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肩周炎>正文

肩周炎活动功能受限,远端穴位行针刺疗法

条口透承山针刺配合局部活动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又称冻结肩, 40~60 岁的女性多发,但男性的预后更差 [1] 。肩周炎 的发病率为 2%~5% [2]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主 动和被动活动功能受限, X 线下盂肱关节除可能出现 骨质疏松和钙化性肌腱炎外无其他明显异常 [3] 。 西医 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局限。 近 30 年的文献资料显示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周炎 疗效显著, 《针灸治疗肩周炎》 [4] 中要求: “凡在远端 穴位行针时,均令患者活动肩部” 。本研究对针刺时 肩部活动在肩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1 月南京中医药 大学国医堂门诊诊断为肩周炎的患者,共 60 例,依 据患者进入研究的时间顺序编号,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 编号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是针刺配合运动组 (动针组) 30 例,针刺组 30 例。60 例患者资料完整无脱落,研 究中未有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 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 P >0.05) , 具有 可比性,详见表 1。



1.2 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 年颁布的《中医病 证诊断疗效标准》 [5] 制定。①慢性劳损,外伤筋骨, 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②好发年龄在 50 岁 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 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③肩周疼痛,以夜间为 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 碍;④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 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⑤X 线 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2)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年出版的《骨科诊疗 常规》 [6] 制定。①发病缓慢,病程较长;②肩部隐痛 或剧痛,疼痛可放射至颈部或上臂,夜间疼痛加重, 甚至夜不能眠;③检查可见肩部肌肉萎缩,在结节间 沟、大结节、肩峰下滑囊、肩胛骨内角、冈下窝等处 有压痛,肩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受限,尤以外展、外 旋受限明显;④肩关节 X 线片检查,一般无特殊变 化,有时可见局部骨质疏松、大结节密度增高等。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 40~75 岁; ②诊断符合 《中医病证诊断疗 效标准》和《骨科诊疗常规》中的肩周炎诊断标准; ③主动或被动的肩关节活动受限制; ④患者在 3 个活 动方向上至少下降 20%的被动活动范围; ⑤肩峰下撞 击注射试验阴性; ⑥病程 6 周~6 个月; ⑦6 周内除止 痛剂外未进行其他治疗;⑧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具有血液、感染、内分泌、神经和癌症病史或 严重的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肝脏和肾脏疾病者; ②神经根型颈椎病、骨折、脱臼、肩袖撕裂者;③具 有肩关节手术史者;④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肩- 手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臂丛神经炎等周围神经 疾病引起肩痛者;⑤X 线片显示肩关节不正常。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

取穴:健侧条口、承山。操作:患者取坐位,选 用 0.25 mm×75 mm 毫针,75%乙醇棉球常规消毒, 透刺健侧条口穴,针尖朝向承山穴捻进 50~65 mm, 达承山穴位之皮下,大幅度提插捻转,使患者产生 酸麻胀重等强烈针感,留针 15 min。隔天治疗 1 次, 5 次为一疗程,共治疗 2 个疗程。

2.2 动针组

取穴、针具、针刺方法同针刺组。留针期间嘱患 者配合患侧肩关节主动活动训练, 分别行上举、 内收、 外展、前屈、后伸、内旋、外旋 7 个动作各 3 次,每个 动作以患者能忍受为度,10 s 完成一个动作,5 min 做 完。隔天治疗 1 次,5 次为一疗程,共治疗 2 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活动相关疼痛:患侧肩关节活动至某一位 置感觉最痛时,在第 1 次治疗前后、第 2 次治疗前及 治疗结束让患者对该疼痛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 ,0 分为无痛,1~3 分为中度疼痛,4~6 分为重 度疼痛,7~9 分为中度疼痛,10 为不可忍受的疼痛。 (2)肩关节活动度:采用肩关节活动度评分 (Melle 评分) , 在治疗前和 2 个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肩 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分,从肩外展、肩中立位外旋、手 到颈椎、手到脊柱、手到嘴 5 个动作来评价肩关节的 活动度,每个动作根据患者的完成情况给予 1~3 分, 病情越重,得分越高。

(3)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评分(ADL 评分) ,在治疗前和 2 个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日常生 活活动的功能状况进行全面而精确的评价, 该标准分 别从穿上衣、梳头、翻衣领、系围裙、使用手纸、擦 对侧腑窝、 系腰带 7 个动作来评价日常生活活动的功 能状况,每个动作根据患者的完成情况给予 1~5 分, 病情越重,得分越高。

3.2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 用均数±标准差( x s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 样本 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 比较采用 χ 2 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活动相关疼痛 VAS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在第 1 次治疗后 VAS 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 (均 P <0.05) , 表明两组都具有 即时止痛效应;两组第 1 次治疗后的 VA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表明针刺与动针组在 即时止痛效应方面没有差异。

动针组在第 2 次治疗前 VA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 (均 P <0.05) , 而针刺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表明经过一次治疗后,动针组有持续性 的止痛效应,但针刺组没有;两组在第 2 次治疗前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表明动 针组在 1 次治疗后的持续性止痛效应强于针刺组。 两组在治疗结束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 (均 P <0.05) ,表明经过 2 个疗程治疗后,两组都有止痛 效应;两组治疗结束后 V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0.05) ,表明动针组在 2 个疗程治疗后的止 痛效应强于针刺组。见表 2。

表 2 两组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
VAS 评分比较 (分, x s  )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第 1 次 治疗后 第 2 次 治疗前 治疗 结束后
动针组 30 6.53±1.65 4.70±1.78 1) 4.83±1.41 1)2) 2.30 ±1.12 1) 2)
针刺组 30 6.03±1.94 4.87±1.38 1) 5.93±1.57 4.53±1.36 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1) P <0.05;与针刺组同时间点比较, 2) P <0.05。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Melle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 Mell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结束后 Melle 评 分较治疗前均明显较低(均 P <0.05) ,表明经过 2 个 疗程治疗后,两组都能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动针组 治疗结束后 Melle 评分较针刺组降低明显 ( P <0.05) , 表明动针组在 2 个疗程治疗后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 面强于针刺组。见表 3。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ADL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 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 3 两组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
Melle 评分比较 (分, x s  )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结束后
动针组 30 10.90±1.42 3.50±1.91 1)2)
针刺组 30 10.87±2.49 8.40±2.47 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1) P <0.05;与针刺组同时间点比较, 2) P <0.05。

表 4 两组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
ADL 评分比较 (分, x s  )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结束后
动针组 30 27.37±2.14 12.17±3.24 1)2)
针刺组 30 26.93±5.23 21.50±1.74 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1) P <0.05;与针刺组同时间点比较, 2) P <0.05。

( P >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结束后 ADL 评 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均 P <0.05) , 表明经过 2 个疗 程治疗后,两组都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动针组治疗 结束后 ADL 评分较针刺组降低更明显( P <0.05) , 表明动针组在 2 个疗程治疗后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 面强于针刺组。见表 4。

4 讨论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 是引起盂肱关节僵硬的粘连 性关节囊炎,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各个方向的主动和 (或)被动活动降低为主要表现 [2] ,其病理改变主要 是关节囊和周围韧带的慢性炎性反应、纤维化 [7] 。在 中医学中属于“肩凝症” “漏肩风”等范畴,风寒湿 三气杂至, 阻滞经脉气血运行, 不通则痛, 痛则不动, 活动减少则进一步加重气血闭阻。 条口透承山远端取 穴治疗肩周炎这一经验被多次报道, 取穴后要求配合 患者活动肩部,如郭长青等 [8] 针刺条口穴并配合患 者活动肩关节效果显著。

对于针刺与运动在肩周炎治疗过程中的关系, 黄 龙祥等 [9] 追溯条口透承山的源头发现该针方最初的 主治病症是腰痛, 其成为治疗肩周炎的特选方系出偶 然。对于误传针方却疗效显著这一现象,一系列针刺 麻醉及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表明邻近痛源的穴位在 低强度电针刺激下表现出特异的镇痛作用, 而远离痛 源的穴位效果则不明显; 邻近和远离痛源的穴位在高 强度电针刺激下都可以表现出广泛的镇痛作用 [10 - 11] 。

本研究发现条口透承山有即时止痛效应, 但缓解 疼痛持续性不佳,而配合活动可以增加其持续性。回 想 20 世纪形成以治疗疼痛见长的“运动针法” ,其基 本操作是通过针刺提高痛阈缓解疼痛, 使得活动患部 成为可能,而活动患部才是持久缓解疼痛的决定因 素 [12 - 14] 。现代医学中的“运动皮层刺激疗法”通过刺 激脑运动皮质治疗顽固性疼痛效果显著 [15] 。Nguyen 等 [16] 发现运动皮质刺激疗法能够显著缓解中枢性神 经疼痛。 Senapati 等 [17] 研究发现使用电刺激大鼠运动 皮质能够抑制其脊髓背侧角神经元对于机械刺激的 回应。 运动皮层刺激疗法为运动缓解疼痛提供了坚实 有力的科学依据。 此外, 相关研究 [18 - 19] 显示运动能够 促进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 Sparling 等 [20] 发现中等强 度运动缓解疼痛是因为激活了内源性大麻系统, Heyman 等 [21] 研究表明, 高强度的运动使得外周循环 中的内源性大麻素增加, 而大麻素可以抑制脊髓背角 的 C 神经元从而止痛。

在本次研究中,条口透承山本就针感强烈,再加 上强刺激手法,能够产生即时而广泛的镇痛效应,而 活动肩关节本身可以加强镇痛的效应和持续性, 同时 松解粘连扩大关节活动范围。 但为何不配合肩关节活 动在长期治疗上也能改善肩关节疼痛, 笔者认为虽然 在研究中控制该组患者不运动, 但是在针刺后验证疗 效和随后的日常生活中均不可避免会活动肩关节, 且 由于针刺的即时止痛性会使肩关节活动更加轻松, 只 不过不如动针组中的活动那么周密而规范, 因此最终 也能改善肩关节的疼痛、活动度及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针刺条口透承山具有即时止痛效应, 使得患者能够更轻松地活动肩关节, 运动本身在治疗 肩周炎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运动才是条口透承 山疗效的保证。

来源:中国针灸 作者:徐森磊 张宏如 顾一煌

上一篇:肩周炎按摩印堂穴肩井穴天宗穴手三里穴

下一篇:肩周炎九针治疗方法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