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刮痧>正文

中医传统刮痧疗法

前几年有一部由梁家辉、蒋雯丽共同出演的电影——《刮痧》,其中讲述了从北京来的爷爷给在美国发烧的孙子刮痧,被美国医生发现孩子身上的刮痕后,当做“虐待儿童案”报告给当地儿童权益保护机构,结果,梁家辉扮演的父亲为爷爷“顶罪”,被美国法律判为对儿子实施了虐待行为,证据就是孩子背上的片片淤斑。影片以此表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我国,刮痧疗法并不是虐待被刮对象,而是中医行之有效的传统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其操作简便易行、安全经济,对症治疗,疗效迅速,在民间广泛用于对感冒、发热、中暑、颈肩腰腿痛等病症的治疗。

中医认为,感冒、发热、中暑等外感疾病大多是病邪从皮毛而入,逐渐深入,直至脏腑,正如《素问·皮部论》所言:“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府藏也。”所以外感疾病的治疗,一定要及时驱邪外出,阻止病邪入里。刮痧疗法就是以“急则治其标”为原则,根据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循行路径,用刮痧器具等刮试经络、穴位等处的皮肤,使局部皮肤充血,出现潮红、紫红或紫黑色的淤斑(痧痕),“给邪以出路”,起到祛除邪气、祛风散寒、清热除湿的作用,使患者及时痊愈。而对颈肩腰腿痛的患者来说,刮痧可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活血化淤、舒筋通络,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刮痧也可以用来保健养生,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部膀胱经的俞穴、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等)可健脾和胃,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近代著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对刮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

刮痧与拔罐都是外治疗法,相比而言,刮痧比拔罐更为简便易行,尤其是刮痧的用具,在遇到高烧、中暑、急性肠胃炎等急症时,可就地取材,只要是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梳子、搪瓷杯盖子,甚至钱币等,都可以用来刮痧。当然,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还应配备正规的刮痧板。如木鱼石、水牛角、黄牛角等制造的刮痧板,光滑细腻,不仅对人体皮肤无化学毒性刺激,而且具有活血滋润的作用。除了刮痧的用具,刮痧之前,还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一来减少刮板对皮肤的刺激,缓解疼痛,二来还可用一些功能性刮痧剂,增加疗效。应急时可用香油、色拉油,甚至滋润性面霜,平时治疗保健,可用成品油:薄荷油、清凉油等凉性油,可清凉解毒;活络油、红花油、麝香风湿油等热性油,可活血通络、祛风除湿;茶油、橄榄油等中性油,可普遍使用。

刮痧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操作的手法。刮板拿法,一般治疗时刮板薄的一面接触患者皮肤,以使效果凸现,保健时可用刮板厚的一面刮皮肤,以受力温和,易于坚持。刮痧板和被刮部位皮肤成45°角,力度适中。2、刮拭方向。一般是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3、刮痧时间。治疗刮痧每个部位一般要刮3~5分钟,保健刮痧无严格的时间限制,以自我感觉舒服为原则。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5~7天。4、疾病禁忌。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慎刮;皮肤高度过敏或患皮肤病的人禁刮;患有心脏病,如心肌梗塞、心绞痛或水肿病者禁刮。

此外,刮痧治疗时还应注意室内保暖,夏季刮痧时,应避免风扇或空调直接吹刮拭部位。刮完之后也要注意保暖,多喝水。不要在醉酒、过饥过饱以及过度疲劳时刮痧。刮痧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扑倒等晕刮现象,要迅速让患者平卧,饮用温热的糖盐水,同时用刮板刮按患者百会、人中、内关、足三里、涌泉等穴位进行急救。

上一篇:刮痧治便秘

下一篇:怎样进行刮痧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