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又称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大多因为睡卧受风或汗后面部感受风寒所致,另一种则属于中风后遗症。在现代医学里,前者叫周围性面瘫。后者叫中枢性面瘫。本篇着重讨论的是周围性面瘫,其特点为:发病突然,初起时有耳后疼痛,继而出现患侧前额抬头纹消失,眼睑闭合迟钝,鼻唇沟变平坦,嘴角歪向健侧,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进食时食物常嵌在齿颊间等。
(一)按摩方法
治疗本病的手法特点是:用力应先轻后重,即前几次治疗时手法力度较轻,但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多,力度则逐渐加大,使刺激量一次比一次重,最后保持这种刺激强度进行治疗。
1.正坐,用拇指分别按揉其两侧的攒竹、迎香、太阳、下关、颊车等穴,以有酸胀感为度,每穴1分钟。
2.正坐,术者立其前,用两中指分别勾住其两耳后的翳风穴作揉动,以酸胀为度。
3.正坐,用两拇指按在其前额作交错的往返推抹,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抹速度也由慢逐渐加快,时间约2分钟。
4.正坐,用食、中、无名指相并,在其患侧前额、脸、颊、口唇四周等部位作缓慢而均匀有力的摩揉,即边揉边作坏旋移动,时间约3分钟,以局部发热为宜。
5.正坐,一手握其手腕,另一手在合谷穴处施行拿法先轻后重,直至有强烈的酸胀感,并保持半分钟。完毕再进行另侧。
6.正坐,用拿风池法操作1分钟。先轻后重,达到强烈的酸胀感。最后用小鱼际击打颈肩部半分钟结束。
(二)自我按摩
1.双手相对搓热之后点揉面部诸穴:
(1)点揉攒竹、阳白、鱼腰穴,各1分钟,伴以轻轻的拿捏。
(2)点揉承位、四白、迎香穴,各1分钟。
(3)点揉颊车、地仓、人中穴,各1分钟。对此组穴位施用的力量可稍重些。
(4)点揉翳风,风池穴,各1-2分钟。
对以上4组穴位当依次点揉,总的要求手法要轻柔,轻点轻按轻揉。开始时感觉不太明显,逐渐手法力量可加大。
2.提拿额部:从印堂穴开始,以拇、食指相对提捏,自内向外,自下而上,反复数遍。
3.提捏眼周组织,主要是患侧眼周。沿眼睑上下提捏,反复数遍。
4.提捏面部肌肉:从口角开始,向上沿鼻翼两侧至眼角,平行向外扩展,至颊车穴时向上提拿至耳前,反复数遍。
5.叩面:四指张开,在面部做广泛、无规律的叩击,叩击的力量适中,面部有感觉即可,时间约2分钟。
6.有意识地做鼓腮、耸鼻、皱眉等动作。
7.干浴面:双手搓热后搓擦面部2分钟,结束手法。
(三)耳针疗法
取口、眼、面颊区、皮质下、肝,酌配心、交感、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