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之《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近代名医恽铁樵在《群经见智录》曰:“《内经》言五行配以五脏,其来源于天之四时。藏有五,而时仅四,故以六月为长夏,以配脾。”
中医认为,长夏为夏季后的一季,时值阴历六月,也就是阳历七、八月夏末秋初之时,其涵盖了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长夏时天气闷热,阴雨不断,空气中湿度较重,故湿为长夏的正常之气。若湿气过盛,就可使人致病,临床上称为“湿邪”,湿邪是一种阴邪,其性重浊粘腻。湿邪之病,一般说来,多见于长夏暑湿季节,但其他季节也可出现,它可以随着各种时令之气侵犯人体,临床见证有寒湿、风湿、湿热、暑湿等。可见湿虽为长夏主气,可五脏中的脾位于人体中央,属土,主运化水湿,所以脾与长夏相应。脾脏喜燥而恶湿,湿又为阴邪,好伤人之阳气,尤其是易伤脾阳。因此,长夏是人体脾土最易受伤的季节,也是健脾、养脾,治脾的重要时期。
从临床上看,长夏当令,人常感觉疲惫,精神不振,头晕。其原因是湿热交困,湿性重浊,容易引起头身困重,四肢酸楚,倦乏沉重等症状。而湿邪易困脾土,尤其是老年体弱之人,抗病能力较差,最容易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欲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等湿困脾土之症。可用三仁汤,方有白蔻仁、杏仁、薏苡仁、半夏、厚朴、滑石、通草、竹叶。以宣畅气机、清热利湿。还有暑天感寒,内伤湿滞,或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治宜疏风散寒,化湿和中,可用藿香正气散,配方有藿香、苏叶、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陈皮、半夏曲、厚朴、桔梗、甘草、生姜、大枣等。也可用成药藿香正气丸(水、胶囊)。对于暑热耗伤津气者,症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可选清暑益气汤,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配方有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长夏祛湿热、养脾土,生活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多食利湿之品
长夏宜多食健脾利湿之品,如绿豆、薏米、山药、白扁豆、冬瓜等。
白扁豆粥 白扁豆60克,干藿香叶60克。二药共为细末,每次10克,每天3次,姜汤水送下。有健脾止泻,发表解暑,温中止呕作用,用于夏秋急性肠胃炎之腹痛腹泻又呕吐不止者。
薏米小豆粥 薏米30克,小豆30克,大米50克。先将薏米、小豆泡2小时,锅内加适量水烧开,入薏米、小豆、大米同煮成粥食用。有清热消暑作用,用于长夏体倦困重,食欲不振者。
清拌茄子 茄子500克,香菜15克,蒜以及麻酱、盐适量。将茄子洗净切片,入锅蒸20分钟,取出入小盆用小勺压成泥状,香菜洗净切小段,蒜捣成泥状,麻酱用凉开水调稀,并与蒜泥、香菜、盐与茄泥,一起拌匀,即可食用。有清热通窍,消肿利尿,健脾和胃的功效。
也可用白术、山药、薏仁熬汤;或山药、薏仁、白扁豆炖肉。或用排骨冬瓜薏米炖汤服用。入伏期间早上可吃生姜三片,白开水送服,具有升阳祛湿之效。有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就是这个道理。
多运动少思虑
中医认为,思伤脾,“过逸”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对身体不利,应早晚适量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活动筋骨,调畅气血,以养护阳气,增强体质。使其适应一年四季的天气变化,对延年益寿大有帮助。但是,体育锻炼时不可出大汗,以免阳气耗伤,而发生中暑。
许多年轻人和部分老年人,不要长时间躲在空调屋内,这样会思虑多运动少,影响身体健康。若时间长了,屋内空气污浊,使人感到头晕脑涨,四肢疲乏,精神困倦,更容易导致受凉而发生感冒。
敲后背揉胸腹
中医学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阳阴肝经及任脉通行之地,因而被喻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背部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且三焦等俞穴都集中在背部。背正中是督脉必经之地,脊柱旁的膀胱经与五脏六腑联系密切,也是循行的主要部位。任脉与督脉,共理诸经百脉,调节各脏腑生理功能作用。按摩胸部,可开胸顺气,促进心肺血液循环;揉按腹部能改善胃肠蠕动,大便溏泻可止,秘结可通。
在长夏用保健锤敲打后背、揉胸腹,适当出些汗,可活血通络,祛寒除湿。如能长期坚持,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可振奋阳气,增强体质,疏通经络,调和五脏六腑,起到消除疲劳,宁心安神,预防骨质增生及滋养全身之目的。对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腰背酸痛、胃肠功能紊乱、便秘、高血压病、高血脂症、肝郁不舒、心脏疾患、呼吸系统等多种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贾佩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