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分精神性疲劳和肉体性疲劳两大类,每一类疲劳又分生理性疲劳和病理性疲劳 两种。疲劳时,常常是精神性疲劳和肉体性疲劳互相联系着出现,即精神疲劳时往往有肉 体疲劳出现,反之亦然。
精神性疲劳多数因过度用脑,长时间的会议、学习、写作、编稿、讲课、争辩、谈判、答辩、 思考难题等均可导致精神疲劳,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或者对某一问题思虑太久也可发生 精神性疲劳。有些疾病,可使人在精神上脆弱起来,于是稍一用脑便觉疲劳,精神性疲劳的 表现多种多样,但下述症状更为多见:头昏、思维迟钝、计算缓慢,记忆力减退、头痛、眼花、 多梦、看书的理解力下降、写作的速度减慢、动作欠灵活、感觉变得过分敏感,如害怕异常声 响的刺激、畏光、怕吵闹、不能耐受突然出现的刺激、为琐事暴怒不已。
对于精神疲劳的人,首先应让其休息。在休息时积极对其进行按摩治疗,可有效地消 除上述疲劳的征象。消除精神疲劳的按摩手法特点有二:其一是轻轻安抚,让患者的精神 和肉体彻底放松下来;其二,是避免各种强刺激,这里主要指的是避免过度刺激机体的敏感 点、敏感穴位和性感带,对于容易产生痒感的区域亦应少刺激。对精神极度疲乏的人,一些 不适当的刺激便会使人紧张、情绪不稳,这就不利于患者的休息和精力的恢复。
具体手法是用手轻轻抚摸额头,然后让患者取最利于休息的体位,如半卧或仰卧位,再以手轻轻抚摸胸腹、肩背,同时辅以类似摇篮式的轻轻摇动,努力使患者感到安稳、舒适,最 好能让其人睡。无论怎样严重的精神疲劳之人,只要稍微入睡几分钟,其精力立即获得明 显的恢复。因此,对这种人按摩不要过多变换其体位,但可使用摇晃装置,如置于摇床、吊 床之内使其入睡。对于入睡有困难者,可用手掌鱼际部轻轻压迫患者的眼球。根据上述原 则和手法,可对精神疲倦之人实行较之于一般按摩更为持久一些的抚摸。最好按摩40分 钟以上,女患者入睡,还应抚摸一个较长的时间。
肉体疲倦是由于过度劳动,长时间剧烈的体育运动引起的,肉体疲劳的主要表现是酸 软、乏力、灵敏度减退、麻木、甚至痉挛、困倦。在消除肉体疲劳方面,应当酌情休息,在休息 时进行旨在消除体力疲劳的按摩。各种按摩手法都对消除肉体疲劳有所裨益,但为了有效 而迅速地消除体力疲劳,如下手法最妙。
1.循经按摩:可参照传统按摩术的经络理论,按经络的走向“循经按摩”,这样有疏通 经络,消除疲劳的作用。
2.循静脉回流方向按摩:人体静脉表浅,血管壁较薄,如顺着静脉回流方向按摩,不仅 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可以通过促进静脉血液回流迅速减少堆积在肌肉组织内的代 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是造成肉体疲劳的主要原因。因此,这种手法的意义不可低估。
3.顺肌肉纤维走向按摩:在极度的体力疲劳之时,肌纤维有的处于收缩状态,有的却纾张或不缩不张,整块肌肉处于舒缩不协调的状态,此时,如果对身体的大型肌肉群,如肩飘群、胸大肌群、背阔肌群、腰及腹部肌肉群、大腿及小腿肌群,顺其肌肉纤维的走向(即纵经)以中等力度的手法按摩,就有调整肌纤维一致舒缩的作用,这对于消除局部肌群乃至整个体力的疲劳均有良好的效果。
在进行上述手法按摩之后,旋转有关的关节,做被动的肢腿屈伸运动(即按摩者用力使肢腿屈伸,被按摩者不用力),并辅以全身和局部的肌肉群抖动,轻轻拍击,其恢复体力的功效将更为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极度的体力疲劳者,常常有肌肉、关节的轻度或中度损伤,有的有轻度的充血或肿胀。这些损伤常因疲倦、乏力、酸软而被疏忽,所以,按摩者应善于发现这些潜在性的损伤,并加以按摩治疗,否则不利于体力的恢复。凡是按摩时压痛明显或感觉过敏的地方,都要提防有潜在损伤的存在,对这些地方应加强循经络、静脉、肌肉纤维走向按摩的次数,以便活血化瘀,消除潜在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