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腿综合征案
患儿,女,5 岁,初诊日期:2016 年 7 月 4 日。 代诉:不自主夹腿 1 年,加重 1 周。病史:1 年前幼 儿园老师发现患儿出现不自主夹腿动作,双腿上下摩 擦,片刻后面色潮红、汗出等,多于中午睡觉前出现, 就诊于多家医院,建议予以心理疏导、分散其注意力 等措施,症状均未能改善。近 1 周来不自主夹腿现象 频发,严重影响患儿生活和学习,因慕吴旭教授之名 前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寻求针灸治 疗。刻下症:患儿神清,精神可,语言清晰,对答切 题,不自主夹腿现象频发,纳眠尚可,二便调。
西医 诊断:夹腿综合征。中医辨证:夹腿综合征(元神失 主,气血失和) ;
治则:调神健脑,理气和血。针刺取穴:印堂、百会、四神聪(左右) 、率谷、曲池、合谷、 内关、太冲、足三里、太溪、三阴交。操作方法:患 儿取仰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 0.30 mm× 25 mm 一次性毫针快速进针,头面部穴位进针时针体 与局部皮肤约呈 30°角,印堂穴针尖向下,进针约 15~20 mm;百会、四神聪(左右) 、率谷针尖向后下 方,达帽状键膜下,针刺深度为 20~23 mm,以上诸 穴不提插,捻转针身,每分钟捻转约 200 次,持续捻 转 2~3 min;四肢部腧穴操作时以捻转手法为主,其 中合谷、 太冲、 曲池、 内关进针后捻转幅度介于 360° ~540°之间,按照天、人、地三部进针,天部进针约 15 mm,捻转 2 次,进入人部(约 20 mm) ,捻转 2 次, 进入地部(约 23 mm) ,捻转 2 次,轻提插,获得针感; 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行捻转结合提插手法,捻转幅度 <360°,提插 2~3 次,捻转 2~3 次,反复 4~5 次。 以上诸穴留针 30 min,隔日 1 次。治疗 3 次后,患儿 母亲诉其发作频率较前明显减少,治疗 7 次后家长及 幼儿园老师反映患儿夹腿症状基本控制, 后因家庭原因 未再进行治疗。
随访 1 年,患儿夹腿症状未再发作。
按语:本例夹腿综合征,或称情感性交叉搓腿、 习惯性阴部摩擦,是儿童时期以夹腿为主要特征、同 时不断摩擦阴部的一种心理行为现象,多发于 1~3 岁儿童,女孩较为多见。主要表现为患儿双下肢交叉 内收、上下摩擦,造成阴部受刺激,同时双手握拳或 持物, 双目凝视或紧闭、 面色潮红、 呼吸粗大、 出汗, 在夹腿扭动时产生一种性冲动和快感。 西医认为本病 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非痫性发作范畴,多由生理和 心理障碍所致,采用口服谷维素、维生素 B 1 治疗, 大多数建议家长采取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等措施。 笔者查阅相关文献,鲜见本病的中医记载。本案例来 自吴旭教授门诊,吴老认为本病位在脑,与肝、肾等 脏腑密切相关,病机关键在于元神失主,气血失调。 脑为元神之主,主宰人的生命、精神活动以及感觉运 动。神能御气控精,调控气血运行至全身各处,濡养 筋骨关节,令之运动,故脑能统领肢体运动。
肾主人 体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肾精、肾气的生理功能 失常, 则可导致人体性器官的发育不良和生殖能力障 碍,从而导致女子梦交,月经异常及不孕,男子可见 阳萎、早泄、少精等。该病一般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此期小儿肾精肾气未充,易受外界等各种因素的干 扰,各种原因导致患儿元神失主,气血失调,肢体失 用,出现不自主夹腿症状。治疗当以调神健脑、理气 和血为大法,施术时配合特色针灸操作手法。百会、 印堂位于头部, 百会又名三阳五会, 居巅顶, 聚百脉, 统诸阳;印堂为任督二脉的枢纽,二者配伍共奏调神 健脑、宁心安神之功效,是吴老针灸调神的要穴,辅 以四神聪、率谷疏调头部经气;合谷配太冲为“四关 穴” ,取之通调周身气血;曲池、足三里位于四肢肘膝 关节处,为手足阳明经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同气相 求,两穴配伍使四肢得养,功能复健;内关为心包经络 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心包代心受邪,与印 堂相配可以起到安神定志开窍的作用; 三阴交为足三阴 经的交会穴,太溪为肾经原穴,肾主生长发育生殖,二 穴配伍可以调理肝脾肾脏腑经气。 此外, 脾乃后天之根 本,气血生化之源,故三阴交也有蓄溢气血的作用。太 溪为肾经原穴,取之补肾固本。诸穴共奏调神健脑、理 气和血的功效。
来源:中国针灸 作者:赵德智 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