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腰椎间盘突出>正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口服热敷足浴三步法

中药三步法结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慢性损伤或腰椎间盘退变, 导致髓核突出, 压迫腰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如腰腿疼痛、麻木等, 为中医骨伤科常见病[1], 好发于为第4~5腰椎、第1骶椎等椎间盘。笔者采用中药三步法, 即中药口服、热敷、足浴三步法, 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12月在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就诊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3例, 女17例;年龄30~62岁;体重52~83kg;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7年。对照组男11例, 女19例;年龄32~65岁;体重50~78kg;病程最短2个月, 最长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体重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诊断标准拟定。 (1) 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 常发生于青壮年。 (3)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 腹压增加 (如咳嗽、喷嚏) 时疼痛加重。 (4) 脊柱侧弯, 腰椎生理弧度消失, 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 并向下肢放射, 腰活动受限。 (5)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 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 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趾背伸力减弱。 (6) X线片检查:脊柱侧弯, 腰椎生理前凸消失, 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 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7) 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气滞血瘀证[2]:近期腰部有外伤史, 腰腿痛剧烈, 痛有定处, 刺痛, 腰部僵硬, 俯仰活动艰难, 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 舌苔薄白或薄黄, 脉沉涩或脉弦。
 
1.3 纳入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诊断标准拟定;患者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有严重过敏体质者;合并严重发育性疾患或其他严重畸形者;体质较弱, 或孕妇;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病、肝肾功能异常者;体表皮肤破损、溃烂或皮肤病者;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本科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方法。按照患者自身情况给予患者针灸、推拿、小针刀、手法复位等综合治疗。每日1次, 治疗10d。
 
2.2 观察组
采用中药三步法 (中药口服、中药热敷、中药足浴) 联合常规治疗方法 (同对照组) 。中药三步法如下。第一步:在医生指导下给予口服助促化核汤[3] (国家名老中医李吉平经验方) , 方药组成:生黄芪30g, 当归10g, 防己10g, 木瓜15g, 威灵仙15g, 杜仲10g, 续断片20g, 地龙10g, 水蛭5g, 土鳖虫10g, 鸡血藤15g, 茯苓10g, 芥子5g, 醋乳香10g, 醋没药10g, 炙甘草10g。水煎服, 煎至100mL, 每日2次。第二步:从上方剩余中药渣中取50g, 加入100 mL白酒及100mL米醋搅拌均匀, 加热后将药渣用纱布包好, 在腰部疼痛部位垫上毛巾, 将加热的药渣纱布包放在毛巾上, 温度不宜过高, 以免烫伤。每日2~3次, 每次20min。第三步:从上方剩余中药渣中取30g, 加入红花2g, 艾叶2g, 生姜10g, 制成纱布包, 足浴时使用, 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40℃左右) 。每日1次, 每次20~30min。治疗10d。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优:患者体征和症状完全消失, 功能恢复到之前的生理状态;良:患者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劳累后偶尔存在下肢酸胀、腰痛, 能够恢复到之前的生理状态;差:患者体征和症状未出现任何改善, 无法正常生活及工作[4]。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治疗组30例中, 优21例, 良8例, 差1例, 优良率为96.7%。对照组30例中, 优15例, 良11例, 差4例, 优良率为86.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属于中医“腰痛”范畴, 病因病机主要与感受风寒湿邪、气血瘀阻、肝肾亏虚有关[5,6]。治疗上可选择推拿、牵引、针灸、拔罐或手术治疗[7]。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治疗时以活血化瘀为主。研究表明, 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常规治疗后多数疗效较好, 但也有很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恢复障碍[8]。
 
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 我科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中药三步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口服中药选用国家名老中医李吉平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助促化核汤, 全方功用为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祛风除湿。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为:减轻神经根无菌性炎症反应;缓解神经根受压症状;调节自身免疫系统;修复受压神经[9,10]。中草药在煎煮后仍存在有效药用成分, 将中药渣回收再利用到中药热敷和中药足浴中, 不仅避免了中药残渣药用成分的浪费, 还有利于临床体征的恢复。中药热敷可使中药有效成分通过皮肤给药的方式被人体吸收, 使机体内毒外出, 扶正祛邪。文献报道[11], 中药热敷在药力和热力配合下可以促进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的微循环, 有利于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我修复。中药热敷可缓解肌肉痉挛, 促进腰部无菌性炎症及局部瘀血的快速吸收, 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 直接发挥作用[12]。中药足浴借助药力和热力的共同作用, 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 促进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 把热量和药力输送全身, 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13]。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中药三步法与常规治疗方法联合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 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1507, 154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6.
[3]王岩, 李吉平.自拟助促化核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民间疗法, 2015, 23 (1) :43-44.
[4]刘爽, 郭薇, 杨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 (22) :254, 257.
[5]王佳琳.中医辨证施护在社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0) :892-893.
[6]李潇瑜, 罗荣.辨证施护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 (29) :128-129.
[7]孟晓耘, 张雅丽.中医辨证施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的效果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 (2) :288-289.
[8]杜华山, 王青山.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8 (9) :573.
[9]杨迎宾, 何泽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治疗机理研究进展[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 (81) :146-147.
[10]张健, 周临东.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及机理探讨[J].中医正骨, 2011, 23 (10) :26-28.
[11]李明, 蔡万德, 赵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对比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24 (2) :203-204.
[12]吴小娟, 许素瑜, 卢建英.中药热敷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 15 (22) :76-77.。
[13]凌卫红, 高雪琴, 王巧珍.中药泡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24) :3091-3092.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束淑梅 王岩

上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 穴位是病症的反应点治疗的刺激点

下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针灸疗法,身痛逐瘀汤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