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皮肤性病>荨麻疹>正文

慢性荨麻疹刺络放血配合消风散治疗

刺络放血配合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 CU)是一种常见 的皮肤病,病程长短不一,多见白天消退、夜间发作, 病发时患者往往瘙痒难忍,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 良影响。 西医治疗药物多以抗组胺类为主,重症者需加 用激素药物,虽见效快,但停药后易复发,且患者需要 长期服药,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欠理想 [1] 。 近年来, 利用中医药治疗 CU 的优势突出,得到临床的高度认可, 中医学认为此类患者由于病情迁延不愈,多见为血虚 风燥证型,主要临床表现为瘙痒性风团在午后或夜间 加重,皮损反复发作、 时隐时现,风团位置不定处,骤起 骤退不留痕迹,患者多伴有口干、 心烦易怒、 舌红少津、 手足心热、 脉沉细 [2-3] 。 近年来有研究 [4] 指出,采取针药 并用的方式治疗 CU,功效更为理想。笔者采用刺络放 血疗法配合口服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CU患者75例, 并与单纯口服消风散治疗 75 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0例血虚风燥型CU患者均为2016年1月至2017 年 1 月大庆市中医医院中医科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 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每组 75 例。治疗组中男 41 例,女 34 例;年龄最 小20岁,最大56岁,平均(36±5)岁;病程最短4个月, 最长 3 年,平均(1.58±0.19)年。对照组中男 40 例, 女 35 例;年龄最小 20 岁,最大 55 岁,平均(36±5)岁; 病程最短 4 个月,最长 3 年,平均(1.57±0.17)年。两 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 《中医病证 诊断疗效标准》 [5] 中关于 CU 的临床诊断标准,即皮肤 划痕试验呈阳性;发病急骤,皮损发生部位不定处,为 白色或红色风团,大小不等,形状不一,边界清晰,时隐 时现,骤起骤退,不留瘢痕,可成批出现;患者自觉瘙痒 剧烈,伴灼烧感,部分患者可伴畏寒、 怕热、 腹痛腹泻、 恶心呕吐等症状。

1.2.2 中医辨证标准

符合中医辨证分型中关于血虚风燥型的诊断标 准 [5] ,症见身体瘙痒,搔之见红斑隆起,可堆累成片,形 状如豆瓣,忽隐忽现,发无定处,消退后无痕迹,迁延日 久,反复发作,午后或夜间加剧;患者可同时伴手足心 热、口干、心烦易怒、脉沉细、舌质红少津。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辨证标准;②皮损反复发 作,每星期发作>2 次,连续发作≥6 星期;③自愿签署 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伴全身性症状患者; ③物理刺激引起的荨麻疹、遗传血管性水肿、皮肤划 痕症等患者;④伴心脑血管疾病、 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不全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⑥伴严重精神疾病患 者;⑦合并其他类型皮肤疾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消风散加减治疗。基础方剂为丹参 15 g,水 牛角 20 g,鸡血藤 15 g,生地黄 20 g,僵蚕 9 g,刺蒺 藜15 g,地骨皮15 g,乌梢蛇10 g,蝉蜕9 g,白鲜皮15 g, 桑白皮 15 g,首乌藤 10 g,紫荆皮 15 g,炙甘草 6 g。 瘙痒难忍者,可加白鲜皮 20 g,刺蒺藜 20 g;风团红肿 甚者,可加丹参 20 g,生地黄 30 g,牡丹皮 15 g;口干 喜饮者,可加玉竹 15 g,知母 20 g;难以入眠者,可加酸 枣仁 20 g,首乌藤 20 g;迁延日久者,可加蜈蚣 3 g 或 全蝎 5 g,乌梢蛇 12 g。每 2 d 口服 1 剂,以水煎服, 煎至 900 mL,每日分 3 次温服,每次服 150 mL,连续服 用 4 星期。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 取血海、 曲池、足三里、三阴交、风池、膈俞。患者取舒适体 位,将穴位充分暴露,局部常规消毒后,采用无菌三棱 针进行点刺,对每个穴位进行挤压,出血 3~5 滴后,使 用消毒棉球对针孔位置进行压迫止血,每次治疗选用 4 组穴位,穴位交替使用。 每星期治疗 3 次,连续治疗 4 星期。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分别于早晨收集患者静脉血样本, 检测血中免疫球蛋白 E(Ig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值; 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血清补体 C3、C4 水平及血清学因子 IL-2、IL-4 水平进行检测,试剂盒 由上海北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此外,观察两组治 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3.2 疗效标准

参考《荨麻疹》 [6] 中 5 项评价指标进行疗效评定, 具体项目及评分标准见表 1。疗效指数=[(治疗后分 数-治疗前分数)/治疗前分数]×100%。

痊愈:疗效指数≥90%。
显效:疗效指数为 70%~89%。
有效:疗效指数为 30%~69%。
无效:疗效指数<30%。

表 1 CU 疗效评价 5 项指标及评分标准

评价指标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瘙痒程度 无 轻微瘙痒 瘙痒较重 瘙痒难忍
风团数目 无 1~6 个 7~12 个 >12 个
风团持续时间 0 h <1 h 1~12 h >12 h
风团最大直径 0 cm <1.5 cm 1.5~2.5 cm >2.5 cm
每日风团 发作次数
无 1 次 2~3 次 >3 次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 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 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以 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 100.0%和 86.7%, 对照组分别为 80.0%和 52.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 计学意义( P <0.05, P <0.01),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和 愈显率均优于对照组。详见表 2。

表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愈显率/% 总有效率/%
治疗组 75 41 24 10 0 86.7 1) 100.0 2)
对照组 75 23 16 21 15 52.0 80.0
注:与对照组比较 1) P <0.01, 2) P <0.05

3.4.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血清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项血清学指标(IgE、嗜酸性粒细胞 值、C3、C4、IL-2、IL-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血清学指标与同组治疗 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治 疗后 IgE、嗜酸性粒细胞值及 IL-2、IL-4 水平与同组 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 治疗后各项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详见表 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血清学指标比较 ( x ± s ) 血清学指标
治疗组(例数=75) 对照组(例数=75)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IgE(IU/mL) 281.55±82.78 148.75±38.56 1)2) 301.54±84.23 205.08±57.70 1)
嗜酸性粒细胞值(×10 9 /L) 0.54±0.06 0.22±0.05 1)2) 0.52±0.09 0.34±0.05 1)
C3(g/L) 1.06±0.11 1.22±0.14 1)2) 1.07±0.12 0.27±0.03
C4(g/L) 0.27±0.03 0.37±0.05 1)2) 0.26±0.03 0.28±0.04
IL-2(ng/mL) 2.46±0.36 4.60±0.82 1)2) 2.36±0.30 3.78±0.65 1)
IL-4(ng/mL) 1.33±0.28 0.77±0.14 1)2) 1.31±0.24 0.91±0.16 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1) P <0.05;与对照组比较 2) P <0.05 3.5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无脱落 病例。

4 讨论

慢性荨麻疹属中医学“瘾疹”“游风”“风疹” 的范畴,《证治准绳·风门》:“夫邪热客于皮肤,遇风 寒所伤则起瘾疹,热多则色赤,风多则色白,甚者痒痛, 搔之则成疮。 ” 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瘙痒剧烈,随即出 现风团,多呈苍白色或鲜红色,也可为正常肤色,少数 患者可表现为水肿性红斑 [7-10] 。 CU 的发病机制复杂,至 今尚未明确,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食物添加剂、 食 物、药物、吸入物、昆虫叮咬、感染、精神因素、物 理因素、内分泌改变、遗传、内科疾病等因素有关, 发病与免疫系统相关机制有密切关系 [11-14] 。西医治疗 多数以抗组胺药物为主,见效迅速,但停药后易于复发, 且长期使用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甚至对中枢神经 系统也有不良影响,故安全性因素使得人们无法长期使用该类药物治疗 [15-18] 。

近年来,中医学治疗 CU 已得到临床认可,中医学 认为此病主要是血虚生风、 禀赋不耐、 气虚卫外不固, 风邪入侵而引起,治疗多依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 灭” 的原理 [19-22] ,运用祛风止痒、 益气养血为主的方剂, 可辨证加减,方剂使用灵活,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安 全性较高。 本研究中采用的消风散方剂,主要具有清热 除湿、疏风止痒、活血养血之功。但此病一大特点是 易于反复发作,中医学认为“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在病情迁延不愈过程后,可形成不同程度的血脉瘀滞, 而刺络疗法则是祛瘀通络的最好方法之一。刺络疗法 最早在《内经》中有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就提 出了“菀陈则除之,去血脉也”和“凡用针者,虚则实 之,满则泻之,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的针刺原 则 [23] 。 本研究中在使用中医经典方剂消风散的基础上, 加用了刺络疗法治疗。《针灸资生经》中指出曲池是 治疗瘾疹的要穴,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之合土穴,为 多气多血之经,具有调和气血、疏风解表、祛邪热、止 痒等作用,取之放血可清除肌肤之瘀热;三阴交能调冲 任气血;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穴,可以调全身气血。 诸穴合用,能使气血流通,疏通经络,释放出瘀滞之血, 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24-25] 。另外,肺主皮毛,再取血会 膈俞进行刺络放血,能内通气血,外疏皮毛,从而缓解 此症的皮肤瘙痒症状 [26] 。

现代医学认为 CU 与免疫系统相关指标有密切关 系,主要由Ⅰ型变态反应引起 [27-30] 。因此,临床多以检 测血清学指标 IgE、嗜酸性粒细胞值、C3、C4、IL-2、 IL-4 水平来评价疾病发病、疗效及预后。IgE 吸附于 肥大细胞,再次接触抗原后就会在细胞表面产生抗原 抗体反应,自肥大细胞释放出组胺及其他药理活性物 质,形成风团 [31] ;C3、C4 作为补体系统的重要分子,相 关研究已证实其介导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脱颗 粒过程,CU 患者血中的免疫抗原会结合形成复合物, 激活人体的补体系统,从而消耗 C3、 C4 水平,故此类患 者的 C3、C4 水平会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因此检测其水 平变化可作为评价疾病进程及疗效的指标之一 [32] 。既 往研究表明,CU患者免疫机制的主要改变中,以T淋巴 细胞功能失衡比较明显,其中 IL-2、IL-4 是 Th1/Th2 失衡的关键因子,是 Th 细胞进行免疫调控的中心环节, 也是引起变态反应的直接因素,在整个 CU 发病、进展 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代研究还显示,足三里、三阴交、血海、曲池、 风池等穴能提高 T 淋巴细胞亚群、 淋巴细胞的转化率, 增强机体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同时对调 节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也有显著的作用,使高值下降,低 值升高,正常值维稳,有针对性地改善此类患者失衡的 免疫机制,全面提高疗效 [33-34] 。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 组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后,上述血清学标志性指标均得 到显著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可见此法能调节 T 淋巴细胞的功能,提高 C3、 C4 的活性,改善 Th1/Th2 比例的失衡情况,同时提 高 IL-2 的活性以改善免疫监视功能,降低 IgE、IL-4 水平以纠正免疫紊乱,从而减轻 I 型变态反应,收“菀 陈则除之”之功,标本兼治,内外同调,与相关研究报 道 [35-37] 的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刺络放血疗法配合消风散治疗血虚风 燥型 CU 效果理想,可有效缓解各种临床症状,改善患 者血清学指标,安全可靠,值得深入研究。

来源:上海针灸杂志 作者:孙玉虹

上一篇:麻疹浑身痒 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治疗经过

下一篇:荨麻疹 风门、大椎,赶开瘙痒皮肤好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