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肠胃病>胰腺炎>正文

急性胰腺炎中医穴位疗法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病情凶险。总死亡率为5%~10%。根据急性胰腺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腹痛的部位和性质,一般认为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胁痛”、“膈痛”、“腹痛”、“胃心痛”等病证范畴。重症胰腺炎多表现为腹痛、呕吐、便结、黄疸等症状,属于中医“结胸”、“厥脱”、“阳明腑实证”等范畴。

  适宜技术

  1.针刺治疗

  (1)体针(或电针)主穴:足三里、下巨虚、地机、内关、支沟、天枢。配穴:中脘、梁门、府舍、脾俞、胃俞、内庭、期门、上脘。每次选主穴2~3穴,配穴1~2穴。除针背腧穴外,患者均取仰卧位。针下巨虚、地机时,尽可能先在其周围找到压痛明显的点。针体垂直刺入,大幅度捻转提插以加强刺激,均用泻法。得气后留针一小时,每隔5~10分钟,至局部皮肤起红晕。上述穴位,亦可以用电针治疗,疏密波,强度以耐受为宜,刺激30分钟至一小时。无论体针或电针,急性期日针2~4次。另外行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抑酸,抗感染,补液支持疗法。

  (2)根据疼痛部位分选日月、期门、足三里、下巨虚、阳陵泉、内关、上脘、中脘、灵台、至阳、地机、胆囊穴、委中等穴,毫针刺用泻法,每1~3小时一次。

  (3)主穴为足三里、下巨虚、内关;或中脘、梁门、内关、阳陵泉;或脾俞、胃俞、中脘;或血海、三阴交、胆囊穴;或府舍、章门、期门、足三里。以上穴位可任选一组或几组交替使用,一般用强刺激手法,有针感后留针一小时,若针刺后接用电针效果更好。

  (4)取穴足三里下3~5寸的压痛点(双侧),深针,留针20~30分钟,间歇用重刺激手法。压痛较显著一侧做重点针刺。

  2.放血疗法

  取穴金津、玉液、委中,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每次5毫升。

  3.耳针疗法

  取穴胆区、胰区、交感、神门,强刺激后埋针,定时按压,以加强刺激。

  4.穴位注射

  (1)选双侧足三里、胆囊穴,用丹参注射液 2~4毫升注入穴位,每日两次。

  (2)主穴:足三里、下巨虚。配穴:腹痛加地机、日月,呕吐加内关、中脘。药液:10%葡萄糖注射液、阿托品注射液。每次仅取一主穴,据症加一配穴。一般每穴注入5~10毫升的10%葡萄糖注射液。均于注射针头深刺得气后,加速推入药液,务使感应强烈。如腹痛剧烈,则于地机或日月,注射0.25毫克阿托品。每日治疗两次。

  5.中药灌肠

  用大柴胡汤或承气汤水煎后,高位保留灌肠。

  6.敷贴法

  (1)双柏散:大黄、侧柏叶各两份,黄柏、泽兰、薄荷各一份,共研细末,每次取100~150克水蜜调成糊状,敷于中上腹或脐部。有良好减轻肿痛、抑制炎症作用。

  (2)如意金黄散,凉开水或凉茶水调成糊状,敷于腹部痞块处。

  (3)消炎散,本方由黄柏或虎杖、煅石膏、冰片等组成,共研细末,凉开水或凉茶水调成糊状,敷于中上腹或脐部,用于重症胰腺炎并发肠麻痹者。

  (4)处方:皮硝30~90克。操作:将皮硝打碎,布包,敷于脐部。每日两次,每次10分钟,6次为一疗程。

  7.灸法

  处方:内关、阴陵泉。操作:用清艾条行雀啄灸,每穴灸15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两次,6次为一疗程。

  8.拔罐法

  处方:上脘、脾俞、胃俞。操作:患者取侧卧位,选用中号火罐,用闪火法拔于以上穴位,留罐20分钟,每日两次,6次为一疗程。

  9.推拿疗法

  处方:中脘、膻中、梁门、章门、内关、足三里、肝俞、胃俞。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先用掌轻揉腹部,重点在中脘穴,约5分钟,再用拇指按揉膻中、梁门、章门、内关、足三里等穴,每穴约两分钟。最后患者取俯卧位,用掌推背部膀胱经,以潮红为度,约10分钟。掌揉肝俞、胃俞,力量可稍大,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穴约两分钟。

上一篇:如何防治慢性胰腺炎

下一篇: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