁自流。Ⅱ级:乳房充盈但不胀满,需使劲挤出乳汁。Ⅲ级:乳房无明确充盈,挤压也无胀感,无乳汁外溢。②泌乳量。医者指导患者在哺乳前挤净乳汁,测量、记录当日乳汁容积。根据以上办法计算患者治疗前3 d乳汁平均容积及治疗后3 d乳汁平均容积。③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第3日早上9:00左右(患者喂奶前)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IMMULITE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4]。显效:乳汁分泌正常,能顺利哺乳。有效:乳汁分泌增加,或乳汁分泌正常,但量少不足以哺育婴儿。无效:乳汁分泌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产妇临床疗效比较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0 25 13 2 95.00▲
对照组 40 15 16 9 77.5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乳房充盈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产妇乳房充盈程度Ⅰ、Ⅱ、Ⅲ级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乳房充盈程度Ⅰ、Ⅱ级占比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乳房充盈程度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乳房充盈程度Ⅱ级占比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乳房充盈程度Ⅲ级占比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产妇治疗前后乳房充盈程度比较[例(%)]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时间 Ⅰ级 Ⅱ级 Ⅲ级
观察组 40 治疗前 0(0) 4(10.00) 36(90.00)
治疗后 26(65.00)△▲ 12(30.00)△▲ 2(5.00)△▲
对照组 40 治疗前 0(0) 5(12.50) 35(87.50)
治疗后 14(35.00)△ 16(40.00)△ 10(25.00)△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泌乳量及血清PRL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产妇泌乳量及血清PR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泌乳量及血清PR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产妇治疗前后泌乳量及血清催乳素水平比较(x¯¯±s)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时间 泌乳量(mL) 催乳素(ng/mL)
观察组 40 治疗前 46.97±14.75 237.65±52.37
治疗后 109.26±23.51△▲ 268.79±34.28△▲
对照组 40 治疗前 47.05±26.13 236.15±72.35
治疗后 93.51±27.13△▲ 241.13±64.2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下丘脑-垂体-卵巢生殖轴调节乳汁的分泌,下丘脑作用于垂体前叶,促进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素等分泌,作用于垂体后叶,促进催产素释放,这些激素共同作用于乳腺,引起乳汁分泌。下丘脑的功能与情绪有关,高龄妊娠、剖宫产及忧郁、紧张等情绪均可直接或间接抑制激素分泌,导致乳汁量少[7]。对于产后缺乳,西医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存在各类不良反应,影响产妇及婴儿生活质量。
产后缺乳又称为乳汁不足或乳汁不行,多发生在哺乳期内,症见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中医认为产后缺乳的病机可分虚实两端,虚者为脾胃虚弱,气血津液亏虚,生化乏源,无乳可下;实者为产后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致乳络不通,乳汁运行不畅,发为缺乳。《诸病源候论》曰:“妊娠之人,月水不通,初以养胎,既产则水血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者,故无乳汁也。”《傅青主女科》曰:“妇人产后绝无点滴之乳,人以为乳管之闭也,谁知是气与血之两涸乎?夫乳乃气血所化而成也,无血固不能生乳汁,无气亦不能生乳汁。”由此可知,气血虚弱导致乳汁化源不足是产后缺乳的主要病机。
中医治疗产后缺乳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针灸治疗产后缺乳具有起效迅速、疗效确切的特点,与张景岳“有形之血不能即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及傅青主“血之化乳,又不若气之所化为尤速”之理不谋而合。少泽为手太阳小肠经井穴,为通乳要穴,小肠与心互为表里,手少阴之筋“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而心主血脉,推动气血而化生乳汁,故针刺少泽能调心气、通血脉,发挥通乳功效,故为主穴[8]。少泽配伍天宗能疏经通络,明显改善患者乳房胀痛,促进乳汁排出。足三里、脾俞共调后天之本,健脾和胃、培正扶元以增气血生化之源,使乳汁化源充足。《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耳部与十二正经密切相关,并对应全身脏腑器官。通过磁珠贴压耳穴内分泌、交感,可以调整机体内分泌系统,调节交感神经功能;配合刺激耳穴乳腺、肝、脾、胃,从而直接影响相应内脏功能,促进乳腺活动。针刺与耳穴贴压结合,共奏通经下乳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房充盈程度Ⅰ、Ⅱ级占比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乳房充盈程度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乳房充盈程度Ⅱ级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乳房充盈程度Ⅲ级占比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泌乳量及血清PR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对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血清PRL水平,增加乳汁分泌量,改善乳房充盈程度,提高母乳喂养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母乳是婴儿重要的营养来源,提高母乳喂养率是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随着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人们对于药物是否会经由代谢进入乳汁从而对婴儿产生影响,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存在忧虑,故更愿意接受外治法治疗[10]。今后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此类中医适宜技术,为产妇出院后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并在更长的观察周期内观察该方法的远期疗效。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胡文君 孙爱军 李菁 陆叶 忻志彦 陶诚祎
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