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骨折>正文

骶髂关节半脱位(骶髂关节错位)

  骶髂关节半脱位,又称骶髂关节错位,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从2004年7月~2007年7月我们使用DEK-IIIc型三维腰椎牵引床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43例,取得很好的疗效,并通过进一步验证,明确规范了切合实际的参数设置。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从2004年7月~2008年7月,在我科所收治骶髂关节半脱位病例中随机抽出86例。按编号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43例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3岁,平均43.7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年。对照组43例中,男19例,女 2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2岁,平均41.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8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所有病例均符合王兵主编《骨科手法治疗学》所制定的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标准。
  1.2.2 对于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参照韦贵康的骨盆测量法,我们将骨盆片进行了量化分析,并运用了五线骨盆测量法。具体如下:在平卧位骨盆CR正位片上,利用图象处理器,沿L3与L4(或L4与L5椎体中点作一连线(中轴线)并延长;从两侧髂后上棘下缘各作一条垂直于中轴线的直线,分别为a线(左)与b线(右);再从左右两侧髂嵴上缘在图片上的最高点,向中轴线各作一垂直线,分别为c线(左)与d线(右)。测量8b两线之间距离Lab,cd两线之间距离Lcd,ac两线之间距离Lac,bd两线之间距离Lbd。并以健侧为分母,患侧为分子,用Lac与Lbd进行比较。当kd>3mm时,比值>1时为后半脱位,比值<1时为前半脱位。当 0<Lcd<3mm时,为可疑移位,不列入统计范畴。当Lab=Lbd=0时,为正常无移位的骨盆。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确诊当天即予整复治疗,如一次复位不成功者隔3天复诊。每次整复后给予超短波治疗,7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进入下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不足1个疗程按1个疗程统计。
  1.3.1 治疗组:该牵引床前部为滑动牵引,后部分可转向成角。嘱患者俯卧位于牵引床上,分别固定骨盆部位及胸廓部位,在三维牵引床的电脑三维慢牵治疗系统中使用默认治疗模式4或6,输入参数,牵引力范围初次为200~300牛顿,时间为30分钟,以后可渐次加大牵引力。骶髂关节前脱位,后倾角的设定为下倾-5°~10°(在牵引床水平面以下为负数,水平面以上为正数,后面的度数描述与此相同)。旋转角的设定方法是骶髂关节前脱位在右侧则右旋-20°~25°,对侧为0°~5°;在左侧则左旋-20°~25°,对侧为0°~5°。骶髂关节后脱位,后倾角的设定为上倾+5°~10°,在右侧则左旋-20°~25°,对侧为0°~-5°;在左侧则右旋-20°~25°,对侧为0°~5°。牵引过程中最好是专人观察,如果牵引力过大易于造成真性牵距过大,出现腰肌拉伤。如果是胸部固定带固定不好,特别是腹部脂肪较多的患者易于出现胸部固定带滑脱,造成假性牵距过大,在牵引结束滑板回缩时造成挤压伤,加重腰腿痛症状。这两种情况都应暂停重新调整牵引力或胸部固定带松紧度才能确保治疗的安全。
  1.3.2 对照组:患者侧卧位,术者立于其侧,用双手拇指,分别放在两侧下肢的穴位上,如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依次点压,然后再从腰阳关、上髎、下髎点压之。用掌根和拇食二指分别放在骶棘肌,髂腰肌。臀肌等,用适当的力度,进行推拿、按、揉、提、弹等法,可使有关肌肉得到放松。前脱位者采用单髋过屈复位法,后脱位者采用单髋过伸复位法。复位后令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侧屈髋膝两关节至极度停两分钟,作髋关节内收内旋手法,以稳定复位后关节。如果复位后病人肌肉仍很紧张,可在俯卧的体位上进行肌肉按摩,术者用掌根沿腰背诸肌用推、拿、按、提等法操作3~5分钟,使气血和畅,经络疏通,肌肉松软。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根据王兵主编《骨科手法治疗学》所制定的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标准制定。显效:腰腿痛的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腰活动正常,双侧髂后上棘下缘在同一水平上,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患侧“4”字试验阴性;患侧髂骨叩痛阴性。复查骨盆片Lab=Lbd=0;有效:腰腿痛的症状减轻,双侧髂后上棘下缘基本在同一水平上,直腿抬高试验弱阳性,患侧“4”字试验弱阳性;患侧髂骨有轻度叩击痛。复查骨盆片 0<Led<3mm;无效:腰腿痛的症状无改变,双侧髂后上棘下缘不在同一水平上,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侧“4”字试验阳性;患侧髂骨叩击痛明显。复查骨盆片Led>3mm。
  2.2 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43例,显效23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43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20例,有效率为53.49%。经统计学处理,X2=14.80,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骶髂关节半脱位根据扭伤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骶髂关节半脱位的患者早期多是单独出现,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早期多数伴有骶髂关节半脱位或者说是骨盆移位,这种两者早期同时出现的情况多见于急性腰扭伤患者。但是,由于两者症状相似,加上部分临床大夫对些病人的一知半解,认为腰痛时不用x光片,做CT检查就可明解诊断,容易造成骶髂关节半脱位的漏诊。牵引是通过力学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对腰椎施加牵引力,达到制动、缓解肌肉痉挛和调节腰椎后关节微细变化的目的。三维牵引床是根据人体脊柱解剖的特点和中医推拿整复原理设计制造的,在于纠正病变椎间三维结构的平衡。我们所设置的三维牵引治疗骶髂关节前脱位的参数中,融入了推拿学中的腰椎旋转复位法,单髋过屈复位法,髂后上棘双掌叠按复位法等手法的原理;所设置的治疗骶髂关节后脱位的参数中,融入了推拿学中的腰椎旋转复位法和单髋过伸复位法等手法的原理。而三维牵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由于是在牵引的状态下,腰椎间隙增宽,故不会在旋转整复时造成对腰椎间盘的损伤,所以这套参数也适用于骶髂关节半脱位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另外,五线骨盆测量法不但直观地反映了骨盆的移位,还通过比值完美地揭示了骶髂关节半脱位的方向,采用五线骨盆测量法对骨盆平片进行量化分析,仅为诊断骶髂关节半脱位提供了诊断标准,也为判断骶髂关节半脱位的整复提供了疗效标准。五线骨盆测量法有望在今后成为诊断骶髂关节半脱位的金标准,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上一篇:运动要防半月板损伤

下一篇:焯萝卜缨防骨质疏松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