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颈椎病>正文

颈椎病给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

针刺后溪穴联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颈椎病呈现高发病率的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颈椎病患者占7%~10%[1],且呈低龄化趋势[2],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临床根据颈椎病不同的病理改变、症状及体征,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和混合型6种[3],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有机械压迫、动静力失衡等[4],对颈椎病的关注也从单一重视骨性改变向骨性改变和软组织改变并重转变[5]。不同分型的颈椎病患者临床表现各异,如颈型颈椎病以颈肩部酸痛、僵硬及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神经根型颈椎病则以感觉麻木、过敏或减退为主,此两种分型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3]。目前西医治疗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案以颈椎牵引、理疗为主,临床起效慢;以整脊、针灸为主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成为颈椎病的重要治疗方案,其手法、种类多样,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6]。临床应用电针治疗颈椎病报道较多,而且颈夹脊穴为选用频率较高的穴位[7]。本研究采用针刺后溪穴联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椎病,以缓解颈肩部酸痛和活动受限为评价指标,与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相比较,探讨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门诊治疗的124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2例。对照组男22例,女40例;平均年龄(42.45±11.61)岁;平均病程(27.16±9.96)个月;颈椎病分型:颈型30例,神经根型24例,椎动脉型8例。治疗组男20例,女42例;平均年龄(41.68±12.02)岁;平均病程(26.37±10.62)个月;颈椎病分型:颈型28例,神经根型23例,椎动脉型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LL20201225018)。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诊断依据: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变。②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或习惯长时间看电视、电脑者,往往呈慢性发病。③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④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⑤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8]。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精神良好,愿意配合治疗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有颈部手术史者;不适合手法治疗者;有较为严重的颈椎病,或有明确手术指征者;合并其他可能导致肩关节疼痛的疾病,如肩周炎、网球肘等,或影像学检查提示有骨结核、骨质疏松等患者;妊娠、哺乳期女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取颈2~5夹脊穴,常规消毒穴位后,选用规格为0.30 mm×40 mm的华佗牌针灸针快速进针,直刺约25 mm, 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使用华佗牌SDZ-Ⅱ型电针治疗仪连接同侧颈夹脊穴,选用频率为10~12 Hz的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每日1次,连续电针5 d后休息两日,共治疗10次。
 
2.2 观察组
给予针刺后溪穴联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①针刺后溪穴。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穴位后,以0.30 mm×40 mm的针灸针快速进针,刺入约25 mm, 同时嘱患者自行旋转颈部,行提插捻转手法10 min, 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宜,留针20 min。②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师在患者颈部进行触诊,并借助影像学结果确定紊乱椎体。以右侧第4颈椎旋转受限为例,患者取坐位,治疗师站于患者身后右侧,将右手拇指远节指骨内侧边缘置于患者右侧小关节面处,左手拇指协助按压右侧右手拇指下方,向右侧眼球方向推动右侧小关节面并进行滑动,使小关节发生最大限度地滑动,并嘱患者同时向受限或疼痛方向运动,以无痛旋转到最大范围,维持数秒后,再随患者头部同步运动至原来位置。针刺每日1次,连续针刺5 d后休息两日,共治疗10次。动态关节松动术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共治疗6次。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0分为无痛,3分及以下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②颈椎关节活动度。由同一名治疗师应用关节角度量角器测量患者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的活动角度,治疗前后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③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参考文献[8]制定。将患者颈部板硬、上肢麻木、头痛头晕、病变棘突压痛、颈椎活动度受限等症状、体征分为无、轻、中、重度4个等级,分别计0、1、2、3分。痊愈:症状消失,颈椎活动度恢复正常,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2/3;好转:症状减轻,颈椎活动度改善,1/3<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2/3;无效:症状、颈椎活动度均无改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3。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分,x¯¯±s)
 
组别 治疗前评分 治疗后评分 治疗前后评分差值
治疗组 5.24±2.46 1.31±0.67△▲ 3.94±2.52*
对照组 5.50±2.00 2.79±1.24△ 2.71±1.88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
 
(2)颈椎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颈椎前屈、后伸、右侧屈、左侧屈、右旋转及左旋转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前屈、后伸、右侧屈、左侧屈、右旋转及左旋转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颈椎后伸、右侧屈、右旋转活动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椎前屈、左侧屈、左旋转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比较(°,x¯¯±s)
 
组别 例数 时间 前屈活动度 后伸活动度 右侧屈活动度 左侧屈活动度 右旋转活动度 左旋转活动度
治疗组 62 治疗前 41.45±9.98 38.03±8.39 35.94±8.39 35.92±6.40 62.65±12.73 59.98±12.03
治疗后 48.77±7.22△ 45.53±7.29△▲ 43.50±5.86△▲ 42.94±9.29△ 70.63±6.01△▲ 69.53±8.39△
对照组 62 治疗前 42.85±10.35 38.29±7.36 36.52±9.00 36.26±8.35 62.74±13.29 60.77±11.93
治疗后 46.56±8.03△ 42.74±8.28△ 40.29±6.91△ 40.95±8.26△ 67.95±7.28△ 67.74±9.0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55/62),高于对照组的74.2%(4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例) 好转(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治疗组 62 32 23 7 88.7▲
对照组 62 17 29 16 74.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颈椎病是因颈椎椎间盘退变及其引发的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肌肉、神经、血管、脊髓和食管等组织,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本病研究的不断深入,除公众普遍认为的常见病因如颈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骨质增生、颈椎失稳外,还发现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交感神经、骨质疏松、血管、炎性反应及颈部肌肉等多重作用密切相关[1]。
 
颈椎病归属于中医学“项强”“痹证”“眩晕”等范畴,其病位主要在颈、肩、臂。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多以肝肾不足为本,以风、寒、湿邪侵袭,致经脉不和、气血凝滞为标。颈椎病缠绵难治,容易复发,发病特点与其致病邪气密切相关。风为百病之长,易兼他邪致病。颈部经脉众多,若气血壅滞,则津液不行,久而生湿。湿性黏滞,易阻遏气机,伤阳生寒。风、寒、湿三气相互影响,伤及颈部荣卫之气,而见颈项疼痛、屈伸不利等。
 
中医针灸及推拿等外治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手段[9]。笔者认为,传统外治法发挥疗效的关键在于调整颈部肌肉及颈椎小关节紊乱,但部分研究发现单纯使用针灸或推拿有局限性,如易反复、疗程长等。颈夹脊穴处于颈部后伸肌群位置,针刺颈夹脊穴可刺激周围肌群,激发经络气血,活血通络,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王春英等[10]发现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活动能力,疗效较好。与电针颈夹脊治疗颈椎病相比,本研究采用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针刺后溪穴治疗颈椎病,不仅可缩短治疗时间,且治疗过程安全无痛,易被患者所接受。
 
动态关节松动术属于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中作用于脊柱关节的技术部分,其主要针对不能自主完成生理滑动的脊柱小关节,在自然体位下调整颈椎小关节功能,改善颈椎生理活动度,同时可促进筋膜及椎周肌肉的体液循环、炎症代谢,目前在多种类型颈椎病治疗中已被证实有效[11,12,13]。相比较传统关节松动术垂直方向按压颈椎棘突,Mulligan技术产生的力量可直接传导至颈椎关节突关节,能更有效地纠正关节的小错位,牵伸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从而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14]。随着现代康复技术的引进,动态关节松动术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于观潇等[12]研究发现,动态关节松动术可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并缓解疼痛。
 
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难经·六十八难》曰:“输主体重节痛。”《灵枢·经脉》中提及手太阳经“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在面颊部分出一支脉连接足太阳经“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且其通于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可调节阳经气血。《针灸甲乙经》载:“颈项强身寒,头不可以顾,后溪主之。”《针灸大全》言:“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综上述古籍记载,后溪穴在治疗颈肩疼痛、活动受限等方面疗效确切。杨振轶[15]以后溪穴为主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改善患者的疼痛方面取得满意疗效。李凌龙等[16]综述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相关研究发现,除缓解疼痛外,针刺后溪穴还可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进而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所致的眩晕症状[17,18]。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改善患者颈部疼痛及颈椎后伸、右旋转及右侧屈活动度方面,针刺后溪穴联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椎病较电针颈夹脊穴疗效更优。针刺后溪穴联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椎病的即时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颈部疼痛及颈椎活动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临床医师应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将现代康复学知识更好地融入传统医学中,推进颈椎病治疗的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由于时间、经费等因素限制,本研究纳入患者较少,且未进行长期随访,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完善。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赖火特 张平平 刘建凡 金炳旭
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上一篇:从经筋理论探析中医推拿按动疗法治疗颈椎病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