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灸在春分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节气灸, 是指在特定的时节, 选择具有强体作用的腧穴进 行刺激和艾灸 [1 ~2 ] , 以温推元阳, 激发经气, 调动机体潜能, 提高 机体抗病能力, 增强免疫力的一种方法 [3 ] 。医圣张仲景在《伤 寒杂病论》 言 :“年有二十四节气、 节有十二、 中气有十二、 五日 为一候, 气亦同, 合有七十二候, 决病生死, 此须洞解也。 ” 这说 明 “天人合一 ” , “天” 的变化自然影响人体生命运动 。“灸” 字 早在 “马王堆” 的两部脉书中就出现了 。《说文解字》 中注解 “灸” 字与 “灼” 字, 是用火烧灼体疗治病之意, 在医学上灸法出 现在 《内经》 , 早在 《孟子·离娄篇》 也曾记载 “今人欲王者, 犹七 年之病, 求三年之艾也” 。这说明古人早就挖掘探索出这种传 奇有效的治病方法, 既可治病又能益寿延年的节气灸。该疗法 以其简便、 有效、 低廉、 无害等优势延续了几千年。笔者采用节 气灸调理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50 例来自 2013 年 3 月 ~ 2016 年 3 月我院门诊, 其中男23 例, 女27 例;年龄5 岁 ~65 岁。临床表现为随气候的 改变(过热、 过寒、 不慎淋雨水着凉等), 或在流行感冒时容易出 现流涕、 鼻塞、 喷嚏、 发烧、 恶寒、 身软、 无力、 咽部不适等感冒症 状 [3 ] 。所有病例都是自愿跟踪调查, 有出血倾向或半途由其他 病变如外伤或心脑突发病变等入院或跟随不到 3 a 的患者, 均 未纳入统计内。
2 治疗方法
时间:当每年的春季— — —春分节气(农历 3 月 20 日前后 3 d ~5 d)均有这类人群到我院门诊科室用以下方法治疗。① 清洁场所, 换好干净消毒床单, 门窗帘保持空气流通保暖, 室内 的亮度保持自然适宜。②让患者宽衣解带俯卧治疗床上, 裸露 背部。③操作者卫生消毒后, 备用所有消毒器械, 如刮痧用的润 滑油(艾灸油), 均匀地喷敷少许在患者项背腰部, 用牛角刮痧 片由轻到重从颈椎由上而下至达腰骶部, 以患者能承受为度。 刮痧后一般可见颈背部皮肤发热变红(红、 紫、 浅黑或少见红块 痘状出现) [4 ~6 ] 。④用消毒脱脂棉擦掉颈背部的介质油, 用 75 %酒精棉签清洁消毒擦干, 取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 第 7 颈 椎棘突下凹陷处), 风门穴(在背部, 当第 2 胸椎棘突下, 旁开 1. 5 寸), 肺俞穴(在背部, 当第 3 胸椎棘突下, 旁开 1. 5 寸, [1 ] , 或 见瘀块黑痘的阿是穴, 医生左手大拇指与食指分开像肌注样手 势, 选好穴位固定, 右手把准备好的泻血笔(用换好23 G 号一次 性采血三棱针夹在消毒泻血笔卡中, 盖好泻血笔帽)快速点刺 1 针 ~3 针, 用消毒过的陶罐、 竹罐或玻璃罐对准所刺的部位使 闪火或气罐吸血, 以患者能承受为度, 不能太过紧的负压。吸罐 时间不得超过 5 min, 以防起水泡及身体不适, 出血量宜不超过 5 mL, 起罐后用消毒脱脂棉擦净后, 再贴敷上无菌纱布。⑤选用 5 a 以上的陈艾绒 50∶ 1 产品放在纯木艾灸盒中, 或做成艾条, 用 火点燃, 主要选大椎穴、 风门穴、 肺俞穴上施灸 [1 ~2 ] [6 ] , 可艾条悬 灸或温灸有热意为宜, 不可太热(刺激量大为泻量, 刺激轻为 补), 一般见灸穴位上有红晕为度, 施 15 min ~ 30 min。每年选 春分节前后 3 d ~5 d 做 1 次。⑥艾灸后马上清洁穴位, 保暖千 万不可受凉或雨水浸染, 24 h 后冲洗无碍(个别患者见刺血拔 罐穴位有发痒或少许红肿或黑色的瘀血点存留, 可用酒精或碘 附消毒无碍), 一般 1 周 ~ 2 周内自然消失。⑦ 3 a 同样的方法 为跟踪治疗 1 个周期。
3 治疗结果
通过节气灸刮痧刺血拔罐艾灸后, 对着 1 a 内 50 例患者自 愿跟踪调查, 结果未再出现感冒症状 38 例, 占 76. 00 %, 有效率 100 %。1 a 内仅出现鼻塞、 流涕、 喷嚏、 身软等感冒症状不超过 3 次, 自行通过饮用热开水或适量运动让身体出点微汗, 千万不 可受寒作凉, 在 1 d ~2 d 自然消失者 12 例, 占 24. 00 %, 有效率 100 %。
4 典型病例
刘 × , 女, 49 岁, 原蓬安县蚕丝厂工人, 2013 年 3 月 22 日上 午来诊。自述:身软、 乏力、 流涕、 咽喉轻微疼痛不适, 伴咳嗽清 痰 2 d, 食欲不佳、 精神欠佳 1 d, 患者于他处口服西药治疗, 疗效 不佳来 诊。现 症: 体 温 37. 8 ℃, 血 压 115/78 mmHg, 心 率 78 次/min, 呼吸 20 次/min, 脉浮而缓, 舌苔薄, 质淡, 面欠光泽, 眼色无神, 声音嘶哑。诊断后患者同意物理疗法, 通过背部刮痧 刺血拔罐见 1 mL 血量, 用黄金艾绒纯正艾条 50∶ 1 产品, 艾灸配 合艾灸器放置大椎穴、 风门穴、 肺俞穴 [7 ] 约 15 min 后, 精神逐渐 好转, 身软、 乏力、 流涕症状明显减轻;继续艾灸 15 min, 计 30 min 治疗结束。患者自述症状明显减轻, 患者主动拒绝再服 西药, 嘱回家后多饮温开水, 防风寒受凉。次日随访, 病告痊愈。 此后, 患者每年春分节前后来我处使用节气灸治疗, 未再复发。
5 体 会
通过上述说明节气灸即是在特定的日子, 选用特定的腧穴 进行刺激加温灸之传导给机体, 使机体的阳气更加充足, 有利于 抵御邪气(六淫之邪:风、 寒、 暑、 湿、 燥、 火)等, 从而达到防病养 生之目的 。《黄帝内经》 中所言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 这就明 显提出阳气(正气)盛, 邪气(六淫气)等无法入侵机体而致病。 春分节气时昼夜的长短平分(即阴与阳平衡之日)。众人皆知, 中医学认为, 身体得病就是阴阳失衡所致, 中医是一门哲学, “天人合一, 四时制宜” 的防病思想在特定的时令节气中进行, 而温灸可以温补壮阳之气, 激发自身经络之气, 调动机体的自身 潜能, 从而强身健体, 达到防病、 提高免疫力的目的。用“艾灸 油” 做刮痧介质的目的:第一, 润滑皮肤, 有利于患者的舒适度, 不会导致皮肤过敏等不适症状发生。第二, 艾灸油可刺激肌肤 发热, 其通透性十分之强, 更有利于加深艾灸渗透吸收热能之 功效。背部属阳经, 属阳喜动喜热, 在春天为风, 属阳, 易被冬季 的阴邪寒气等所侵。故选背部做物理性处理, 让各组织的代谢 加强, 古言 “春三月, 此谓发陈” , 是指春季的到来阳气发升, 万 物俱生, 推陈出新的自然规律。刺络拔罐放血是加快祛瘀消滞、 通经活络、 调和气血、 平衡阴阳的目的。选用大椎穴, 又名“百 劳” , 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注解 :“疗五劳七伤, 温疟 疟, 气 背膊拒急, 颈项不得回顾, 风劳食气 。 ” 《针灸大成》 注 :“主肺 胀胁满呕吐上气……骨热, 前板齿燥。 ” 大椎为手足三阳督脉之 会, 诸阳之会穴, 居于阳位, 故有扶阳祛邪之效。风门穴又名 “热府” , 是风邪入侵体内之门户, 故主风疾, 叫风门也, 属足太 阳膀胱经与督脉交会穴, 手足太阳之会, 有提升阳气之功效。 《针灸甲乙经》 曰 :“风眩头痛, 鼻不利……风门主之 。 ” 《针灸学 简编》 曰:“ ……古代医家认为此穴是风寒温热等致病因素入侵 体内之门户 ……” 《明堂》 载:灸五壮, 若频刺……风劳呕吐、 多 嚏, 鼻鼽出清涕, 伤寒头项强, 目暝, 胸中热卧不安 [1 ] 。肺俞穴, 《针灸大成》 载, 主瘿气, 黄疸, 劳瘵, 口舌干, 劳热上气……寒热 喘烦, 传尸骨蒸, 肺痿咳嗽……时配艾灸 “神阙穴” , 又称 “气舍” “下丹田 ” “脐中 ” “命蒂” 等, 所属任脉, 为诸阴之海, 纳手足三 阴脉之气 。《医学源始》 注 :“人之始, 生先于脐与命门, 故为十 二经脉之始生, 五脏六腑之成形故也 。 ” 《难经》 中说 :“脐下肾间 动气者……十二经之根本也” , 故脐与诸经百脉相通, 成了经络 之总枢, 通任、 督、 冲、 带四脉, 统全身经络连接五脏六腑四肢百 骸。综上所述, 节气灸和刺激激活背部各腧穴目的是:平衡阴 阳、 升发阳气、 祛瘀除滞、 加固肺卫、 增强免疫、 抵御病邪、 预防感 冒!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的进步, 人类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 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 人口老龄化社会悄然而来, 与生活行为 有着密切相关, 慢性疾病与精神心理疾患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生 命, 影响生存质量。实践与研究证明, 疾病如果已经形成, 往往 需要终身治疗, 而长期的药物治疗与不合理的药物调配、 使用 所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是不可忽视的。基于临床吸纳现代研 究成果, 完善与创新理论内涵, 构建以人为核心的“体表医学” 体系, 让节气灸这绿色国粹生生不息, 发扬光大, 在人类健康中 发挥更大作用!
笔者临床 20 a 余, 在国医泰斗程梓农院士的弟子杨金生医 学博士、 张心海医学博士等导师的指导下, 结合家传之中医长 时间临床应用, 在实践过程中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故今愿意把 此疗法分享给各位同仁爱好者。因笔者水平有限, 本文不足之 处还望各位医学同道不吝指正。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陶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