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妇产科>乳腺疾病>正文

益气扶正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术后

唐汉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顾氏外科流派第四代传承人,师承顾伯华先生,尽得薪传。从事中医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五十余年,擅治外科诸疾,建树颇多。现介绍唐汉钧诊治乳腺癌术后的经验。
 
扶正驱邪为大法
 
唐汉钧认为乳腺癌手术后病机为正虚邪滞,治疗大法为扶正驱邪。唐汉钧提出乳腺癌的辨证今昔有异:昔日中医治疗对象多为乳腺癌(未手术)患者居多,现在则以乳腺癌术后患者为主。患者术前癌浊瘀阻,故以往治疗原则多解毒逐瘀、祛邪占主导地位。现今手术后患者恶毒结聚已除,癌毒几尽,但本虚之体经受手术之伤,放化疗药毒续扰损害,使正气更加虚弱,体内尚有不能产生的湿瘀痰滞胶结而成的邪浊,故应当以扶正与祛邪为治则。
 
“扶正占七八,祛邪为二三。”唐汉钧认为,术后放化疗期间正虚甚而邪滞轻,扶正与祛邪可9∶1;放化疗结束,内分泌治疗期间,扶正与祛邪可8∶2;术后2年正气日渐恢复而虚邪有所长,可调整为7∶3等。
 
“扶正祛邪”的调整还应放宽,可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病程长短、肿瘤状况、手术状况、放化疗、内分泌等方案等具体情况,来调整。扶正选用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等益气健脾;生地黄、肉苁蓉、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补肾固本;祛邪选用半枝莲、石见穿、白花蛇舌草、鹿衔草、凤尾草、露蜂房等清热解毒;以及莪术、桃仁、丹参、川芎、赤芍等活血化瘀,浙贝母、山慈菇、制半夏化痰软坚,全蝎、蜈蚣、蜂房等虫类峻猛药抑制或杀灭残留癌毒,防止死灰复燃。
 
唐汉钧治疗乳腺癌善用对药:蛇舌草和莪术:抗癌疗效显著;猫爪草和象贝: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用于乳腺癌术后淋巴转移;仙灵脾和灵芝: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患者;补骨脂和骨碎补:用于乳腺癌术后骨转移;黄芩、百部、丹参:乳腺癌术后肺转移;石上柏和百合:乳腺癌放疗期间。乳腺癌患者思想负担重,精神悲观,唐汉钧重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患者的精神负担,常以临证中的诸多佳案娓娓告之患者。唐汉钧常跟学生提起特鲁多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益气扶正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术后
 
三阴性乳腺癌是指根据免疫组化检测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均阴性者,该类乳腺癌患者无法从常规内分泌治疗和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靶向治疗中获益,化疗仍是其主要的全身治疗手段。
 
唐汉钧详细分析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认为,和其他亚型相比,该型乳腺癌侵袭性强、复发转移早、生存期短,应强化扶正祛邪的治疗。扶正用八珍汤、二仙汤更增益,黄精、山萸肉、肉苁蓉、山药、五味子、天冬为补养之品;该型乳腺癌患者临床多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肝脾不和”的表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皆赖以养。正如《慎斋遗书》所言:“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因此,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唐汉钧尤重益气健脾,益气健脾之法贯穿三阴性乳腺癌术后中医药治疗的全过程。但在益气健脾的同时也要培补肝肾,调理冲任,使五脏安和,病除体健,同时增强体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防止乳癌的复发和转移。恰合《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祛邪加用七叶一枝花、山慈姑、猫爪草、干蟾皮等解毒逐瘀之品。
 
唐汉钧经常跟学生强调,中医医生不仅要钻研中医古籍、经典以及跟师学习,也要学习现代医学新知识、熟知乳腺癌治疗指南、规范等。三阴性乳腺癌目前备受关注,中医中药在提高生存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唐汉钧门诊有众多三阴性乳腺癌术后10年以上患者。唐汉钧嘱咐学生记录该亚型患者的病历资料,定期随访,以期评价中医药治疗该型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唐汉钧传承工作室整理)

上一篇:乳腺癌 采用点刺放血治疗口腔溃疡

下一篇:通奶结方法 治“积乳症”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