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关节炎>正文

膝关节炎 穴位炙疗法

  膝关节炎是以膝关节骨及软骨、滑膜为主要改变的疾病,临床上中老年发病较普遍,尤以50~60岁最多见。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关节软骨的退化和损伤,属中医“痹证”、“骨痹”等范畴,可选用灸法治疗,现介绍如下。

  常用穴位:膝眼(双)、鹤顶、阿是穴、梁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伏兔、膝阳关等穴。

  辨证选穴:风重加风市、绝骨、膈俞;寒重加肾俞、关元;湿重加三阴交、太溪;热重加委中、大椎;气滞血瘀加商丘、肝俞等。

  操作方法:首先取坐位屈膝或仰卧位屈膝成120度,膝关节自然放松,然后将艾绒制成底面直径约为1厘米大小的艾炷,放置于穴位之上,点燃艾炷,每次每穴灸7~9壮,一般每次灸4~5穴,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或取姜泥(即用生姜捣成泥糊状)放病变处(膝部)正中使其呈宽3厘米、厚6厘米为底垫,加面筋置于姜泥两侧(以防艾火灼伤肌肉),将艾绒铺成如乌梢蛇背脊状的长蛇形,用时点燃艾绒上多个点,令其燃透为1壮,每次3壮,直至患者全身有温热感为止,隔日或5天1次,5次为1疗程。连续两个疗程。

  作用机理:艾灸以局部取穴为主,可疏通局部经气,使气血流通,通则不痛。“膝为筋之府”,取八脉交会穴之筋会阳陵泉舒筋通络,祛风散寒;内外膝眼为治膝关节病的特效穴,配阿是穴宣通局部经气;足三里、梁丘益气补血,扶正祛邪,通经活血止痛;阴陵泉、伏兔、鹤顶健脾除湿化瘀;膈俞为血之会穴;血海为活血要穴,养血祛风;关元、肾俞、太溪益火之源,振奋阳气,驱散寒邪;髓会绝骨(悬钟)、肝俞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强筋健骨;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配脾俞、商丘健脾利湿,调血通络;委中、膝阳关、风市祛风活血,消肿止痛,缓急解痉;大椎补虚益阳,清热散风。诸穴合用,并加姜艾灸,可使热力通过病灶及穴位传入体内,起到辛温通络,行气活血,止痛化瘀,消炎消肿,驱风寒湿,减轻或者消除疼痛的作用。

上一篇:天灸治疗关节炎

下一篇:尺泽治疗对侧膝关节疼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