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针灸优势 创新解决健康难题
中医强调“一针、二灸、三吃药” ,说明中医将 针灸这种外治方法作为治病首选。 这其中有几方面的 原因:首先,针灸简、便、廉、验,无不良反应,而 用药方面,则“是药三分毒” ,所以能够用针灸外治 方法治疗的疾病,不建议用药物。其次,疾病的传变 由表及里, 例如感冒便是人体受外部风邪侵袭之后才 逐渐传入脏腑,因此越早应用针灸治疗疾病效果越 好,而且针灸在疾病的初期阶段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能够防止疾病进一步传变。
在中医学《黄帝内经》中,有大量篇幅论述了针 灸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可见在早期的医疗实践中,针 灸是重要的医疗手段。现代人越来越追求绿色疗法, 国内外对针灸的认可度也不断提高,目前针灸已在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应用,并已被列入“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世界卫生组织也推介 了 64 种针灸的适应证,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可 见,针灸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针灸治疗疾病的范围非常广泛, 涵盖内、 外、 妇、 儿等各科疾病,不仅可以治疗慢性病,在治疗急性病 方面也有很大优势,如急性腰扭伤、头痛,往往一针 见效;还有如昏迷、休克等病,针下即可醒神;又如 癫痫、胆绞痛、四肢抽搐、肾结石等病,针后即可缓 解。在古代也有大量针灸治疗急症的案例,如“扁鹊 治虢太子尸厥”等。那么为什么针灸能治疗这些急症 呢?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的腧穴, 结合运用一定 的手法,既可通过经络直达病所,又可通过“体表- 脏腑相关”调整脏腑功能,从而实现对“经络病”和 “脏腑病”的调整作用。
新华网: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失眠、焦虑情况等十分常 见,您创立的镇静安神针法,能否为大家介绍一下? 王富春:针灸有很好的调神作用。
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阳不 入阴,神不守舍” “气机逆乱,营卫失和” “精髓不足, 脑失所养” 。围绕失眠这样一个常见病,我们做了相关 的研究,并创立了“镇静安神针法” ,该针法有以下几 方面特点:取穴突出“新三才”取穴,即四神聪、神门 和三阴交;针刺手法突出“新三才”刺法,头部穴位宜 浅刺,神门宜中刺,三阴交宜重刺;治疗时间突出经气 流注之机,取申时治疗。当然,并不是所有失眠取这几 个穴就可以,在临床中,失眠需根据病情的轻重、病程 的长短、 病性的虚实及体质因素等辨证论治。 如心脾两 虚的失眠患者,往往兼有面色苍白、心悸乏力、食欲不 振等症,针刺时当增加足三里、心俞、脾俞等穴位,手 法一般选用补法; 而心肝火旺的失眠患者, 往往兼有心 烦易怒、 口苦咽干、 面红目赤等症, 针刺时当增加太冲、 肝俞等穴位以清肝降火,手法一般选用泻法。 新华网:如何理解经络和穴位?
王富春: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穴位是经络气血输注 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几千年来大家一直关注经络到底是什么?经络 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为主干,络为分支。经络与血管、神经、淋巴、间质等已 知的组织结构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关于经络的功能 作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它既有上述已知结构 的功能作用,也有许多未知的功能作用。我认为,经 络是一个整体系统, 它包括经脉、 皮部、 经筋、 经别、 奇经八脉等,我们要以整体的视角来认识经络, 而非 执着于组织形态学的片面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我 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揭开经络的“神秘面纱” 。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 位。腧穴即是穴位,也称为孔穴,它是动态的。当人 体处于健康状态的时候,腧穴处于“静息态” ,当人 体疾病发生时,腧穴处于“激活态” 。如果我们刺激 这些穴位,也可使腧穴处于“激活态” ,因此腧穴既 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在临床具 有诊断和治疗的两大作用。
我们对中医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总结 而来的,其中包括穴位和经络是如何连接的。穴位是 一个点,古代发现合谷穴可以治疗胃肠病,再往上曲 池穴也可以治疗胃肠病, 把这些功能相同的穴位连成 线,便形成经络。
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所以五脏六腑 需要通,气血也需要通,通过按揉、点压、刺激穴位 可以让气血运行更通畅。 另外, 推拿也可以治疗疾病, 如通过小儿推拿可治疗消化不良,同时,推拿也可以 缓解肌肉紧张,达到保健的效果,如运动员通过推拿 可解除疲劳, 还有一些处在紧张生活状态的人们也可 以通过推拿缓解紧张情绪。
新华网: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针灸研究和 发展?
王富春:现代针灸的科学研究注重与其他学科交叉 合作。
现代针灸的科学研究, 非常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 叉合作,尤其运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计算机科 学等,从不同角度探索针灸学,寻求针灸治疗疾病作 用机制,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如利用声、光、电磁 等物理技术研发了激光针灸、红外线针灸、电针等。 此外,近年来采用较为先进的脑功能成像技术、激光 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技术,用于针灸基础和临床研究, 这也是针灸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我们在肯定针灸疗效的基础上, 用科学手段阐明针 灸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针灸医学向国际主流医学迈 进。 最近, 美国官方把吗啡类镇痛药滥用列为国家紧急 状态, 而针灸已被其列为减少镇痛药用量的最重要替代 疗法, 美国军方医疗机构也在大力提倡使用针灸。 2017 年, 刘保延教授团队在 JAMA 杂志发表了针灸治疗压力 性尿失禁的论文, 证明了中医针灸的疗效, 也为促进针 灸科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 利用 计算机对针灸病例的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 充分挖掘针 灸的选穴配伍规律,对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除了临床和科研, 教育和人才培养也是推动针灸 发展的重点工作。目前,针灸人才培养主要以院校教 育为主, 我国许多中医药高等院校均设有针灸推拿学 院或专业, 为我国针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 支持。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针灸人才的需求越 来越大,但针灸人才队伍建设尚显不足,培养模式仍 需完善。我认为,除了院校人才培养,师承教育也很 重要,尤其《中医药法》的出台,使师承教育得到进 一步落实, “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会弥补当前院 校教育的不足。由于在院校教育中,中医学的知识体 系和现代医学知识体系比例失衡, 因此建议加大中医 知识体系的比重,要以“了解现代医学知识,熟悉中 医基础理论,掌握中医临床技能”这样一个理念培养 人才,让学生能够“早临床、多临床,拜名师、跟名 医” ,成为基础扎实、技能突出的专业型人才。
随着社会的进步,疾病谱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过 去的疾病往往是创伤性、感染性为主,而现代是生活 习惯病为主,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精神情志 疾病,以及环境污染所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等。中医 不仅在疾病治疗方面有优势,同时更注重预防和保 健, “医养结合”和“健康中国”更是离不开中医。 从百姓健康的需求出发,将当下的常见病,作为针灸 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加大对这些常见病的认知和治 疗方法的学习, 改变以往以书本传道授业为主的人才 培养模式,弥补临床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让更多的 针灸人才广泛投入临床实践,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 才,不断将针灸医学继承好、发扬好。
来源:中国针灸 作者:王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