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腰椎间盘突出>正文

电针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纤维环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患者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行动及生活质量[1]。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有手术及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范围较小,且会产生创伤,导致部分患者难以忍受;保守治疗包括自我功能锻炼、牵引疗法及中医疗法等,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等优势[2]。中医学认为“肾虚”是腰痛的发病内因,外因为风寒湿热等,内外因相互作用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引发腰痛。针灸可提高机体痛阈值,改善局部微循环,抑制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疼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3]。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电针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57) 和实验组 (n=58) 。对照组男35例,女22例;年龄32~64岁,平均 (45.37±8.42) 岁;病程5~20月,平均 (13.26±3.71) 月。实验组男33例,女25例;年龄34~65岁,平均 (46.02±8.51) 岁;病程6~22月,平均 (13.17±3.67) 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有可比性。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4]的相关诊断标准: (1) 生理前凸消失,腰椎发生侧弯; (2) 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呈阳性; (3) 腰痛伴一侧坐骨神经痛; (4) 受累神经支配区出现感觉迟钝或过敏,或出现肌肉萎缩; (5) X线片检查显示椎间隙变窄、椎缘增生等。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寒凝血瘀证,症候表现为腰酸痛、腿膝乏力,活动后缓解;腰腿冷痛重者,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 (2) 有持续性腰痛、间歇性跛行者; (3) 年龄在18~65岁之间者; (4) 有疼痛、麻木等典型坐骨神经痛者; (5) 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等。
 
1.4 排除标准
(1) 有腰椎滑脱或椎管狭窄者; (2) 巨大型、中央型等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者; (3) 有严重骨质疏松或腰部外伤史者; (4) 病变部位周围皮肤出现感染或溃烂者; (5)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6) 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功能失常或血液疾病者等。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康复训练: (1) 第1阶段:患者取仰卧位, 一只腿伸直, 另外一只屈髋屈膝, 双手抱膝往胸前拉, 2只腿交替进行;取俯卧位, 交替抬高2只腿, 保持膝盖处于伸直状态, 每组动作3~5 s, 30组/天。 (2) 第2阶段: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 用头、双肘、双脚支撑, 尽量抬高臀部, 以双手、双脚撑起全部身体, 腹部接触床面, 头与四肢后伸, 呈飞燕状, 每组8~10 s, 40组/天。 (3) 第3阶段:患者取仰卧位, 以足和背部作支点, 双膝屈曲, 抬起骨盆, 将双手压在臀下, 抬起双下肢;患者取站位, 下肢放在椅背上, 躯干前倾压向下肢, 双腿交替进行, 每组8~10 s, 30组/天。 (4) 第4阶段: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腰围, 避免活动时造成脊柱损伤。
 
1.5.2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 患者取俯卧位, 由突出部位选相应的双侧夹脊穴, 根据疼痛配伍阳陵泉、委中、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及承扶等穴。具体操作:采用毫针 (规格:0.30 mm×40 mm, 生产批号20100138, 天津华鸿医材有限公司) , 对针刺部位消毒,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刺入深度, 约为50~70 mm, 予以平补平泻。深刺双侧夹脊穴直达椎板, 捻针直至颈臂部以触电感向下肢传导为度, 各穴得气后接6805型电针仪 (设定交替密度2~80 Hz, 时间为30 min) , 通电量大小以患者感觉酸胀麻木, 且可以忍受为度, 1次/天, 5次/周, 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
1.6.1 VAS、ODI及JOA评分
采用VAS[6]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 [7]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社会活动和功能情况,包括生活自理、提物、睡眠、坐、站、社交、转移等,各项最高5分,总分计为45分,分数越高说明社会活动和功能越差;采用日本骨科协会制定的JOA评价量表[8]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腰部功能情况,包括主观症状 (6分) 、日常生活 (14分) 及临床体征 (9分) 3个部分,总分为29分,分数越高则腰部功能恢复越好。
 
1.6.2 血栓素B2水平
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4 m L,一部分经3 500 rpm离心10 min后取血清,另一部分经抗凝处理后离心取血浆,于-20℃保存备用。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中血栓素B2ㄢ
 
1.6.3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 (IL-6) ,采用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
 
1.7 统计学方法
上述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 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及JOA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ODI、JOA评分均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 。见表1ㄢ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栓素B2水平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血浆血栓素B2水平分别为 (477.58±37.48) 、 (314.76±31.54) 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 (598.64±63.72) 、 (596.59±62.89) 分,且治疗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见表2ㄢ
 
3 讨论
腰椎间盘退变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基本原因,降低患者周围韧带松弛度,使腰椎不稳定性增加,长期病变导致一侧椎间盘突出,而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使患者出现腰腿疼痛及腰功能减退,严重者使其丧失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9]。目前常以非甾体抗炎类、激素类等药物治疗,虽能缓解患者症状,但长期服用会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且停药后易反复。康复训练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锻炼腰背肌功能,维持腰椎稳定性,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使神经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而单纯采用康复训练治疗周期长,患者会出现不良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差[10]。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属“痹症”范畴,“虚”为内因,即肾气亏虚、肾精不足为本虚;外感、内伤等外因为标,导致腰府失养,经脉气血失畅,瘀则不通,不通则痛,还与筋骨失养密切相关[11]。公元1687年,清代李用粹在《证治汇补·腰痛》中记载:“唯补肾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者以施治,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隧,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因此需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辨证治疗[12]。中医研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变区域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线路吻合,而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膀胱经之间,是调控两经的枢纽,针刺之可起到调节两经的整合作用[13]。电针作为中医针灸治疗的发展,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本研究同时配以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有舒筋通络、活血散瘀之功效;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可外散肾脏之热;此两穴相配可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主治寒湿性腰腿痛[14]。阳陵泉位八会穴之筋会,具有舒筋、壮筋的作用,是治疗筋病的要穴;秩边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可疏经活络、强健腰膝;大肠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有调和肠胃、理气降逆之功效;秩边穴配委中、大肠俞穴主治腰腿疼痛。环跳穴属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可健脾益气、益气壮阳、强健腰膝;承扶穴有通便消痔、舒筋活络之功效,配委中穴可治腰骶疼痛,诸穴配伍,有舒利筋骨、祛寒除痹等功效,以达扶正祛邪、补虚泻实、消除经络证候之目的[15]。杨阳[16]研究,针灸联合康复训练不仅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根、硬脊膜粘连,并且通过外部锻炼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VAS、ODI、JOA评分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电针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且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康复训练。
 
有报道称,炎性细胞因子、血栓素B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患者神经性疼痛密切相关[17]。现代研究表明,电针能促进血液循环,为椎间盘提供营养,使细胞处于很好的修复状态,促进炎性因子吸收,使损伤组织粘连部位得到松解,进而使腰部功能得到复原;另外电针可促进损伤部位释放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从而为脑和脊髓运动神经元提供营养,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8,19]。李曌嫱[20]研究,电针夹脊穴中密度波可改善患侧局部微循环,加速局部炎性反应的代谢,进而消除炎性水肿,有利于患者康复。另有研究表明,电针夹脊穴可抑制早期脊髓损伤患者血浆中血栓素B2的合成,进而阻止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增加了患侧的血氧供应量而减轻患者的症状[21]。康复训练可有效解除腰背肌肉痉挛,增强脊柱关节稳定性,并结合骨骼、肌肉完整性,强化机体肌群负荷与再生能力,减轻腰椎间盘压力,有助于腰背功能恢复。本研究治疗后两组血浆血栓素B2水平及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电针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调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血栓素B2水平。
 
综上,电针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调节其炎性细胞因子及血栓素B2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腰部功能,且疗效优于单独康复训练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李梦雪 莫启功

上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 齐刺结合扬刺疗法

下一篇: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Meta分析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