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刮痧>正文

常用的刮痧保健疗法

  1.感冒

  感冒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本病包括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多种感染性疾病,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及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1).刮拭顺序:

  (1)脊背与肩胛(2)胸部(3)上肢

  2).主要经穴:

  风池(胆经);大椎(督脉);风门(膀胱经);中脘(任脉);孔最(肺经);合谷(大肠经);足三里(胃经)。

  3).说明:

  感冒首先刮拭督脉,因为督脉总督一身的阳经,先刮督脉有助于疏通其他的经脉。督脉上的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的重要腧穴,有利于疏通全身的阳经。

  刮痧对感冒有效,特别对发热、鼻塞、咽喉疼痛、头痛症状的改善明显。

  感冒流行期,可用平补平泻法刮拭足三里,每日一次,可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刮痧后,应多饮热水,以助发汗退热。

  2.减肥

  当人体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正常标准20%以上者即称为肥胖。但必须区分单纯性与继发性肥胖两类。所谓单纯性肥胖指不伴有显著的神经、内分泌形态及功能变化,但可伴有代谢调节过程障碍,这一类肥胖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继发性肥胖指由于神经、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或遗传、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肥胖。刮痧减肥主要是针对单纯性肥胖而言。

  单纯性肥胖肥胖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岁以上者占多数,女性发病率较高,尤其是绝经期后。轻度肥胖常无症状。中度肥胖者常畏热多汗,易于疲劳,呼吸短促,头晕头痛,心悸,腹胀,下肢浮肿。极度肥胖可产生肺泡换气不足,出现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胸闷气促,嗜睡状态,严重者可导致心肺功能衰竭。本病易伴发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胆石症、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妇女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中医认为肥胖的原因不外虚实两种,其中以痰湿与气虚较为多见,这是符合“肥人多痰湿”“肥人多气虚”的理论的。痰湿内蕴者表现为形体胖大,食纳较多,善食甘美肥腻,胸闷脘痞,平素多痰,倦怠恶热,舌胖苔厚,脉弦滑。气虚者可见体肥,少气懒言,动则汗出,怕冷,面浮肢肿,食纳较差,神疲嗜卧,舌淡苔白,脉细弱。应注意还有许多患者属虚实兼见者。无论虚实均可从调理脾胃入手,因为肥胖症多因脾胃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得输布痰湿脂浊内聚所成。

  1).刮拭顺序:

  (1)背部(2)胸腹部(3)上肢(4)下肢

  2).主要经穴:

  肺俞、脾俞、肾俞(膀胱经);膻中、中脘、关元(任脉);孔最至列缺(肺经);曲池(大肠经);丰隆(胃经);三阴交(脾经)

  3).说明:

  减肥刮痧力度要适中,每天刮1-2次,若按力大,刮拭时间长,必须涂刮痧油保护皮肤。肥胖的局部可经常刮拭,促其被动运动,加强新陈代谢,消除局部的水分和脂肪。

  一般认为刮痧治疗单纯性肥胖较继发性易治,单纯性肥胖又以食欲过强者较体质原因而肥胖的效果为好。年龄较小时就过早发胖,到成年仍肥胖者效果较差。病程短,年龄相对较轻者疗效较好。肥胖程度大的一般见效较快,体重下降幅度较大。

  刮痧减肥的同时应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合理饮食,少食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节食减肥不宜急于求成,盲目减少饮食,否则急剧限制饮食,严重者可失水、电解质紊乱、酮中毒,甚至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3.驻颜美容

  中国人正常的面色应是红黄隐隐,光明润泽,表示人体精神气血、津液的充盈与脏腑功能的正常。若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表现为暗黄、灰土、苍白、黄斑和皱纹。祖国医学认为治病与美容,养生与养颜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内脏功能正常,人体才能真正达到容光焕发,青春永驻。

  1).刮拭顺序:

  (1)头顶(2)前额(3)眼眶周(4)鼻部(5)口周(6)下颌(7)后颈部

  2).主要经穴:

  百会(督脉);睛明(膀胱经);瞳子、风池(胆经);丝竹空(三焦经);地仓、颊车(胃经)。

  3).说明:

  面部有8条经脉循行(手足三阳、任督二脉),通过刮拭面部及对应的身体上的腧穴,使头面部的气血通畅,从而有利于消除皱纹和预防未老先衰。经常刮拭面部可调节相应脏腑,直接刺激表皮神经末梢,改善微循环使真皮弹性纤维细胞再生能力增强,肌肉丰满而有弹性,皮肤滋润,皱纹减少,达到美容效果。

  刮痧对人体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可以使机体从失去平衡的状态恢复到平衡和稳定,刮痧能够调整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的失调又是衰老的重要原因。

  刮痧后,可以使面部皮脂腺分泌协调,促进皮肤光洁柔润。从而达到养颜美容延缓衰老的作用。

  每天1次,用厚面凹陷边缘按肌肉走向朝一个方向刮拭,手法宜轻柔,刮至皮肤微热即可,忌大力刮拭出痧。

  4.增强机体免疫力

  1).刮拭顺序:

  (1)头(2)后背(3)胸腹(4)上肢(5)下肢

  2).主要经穴:

  百会、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

  3).说明:

  “头为诸阳之会”,人体所有阳经都上达于头部,因此经常刮拭全头,可以畅达全身的阳经,疏通全身的阳气,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督脉有总督一身阳经的作用,任脉有统领一身阴经的作用,经常刮拭可疏通经脉,调整脏腑的功能,加强新陈代谢,有防病治病的作用。百会穴为三阳五会之所,即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督脉、足厥阴肝经聚会于此,百病皆治,故名百会,有苏厥开窍,升阳固脱之功;人中穴有醒神开窍作用;合谷不但有治疗大肠经病症的作用,对头面部疾病均有治疗作用;内关穴有通经活血、清心安神作用,可增强心脏功能;足三里穴为长寿穴,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作用;涌泉穴有滋阴降火,宁神补肾作用,刮拭这6穴分别强壮相连接的脏腑,可扶正驱邪。

  5.痛经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少腹部出现较剧烈的疼痛,称为痛经。

  1).刮拭顺序:

  (1)背部(2)腹部(3)下肢部

  2).主要经穴:

  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八髎;气海、关元;足三里、血海、曲泉、三阴交。

  3).说明:

  痛经原因很多,必要时应去医院做妇科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应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精神刺激,防止受凉和过食生冷。

  6.经前紧张综合征

  经行前后及经期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头痛头晕,烦躁失眠,胸胁作胀,浮肿腹泻,身痛发热等症,称为经前紧张综合征。

  1).刮拭顺序:

  (1)颈部(2)背部(3)腹部(4)下肢部

  2).主要经穴:

  风池;心俞、肝俞、脾俞、肾俞;中脘、气海;阴交、太冲。

  3).说明:

  伤于七情,常可加重病情,故在运用刮痧疗法的同时,应注意保持心情疏畅。

  7.乌发美发

  1).刮拭顺序:

  (1)侧头部(2)前后头部(3)背部(4)下肢

  2).主要经穴:

  双侧肺俞、肾俞;双侧足三里;双侧血海。

  3).说明: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头发的好坏与气血、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经常刮拭全头部,直接改善头部的微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头皮细胞活化,头部气血充盈畅达。发根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各种营养成分的补充,则毛发生长率加快、毛干粗壮、发根坚固、发质柔软而有光泽,并能减少脱发和头皮屑,促进白发转黑。人体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头部经络对全身各系统有整体调控作用。经常刮拭全头部,刺激头部经络穴位,还可畅达全身的阳经,疏通全身的阳气。配合膀胱经和胃经、脾经有关腧穴的刮拭,可增强脏腑功能,以助化生精血,润泽毛发。

  每天刮拭全头2至次3次。因头皮部分有毛发覆盖,为达到刺激效果,宜用刮板凸起面边缘大力刮拭。

  8.失眠

  失眠是指经常性不易入睡或睡不深熟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临床上除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外,还可见头昏头痛、精神疲乏、健忘、情绪异常等症状。

  1).刮拭顺序:

  (1)头颅部(2)背部(3)上肢部(4)下肢部

  2).主要经穴:

  百会、四神聪、印堂、神庭、攒竹、太阳、角孙、风池、鱼腰;神道、心俞;神门;三阴交。

  3).说明:

  刮痧治疗的同时应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情志平和。并帮助病人调理。

  9.近视眼

  1).刮拭顺序:

  (1)头颈部(2)背部(3)上肢部(4)下肢部

  2).主要经穴:

  睛明、承泣、翳明、风池;肝俞、肾俞;合谷;足三里、光明、三阴交。

  3).说明:

  平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养成读必坐,写必正的良好姿势,保持30cm的阅读距离,胸部距书桌1拳。避免距离过近或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工作,切忌卧床、行走、乘车时阅读。室内设计宜光线充足,对视疲劳的防治颇有裨益。(中华康网)

上一篇:深入了解刮痧疗法

下一篇:淑女驻颜:刮痧排毒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