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56例
带状疱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是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本病以中老年人居多, 由于疼痛剧烈, 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 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6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均来自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桓台县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及病房, 其中男30例, 女26例;年龄36~70岁, 平均 (55.7±11.3) 岁;病程<5 d;胸背部疼痛20例, 腰腹部疼痛36例。
1.2 纳入标准
符合带状疱疹急性期临床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为以胸背部、腰腹部神经分布区域剧烈疼痛。
1.3 排除标准
非带状疱疹疼痛者;非胸背部、腰腹部带状疱疹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器质性病变者;具有严重药物过敏史者。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针刺夹脊穴、局部围刺及刺络拔罐疗法。①针刺选穴:根据皮疹区选取相应夹脊穴、阿是穴。胸椎或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取夹脊穴, 取0.30 mm×40 mm无菌针灸针, 局部穴位常规消毒, 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15~30 mm, 待有麻胀感即停止进针;根据皮疹区范围, 在相应皮疹区上、下、左、右取阿是穴, 取0.30 mm×40 mm无菌针灸针, 常规消毒, 针尖向皮疹区中心点方向斜刺进针, 行平补平泻手法, 留针30 min, 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②刺络拔罐:皮疹区常规消毒, 用梅花针叩刺皮疹区, 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 微微渗血后, 在渗血处迅速拔罐, 留罐5~10 min, 每3 d 治疗1次, 3次为1个疗程。针刺治疗与刺络拔罐交替进行, 刺络拔罐当天不针灸, 若患者第1个疗程后疼痛明显改善, 第2个疗程只采用针刺治疗。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疼痛感及伴发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疼痛感及伴发症状明显减轻;好转:疼痛程度减轻, 其他症状有所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愈显率=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 /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
3.2 结果
第1个疗程后, 愈显率为58.93%, 总有效率为100.00%;第2个疗程后, 愈显率为96.00%, 总有效率为100.00%, 提示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显著。见表1。
表1 56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疗效 (例) 导出到EXCEL
疗程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愈显率 (%) 总有效率 (%)
第1个疗程 6 27 23 0 58.93 100.00
第2个疗程 43 11 2 0 96.43 100.00
4 讨论
中医认为, 带状疱疹属于“蛇串疮”“缠腰火丹”等范畴, 本病主要由于湿热火毒滞留肌肤、经络, 正气不足而致气血瘀滞、经络不通, 不通则痛, 故中医治疗本病当以疏经通络、理气活血、祛瘀止痛为原则。夹脊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之间, 针刺夹脊穴一方面可以调节二经经气, 另一方面可增强机体的正气, 疏通经络。现代医学认为, 夹脊穴有脊神经根的后支分布, 针刺夹脊穴可对相应的神经节产生一定的刺激, 使神经节的痛觉纤维传导阻滞, 提高患者的痛阈, 同时通过调节体液及神经, 影响交感神经末梢对化学介质的释放, 达到镇痛的目的[2]。《灵枢·官针》载:“豹纹刺者, 左右前后针之, 中脉为故, 以取经络之血者, 此心之应也。”局部围刺是由五刺之“豹纹刺”发展而来, 局部围刺具有疏经通络、活血止痛、扶正祛邪等作用, 其与针刺夹脊穴配合, 使针感直达病所, 直捣病灶。《灵枢·官针》载:“络刺者, 刺小络之血脉也。”刺络源于九刺之“络刺”, 《素问·皮部论》载:“凡十二经络脉者, 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 必先于皮毛。”说明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密切相关, 运用梅花针叩刺皮部, 可激发脏腑经络功能, 使邪气有所去向。拔罐疗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 《灵枢·九针十二原》载:“菀陈则除之, 去血脉也。”梅花针叩刺配合拔罐疗法具有解毒通络、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缩短了疾病的病程, 有利于皮损快速愈合。现代研究表明, 梅花针配合拔罐疗法可扩张局部血管, 改善血液循环, 增加组织营养及供氧量, 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 达到止痛目的。同时还能促进淋巴循环, 提升皮肤免疫因子释放, 提高免疫功能, 提高痛阈, 产生镇痛作用[3]。由此可见, 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明显, 可提高临床治愈率, 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且操作简便、见效快、费用低、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139-140.
[2]张廷明.针刺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10 (6) :137-139.
[3]符健, 张丽, 杨京慧, 等.双重火罐结合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2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 2010;51 (S1) :219-220.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荆波雯 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