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其中骨折发生率为6.3~24.4%。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最主要骨折原因。有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中,有8.6~17.3%并非由于缺钙、维生素D或疾病引起,而是药物因素致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所致,临床上又称之为药源性骨质疏松症。常见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有: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如醋酸可的松、强的松和地塞米松等类药物是最常见引起药源性骨质疏松症的因素。一旦确诊,要适当补充营养,同时给予钙剂、维生素D、蛋白质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治疗,有助于避免或推迟本病的发生。
抗癫痫药物 长期服用苯妥因钠、苯巴比妥等抗癫痫药,可出现骨质疏松症或者自发性骨折。一般在用药6个月后出现。因此,凡是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应在用药3~4个月后开始口服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如果过量的话、可导致骨质疏松症。因此,使用时切忌过量。
肝素 丹麦哥本哈根实验中心的别拉科维奇博士研究发现:病人应用肝素超过4个月就可能会发生骨质疏松症或者自发性骨折,这可能是由于肝素促使骨胶原溶解或某种酶受抑制而引起。预防的关健在于严格控制剂量,避免长明大剂量,而应分阶段使用,并在用药期间注意维生素C的补充。
此外,某些抗肿瘤的化疗药物、长期使用异烟肼及锂制剂等治疗,也有诱发药源性骨质疏松的可能性,也应予以重视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