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骨伤病>正文

药浴+刺熨 温暖冷患者

  50岁刚出头的王女士,一到深秋时手脚就开始发凉,冬天就更冷得不行,脚底下就像踩着冰一样,无论穿多厚的鞋袜和衣裤也暖和不过来。以前,她只能用热水泡脚或用暖水袋焐局部缓解一下,一出门还是照旧。今年刚一进入冬季,她就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院内)的国医堂门诊,想找个老中医专家给她想想办法。专家给她开了一种叫“足仙乐养足分子”的中药足浴配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药足浴,王女士终于摆脱了困扰她多年的手脚冰凉的症状,从心里到四肢都感到暖烘烘的。

  手脚冰凉、手足麻木中医称为“冷症”,是人体阳气气血不足,寒邪入里而引发人体虚、寒、瘀、痹四证的机体症状反应。“冷症”是人体血管末梢循环不畅、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的初期症状。

  调查显示,60%的中老年人出现过四肢冰凉手足麻木的感觉,54%的中青年女性存在肢体发冷的现象。“冷症”患者每到深秋,四肢就没有了温暖。重症“冷症”患者,会影响睡眠,精力分散,情绪低落,惆怅不安,疲倦少动。虚、寒、瘀、痹四证所引发的“冷症”,虽还未导致人体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但已显现出新陈代谢机能减弱、血脉瘀滞、免疫力降低、内分泌失调的肢体寒冷症状。而“冷症”较重的患者不但会出现手足冰凉麻木、全身酸痛无力、足跟痛足转筋、脾胃不和、皮肤粗糙暗淡等,还会出现高血压、心脑血管栓塞、静脉曲张、乳腺增生、子宫卵巢肌瘤等症状。可以说:“冷症”是人体出现血管末梢循环不畅、血液循环障碍的信号。 

  如何消除“冷症”?专家建议采用中药药浴加穴位刺熨等中医外治疗法。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综合分析判断,根据“冷症”的虚、寒、瘀、痹四种证候的深浅辨证施治。

  中药药浴疗法起源于汉代五十二病方,刺熨疗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中医药大学(院内)国医堂门诊最近推出的“足仙乐养足分子”足浴中药配方中,以藏红花、寻骨风、羌活等挥发油成分较多的中药为主,通过药物的热力蒸腾和足部直接浸泡,实现口腔鼻黏膜和皮肤透皮的双通路吸收,将药物直接导入血液循环,使血脉通畅,从而消除四肢末梢循环不畅和血液循环障碍,恢复新陈代谢机能。

  穴位刺熨即用含有药液的热毛巾刺熨阳池穴,阳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这一穴位,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平衡荷尔蒙分泌,暧和身体,消除发冷症状。 

上一篇:小腿发凉防腰病

下一篇:呼吸影响点穴疗效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