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肩周炎>正文

“五步一摇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肩周炎是以肩部疼痛及活动受限为主症的常见病[1]。目前, 西医对肩周炎治疗手段有限, 多以口服药物、局部痛点封闭等治疗为主, 但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不良反应。中医治疗本病有较大优势, 针灸疗法更是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针灸疗法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但也有患者因恐惧其治疗时的疼痛而贻误治疗。笔者采用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五步一摇法”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 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山西大医院中医科的肩周炎患者120例, 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观察组男22例, 女38例;年龄41~68岁;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1年。对照组男19例, 女41例;年龄43~66岁;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1年。5例患者脱落剔除, 其中观察组2例, 对照组3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6]:肩部有或无诱因出现酸困、疼痛、肿胀、沉重, 劳累、气候变化时加重, 休息、得温后缓解;受累肌肉僵硬、痉挛、条索样变;肩关节周围可以触及压痛点, 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显著受限;多见于50岁左右中老年人, 主要以体力劳动者为多, 女性多于男性, 本病多慢性起病;有慢性劳损、寒湿侵袭、肩部外伤等病史;X线检查多为阴性, 疾病迁延日久可见骨质疏松或冈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年龄40~70岁;病程大于3个月, 且1个月内没有接受过其他方法医治者;知晓并同意本研究。
 
1.4 排除标准
肩部有创伤者;肩关节脱位、结核、肿瘤者;严重骨质疏松者;严重心肺功能缺陷者。
 
1.5 脱落剔除标准
因为不良事件、患者失访、患者主动撤回知情同意书而没有完成临床试验视为脱落;临床试验全程中接受了其他治疗手段, 无法评定试验结果的予以剔除。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普通针刺手法。选取肩贞、肩髎、肩髃、臂臑、秉风、天宗、肩前、肩内陵及疼痛局部阿是穴;常规皮肤消毒后, 采用一次性毫针 (汉医牌, 0.35mm×40mm) 快速刺入以上穴位, 采用平补平泻法。
 
2.2 观察组
采用“五步一揺法”施术于患侧肩关节周围及压痛点。患者取坐位, 医者站立位, 手法如下。 (1) 一指禅推法 (医者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 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施术部位, 肘关节做周期、节律性屈伸, 带动前臂与腕关节做内、外摆动及拇指关节屈伸联合动作, 使产生的动力波经施术部位向纵横方向传递, 频率为150次/min) 5min。 (2) 拿揉法 (加力要缓慢柔和而均匀, 用力先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5min。 (3) 拇指点按 (缓缓向下用力, 由浅而深, 待受术穴位得气, 作用力稍停留5s, 再缓慢抬起手) 肩贞、肩髎、肩髃、臂臑、秉风、天宗、肩前、肩内陵及疼痛局部阿是穴, 每穴1min。 (4) 弹拨法 (用力轻重得当, 拨动频率为160次/min) 作用于阿是穴及肌肉痉挛处3min。 (5) 擦法 (医者手部着力面紧贴施术部位皮肤, 用力均匀、适中, 动作连贯有节奏;频率为110次/min) 作用于患肩部, 以透热为度。 (6) 摇法 (医者一手扶患侧肘部, 另一手握患侧手腕, 带动患肢以肩关节为轴做环转摇动) , 幅度由小到大至各个方向运动极限。全套手法共施治30min。
 
两组均隔日施治1次, 10d为1个疗程, 治疗3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每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定疼痛改善程度[8]。视觉模拟评分法使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 一面标有10个刻度, 另一面两端分别为0分和10分, 0分表示无痛, 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 让其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 医师根据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
 
3.2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肩疼痛完全消失, 关节活动能力及范围均正常;显效:患肩疼痛基本消失, 关节活动能力及范围明显改善;有效:患肩疼痛稍缓解, 关节活动能力及范围稍改善;无效:症状无以上改善[7]。
 
3.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例或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 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 VAS评分比较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 (P<0.05) , 且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P<0.05
 
(2)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4 讨论
肩周炎主要以肩部的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 造成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工作的困扰。中医认为, 人过中年, 营卫虚弱, 气血衰竭, 筋骨衰颓, 复因局部感受风寒湿邪或劳累闪挫, 致气血阻滞, 经脉痹阻不通而发病;肩痛日久, 局部气血运行不畅, 经脉痹阻, 筋脉失养, 则关节僵直, 活动失利、受限, 肘臂不能抬举。现代医学则认为肩周炎系肩关节退变, 其周围的肌腱、韧带在劳累、外力闪挫等因素作用下出现损伤, 早期出现局部软组织充血、水肿、渗出、增厚等无菌性炎症病变, 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 对应治疗为消炎止痛;后期则软组织粘连形成, 甚至肌腱钙化, 症状为肩关节运动障碍, 对应治疗为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五步一摇法”中一指禅推法有调和营卫、疏经活血、散寒止痛之效[10];点按法有开通闭塞、通络止痛、壮筋养肌之效;擦法有蠲痹胜湿、温经止痛、消肿散结、行气活血之效;拿揉法有行气活血、解痉止痛、解除疲劳之效;弹拨法有剥离粘连、调理筋膜、解痉镇痛之效;肩关节摇法有解痉止痛、消除疲劳、滑利关节、防止运动障碍之效。六法中点按法、一指禅推法、拿揉法、擦法相对较轻柔, 可以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物及炎性介质吸收, 从而促进病变组织修复的作用;弹拨法、摇法相对刺激力强, 具有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11]。六法合用, 点面结合, 动静相宜, 轻重得当, 便于随证加减。“五步一摇法”作为肩周炎推拿治疗的一种组合是推拿疗法的具体化, 是临床实践后的提炼, 具有操作简便易学、痛苦小、起效快、疗效确切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杜元灏, 董勤.针灸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48.
[2] 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 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5.
[3]秦中枢, 冯后桥, 王永海.肩周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 (25) :135-136.
[4]陈民.中医推拿结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 2015, 31 (6) :39, 50.
[5]夏玉光.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与针刺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10 (6) :806-809.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7:142.
[8] 王玉龙.康复评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169.
[9]王俊峰.推拿治疗126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2, 10 (6) :376-377.
[10]王国才.推拿手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105-168.
[11]罗才贵.推拿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98-100.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郭张海 孙义玲 王卫强

上一篇:复方合谷巨刺局部麻醉运动针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小针刀治疗肩周炎 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