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呼吸疾病>感冒流感>正文

小儿外感发热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热证

调节中药煎剂酸碱度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小儿外感发热是一种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西医常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乙酰氨基酚等口服,辅助物理降温,达到退热效果,但易出现体温反复升降的情况[1]。发热之后,机体耗气伤津,阴损及阳,阴阳互损,呈现虚证。在外感发热治疗中,中药应用较为普遍,但儿童口服中药汤药或颗粒剂依从性差。近年来,临床多采用保留灌肠或直肠滴注方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84例外感发热患儿进行观察,研究同一中药复方不同剂型及pH值时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万荣县中医医院儿科治疗的184例外感发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男54例,女38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2岁,平均(5.7±1.0)岁;病程5~71 h,平均(29.1±3.7)h。观察组男58例,女34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2岁,平均(5.7±1.1)岁;病程5~72 h,平均(29.41±3.6)h。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诊断标准[2],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或身痛、无汗;鼻塞、鼻流黄稠涕或流清涕;咽红,口渴;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或滑数。患儿临床资料完整。患儿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不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中药颗粒剂水溶后直肠滴入治疗。中药颗粒剂方药组成:生石膏30 g,柴胡12 g,黄芪、莪术各10 g,葛根7 g,生大黄6 g,甘草片3 g。采用30~70 mL的纯净水(pH值为8.0~8.1)做溶媒,颗粒剂水溶后pH值为4.7~4.9。采用pH试纸条(扬州奥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对每一组直肠滴入的中药制剂进行pH测试,按化学试剂测试标准执行。用法:连接250 mL一次性吊带与一次性灌肠管,在前端涂抹液状石蜡或其他润滑剂,缓慢置入患儿肛门5~10 cm,保持患儿左侧卧位,每分钟30滴缓慢直肠滴注,滴注完毕后用棉球蘸香油夹到肛门口,用左手捏住患儿肛周臀部,防止药液反流,休息30 min。用量及疗程:小于2岁者每次30 mL,2~5岁者每次50 mL,5~12岁者每次70 mL,每日2次,治疗3 d。
 
2.2 观察组
给予中药煎剂直肠滴入治疗。制法:方药组成同上,制成煎剂。每700 mL左右中药煎剂中加入15 mL碳酸氢钠注射液(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190,10 mL∶0.5 g),由院内制剂室中药全自动罐装机煎制装成70 mL/袋。煎剂pH值在8.0~8.2。用法、用量及疗程同上。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均采用直肠滴入途径(中药温度37.5 ℃左右),均采用pH值为8.0~8.1的纯净水做溶媒。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评定疗效[2]。痊愈:治疗48 h内,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温恢复至36.5~37.2 ℃;显效:治疗48 h内,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恢复至37.3~37.6 ℃;有效:治疗48 h内,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体温在37.7~38.2 ℃;无效:治疗48 h内,患儿临床症状未改善,体温仍在38.3~39.5 ℃。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外感发热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92 33(35.9) 44(47.8) 13(14.1) 2(2.2) 90(97.8)▲
对照组 92 27(29.3) 35(38.1) 15(16.3) 15(16.3) 77(83.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体温变化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直肠滴入后1、8、16、24、48 h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外感发热患儿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比较(℃,x¯¯±s)(℃,x¯±s)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1 h 8 h 16 h 24 h 48 h
观察组 92 39.3±0.3 38.6±0.3△▲ 38.1±0.3△▲ 37.8±0.4△▲ 37.5±0.4△▲ 37.3±0.5△▲
对照组 92 39.2±1.0 38.7±0.3△ 38.4±0.3△ 38.1±0.4△ 37.8±0.5△ 37.6±0.6△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4 讨论
中医认为小儿发热存在多种致病因素,根据病邪及证候特点,可分为内伤发热和外感发热,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外感发热[3,4]。研究表明,清热解毒、发汗解表类中药可经由直肠滴入达到祛邪退热的功效[5]。直肠周围静脉、动脉、淋巴丛十分丰富,且直肠黏膜吸收能力较强,直肠给药不仅可以降低病原体对机体的损害,还可以避免肝脏首过作用及胃酸破坏的影响。正常小儿肠道冲洗液pH值为8.1~8.2范围内,观察组经调节后pH值为8.0~8.2,使药液的pH值更接近小儿肠道的pH值,减少药物对肠道的刺激,降低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中药的吸收和疗效。
 
本研究所用中药中,生石膏清热解肌[6];柴胡疏散退热[7];黄芪补气,止汗,利尿消肿[8];莪术破气行血,消积止痛[9];葛根升清止泻,清热解毒[10];生大黄有调节免疫、抗炎、解热的作用[11];甘草调和诸药,健脾和中,诸药联用可达到退热之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8、16、24、48 h,观察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经调节后pH值为8.0~8.2的中药煎剂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外感发热患儿体温,与相关临床报道[12]基本一致。目前,中药煎剂酸碱度的研究较少,仅有中药煎剂酸碱度[13]及常用中药酸碱度测定[14]等相关研究。
 
综上所述,中药煎剂直肠滴注治疗热证疗效显著,侧重于风热所致的外感发热,对风寒化热、外感温热证是否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观察调节中药煎剂酸碱度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疗效,为儿科治疗外感发热疾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范建红 孙峰军 范小康

上一篇:防治小儿体虚感冒用中药香囊

下一篇:新感温病可以辛凉解表法治之 伏邪自发者初见三阳证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