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穴位疗法>正文

八风祛风腧穴

风为六气之一,是自然界六种气候变化之一,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若风变化异常,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或因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风的变化时,便会成为导致人体发病的外感“风邪”。人体脏腑经络及其精气血津液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功能异常从而产生的化风病理变化,因其起于体内,又与外感风邪所致病证的临床征象类似,故称为内生“风邪”。
 
临床上内风与外风致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风致病为里证,与肝关系密切,是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体内阳气亢逆而致风动,症状多表现为眩晕、头或肢体动摇、抽搐、震颤等。外风致病为外感表证,因感受风邪所致,症常见恶风、汗出、脉浮等。外风侵袭人体,可引动内风;内风日久不愈,损伤正气,亦可导致外风侵袭人体而发病。
 
无论外风、内风,皆能导致人体脏腑失调,经络壅滞,气血不畅,阴阳失衡。腧穴既通脏腑,又连经络,内藏气血,也是邪气侵犯人体之处。掌握人体祛风七穴,善用针刺、艾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等外治疗法,便能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外风致病特征
 
风为春季主气,然四季有风,故风邪为病,终岁常有,以春季为多见。风为阳邪,轻扬开泄,常袭击人体上部的头面部位、阳经和肌表,易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故《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风邪来去疾速,善动不居,变化无常。“善行”指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如风寒湿三邪引起的“行痹”或“风痹”,可见风邪偏盛导致的痛无定处的症状。“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如风疹块(荨麻疹)的症状即是皮肤瘙痒时作,疹块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时隐时现。故《素问·风论》曰:“风者,善行而数变。”
 
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风邪入侵,常会导致颜面肌肉颤动、口眼㖞斜,或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眩晕等症状。金刃刀剑外伤,复受风毒之邪而出现的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亦属风性主动的临床表现。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胜则动。”
 
风邪常与寒、湿、热、燥等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风邪四季常在,发病机会多,侵入人体致病,无孔不入,表里内外皆可遍及,不同脏腑组织均能受到伤害,从而产生多种病证。古人甚至将外感致病诸因素皆归入风邪范畴,故《素问·骨空论》曰:“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
 
内风致病特征
 
风气内动,即是“内风”,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指疾病发展过程中,主要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体内阳气亢逆变动,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类似风动的病理状态。内风与肝的关系密切,致病临床表现与外风为病相类似,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阳化风,多由情志所伤,肝郁化火,郁火伤阴;或暴怒伤肝,肝气亢逆;或操劳过度,年老肝肾阴亏,耗伤肝肾之阴,导致阴虚阳亢,风气内动,可见眩晕欲仆、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甚则口眼㖞斜、半身不遂,严重者可致卒然仆倒,神志昏迷。
 
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多由火热亢盛,化而为风,煎灼津液,伤及营血,劫伤肝经,致使筋脉失常,常见于热性病极期,临床可见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等症状,并常伴有高热、神昏、谵语。
 
阴虚风动,多由阴气和津液大量亏损,筋脉失于滋润导致虚风内动,常见于热病后期或久病伤阴,临床可见筋挛肉瞤、手足蠕动等动风症状。
 
血虚生风,多由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而致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状。此外若久病耗血,年老津亏血少,或长期营养不良,生血不足,或瘀血内停,阻碍心血化生,则会导致血虚津亏,失润化燥,出现血燥生风,临床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伴有皮肤瘙痒或落屑等症状。
 
祛风腧穴
 
腧穴因其部位和功效主治不同,故有不同的名字,每个腧穴的名称也都有一定的意义。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气穴所发,各有处名”的记载,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对腧穴名称和意义更有经典的阐述:“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历代医籍文献对腧穴命名含义解释赓续不断,充分展示了经络腧穴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内涵。“市、府,言其所聚也”,腧穴中有“风市”“风府”二穴;“浅者为池也”,腧穴中有“风池”一穴;“门,言其所出入也”,腧穴中有“风门”一穴。
 
风府督脉腧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本穴为风邪聚集之处,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穴处人身上部之头顶处,易为风邪所袭,本穴主治一切风疾,故名,具有散风熄风、通关开窍的功效。风府是督脉和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主要维系诸阳经,主一身之表;督脉循行入脑上巅,头重头痛和髓海不足等症多取督脉腧穴论治。《素问·骨空论》论其主治“大风颈项痛,刺风府”,《玉龙歌》曰:“头项强痛难回顾……后针风府即时安。”临床上常选风府治疗内外风邪引起的头痛、癫痫、癫狂、舌急不语、半身不遂、失音、眩晕、颈项强急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针刺时的进针方向,针尖不可向上,以免误伤延髓。
 
风池足少阳胆经腧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风池穴处凹陷如池,为搜风要穴,主治风邪为患,故名,具有平肝熄风、清热解表、清头明目的功效。《外台秘要》论其主治“寒热癫疾僵仆,温热病汗不出,头眩痛。”《类经图翼》曰:“中风不语,牙关紧闭,汤水不能入口。”风池穴为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内外风引起的头痛、眩晕、癫痫、中风、高血压,鼻塞、鼻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症,还可治疗感冒、热病、颈项强痛。针刺风池穴时,也要注意针尖方向,以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为宜,须严格把握针刺角度和深度。
 
风门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在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为风邪入侵之门户,又风门穴主治风病,故名,具有祛风、宣肺解表的功效。《针灸甲乙经》曰:“风眩头痛。”《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言:“治伤寒颈项强。”故临床上常用此穴治疗外风引起的伤风、咳嗽、头痛、发热、恶风、鼻塞多涕、项强、胸背疼痛等症,感冒、肺炎、荨麻疹等病。在此处刮痧、拔罐、艾灸等,可祛风散邪,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等呼吸疾患。
 
风市足少阳胆经腧穴,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9寸,简便取穴为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市有集结、集聚、市集之意,风市穴主治因风集聚而致中风腿膝无力、半身不遂等诸般风证,故名,具有祛风化湿、疏经通络的功效。《备急千金要方》论其主治“两膝挛痛,引胁拘急,缓纵痿痹,腨肠痛冷不仁”,《医宗金鉴》言其治“腿中风湿,疼痛无力,浑身瘙痒”,临床上常治疗风邪引起的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瘙痒、脚气、膝关节炎等。
 
秉风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秉,执掌、遵守之意,秉风穴主治肩风痛不举以及诸风痹痛,功在散风舒筋,故名,具有舒筋通络、散风止痛的功效。秉风为手三阳与足少阳经交会穴,《针灸甲乙经》论其主治“肩痛不可举”;《循经考穴编》言其治“肩胛疼痛,项强不得回顾,腠理不得致密,风邪易入,咳嗽顽痰”。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外风引起的肩胛疼痛、手臂酸麻、肩周炎等疾患。
 
翳风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翳,遮蔽之意,该穴在耳后陷中,能治风邪所致疾患,犹云翳处之风穴,故名,具有散风活络、聪耳消肿的功效。《针灸甲乙经》曰:“痓,(喑)不能言,翳风主之。”《针灸大成》曰:“主耳鸣耳聋,口眼㖞斜,脱颔颊肿,口噤不开,不能言。”临床上多用其治疗耳鸣、耳聋、聤耳等耳部疾患,口喎、牙关紧闭、颊肿、齿痛、瘰疬等内外风邪所致的口眼颈面诸疾患。
 
八风别名八冲、阴独八穴,经外奇穴,在足背侧,第一至第五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第一趾与第二趾间的八风穴即为“行间”,第二趾与第三趾间的八风穴即为“内庭”,第四趾与小趾间的八风穴即为“侠溪”。八风穴出自《素问·刺疟》,“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原文无具体穴名,后因共有八个穴位点,可用于祛除体内风邪及其所致疾患,故名,具有截疟消肿、祛风通络、清热解毒的功效。《备急千金要方》论其:“凡脚气初得脚弱,使速灸之……其足十趾去趾奇一分,两足凡八穴,曹氏名曰八冲,极下气有效。”《针灸集成》曰:“阴独八穴,主妇人月经不调,须持经定为度。”临床上常用其治疗足跗肿痛、脚弱无力、毒蛇咬伤、头痛、月经不调等疾患。(曹方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上一篇:章门穴的治疗方式有针法 灸法两种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