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肠胃病>胃炎>正文

单秋华运用疏肝调神针法治疗慢性胃痛经验

胃痛,又称胃脘痛,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西医学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均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胃脘痛之名记载于《黄帝内经》,历代文献又以“心痛”“心腹痛”“心胃痛”“心下痛”“心脾痛”等命名。胃痛发病多由外感六淫、饮食劳倦、情志不畅、血络瘀滞或先天禀赋不足、脾胃素虚所引起[1]。对于不同类型的胃痛,中西医都有独到的见解。西医常对症治疗,如使用抗炎药、抑酸剂或胃黏膜保护剂等,达到临床疗效。胃痛伴有呕吐者,可肌内注射胃复安,并积极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胃痛伴有呕血、便血者,进行止血治疗等。中医治疗慢性胃痛一直有较好的疗效,如针灸疗法[2]。
 
单秋华教授是第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其在临证治疗过程中,勤于钻研,广泛阅读古典医籍,博采众长,师古而不泥古,不断创新,注重辨证论治,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学术思想。疏肝调神针法是单秋华教授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具有手法轻盈、刺激量小的特点,可有效减轻进针时患者的恐惧感及疼痛感,用于慢性胃痛的治疗,疗效显著。
 
1 病机认识
胃痛的产生与多种原因有关,如外感六淫、饮食失调、情志不畅、先天禀赋不足等,均是导致胃痛发生的重要因素。虽然历代医家对胃痛的辨证分型认识不完全相同,但对其病机的认识大体相同。诸多引发胃痛的病因作用于脾胃,使脾胃中枢气机失调,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故脾胃气机郁滞是胃痛的基本病机。单秋华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情志活动可影响胃腑功能,木郁乘土而诱发的胃痛案例较多。考虑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焦虑、抑郁情绪愈加严重,肝气郁滞和肝火过旺的人群逐年增多,导致胃痛发病率升高。气机的失调与情志的不良变化关系密切,情志的变化又与五脏的生理活动息息相关。脾胃位于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可促进脾胃气机的运转。《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土得木而达”。肝与脾为木克土的乘克关系,正如《沈氏尊生书·胃痛》所云:“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此外,气滞日久,又可使血液壅滞,致胃络瘀阻。瘀血形成后又易阻滞胃腑气机,影响胃腑血脉运行和新血的生成,造成胃腑发生病变[3]。王春生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的首要病因是肝郁,发病的关键因素是气机升降运动失衡[4]。
 
从经络角度讲,《灵枢·经脉》明确记载:“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过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足厥阴肝经从胃两侧上行,与胃及足阳明胃经密切相关。两经起始与终末阶段相邻而行,且在手足三阴经中,只有足厥阴肝经属阴行阳,经气循足跗,上头面。至颠顶,主升;在手足三阳经中,也只有足阳明胃经属阳行阴,经气从头走足,主降。这种联系对中焦气机的升降、通畅发挥着重要作用[5]。
 
2 疏肝调神针法要旨
单秋华教授治疗胃痛多从肝论治。疏肝调神针法可疏肝理气,通调脏腑气机,恢复脾胃之气正常升降,畅气安神。心神安,则整体脏腑功能和调,人体精气血津液输布正常,阴平阳秘。单秋华教授取穴除用常规调治脾胃的穴位外,还多用安神定志的穴位,如百会、本神、印堂、神庭、四神聪等,并配合内关调心,太冲疏肝。心神同调,肝脾同治。
 
2.1 疏肝以和脾胃
胃腑以通为用,中医亦有“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之说。人体经脉受病邪影响,气行不畅,血运不调,经脉气血滞塞不通,则出现疼痛。不通则痛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风、寒、湿邪等六淫邪气侵袭,阻滞胃腑经络气血的运行;二是饮食失调,食聚于胃腑,内阻于中焦,影响脾胃气机升降;三是情志异常变化,尤其是大怒以后,可直接引起人体气机升降失常,导致气血运行障碍[6,7]。《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肝主疏泄,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生理作用。肝主疏泄的中心环节是调畅气机。《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云:“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脾胃位居中焦,为脏腑气机升降的枢纽,肝肾之气随脾气升而升,心肺之气随胃气降而降。肝气疏通,全身气机畅达,则脾胃之气升降运动协调,脾胃升降有序,为脾胃正常纳运创造条件。清·唐宗海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指出:“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的疏泄功能对脾胃的气机升降具有重要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调和,脾胃运化功能正常。若疏泄功能异常,则气血运行受阻。脾胃升降失常,肝脾不调,肝胃不和,可引发脘腹胀满、纳呆、呕吐、腹胀等症状,故胃脘气机不畅责之于肝,疏肝理气以和脾胃。
 
2.2 调神是目的
疏肝调神针法是以调神为目的、以疏肝为手段的治疗方法。通过疏肝理气,通调脏腑气机,调心安神,调理五脏之神,使人体气畅神和,阴阳调和[8]。调神主要体现在调节精气血津液及五脏的脏腑功能。在中医学中,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或其外在表现的统称。神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由脏腑精气化生,又主宰脏腑精气,调节五脏的生理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言:“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五脏精气相互制化,达到均衡的状态则为和,而神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反映。若五脏的精气血津液亏虚,无法达到均衡的状态,则不能化生或涵养五脏神,就会出现神的活动异常,从而通过疾病表达出来。狭义之神则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疼痛是一种感觉,属于神的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神由心所主,心主血,神对气血异常变化的感知是产生疼痛的主要因素,调神可以改善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调畅全身气机,促进气血运行,使气血畅通,通则不痛,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9]。
 
2.3 舒适化手法
舒适化手法具有手法轻盈、刺激量小的特点,可有效减轻进针时患者的恐惧感及疼痛感。针刺时,通过与患者交谈,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安抚患者的焦虑不适,以快速进针方式减轻患者针刺时的疼痛,不过分追求酸、麻、胀、痛等得气感,使患者身体放松,这更利于后续的调神治疗。舒适化手法亦如“糖针”,让患者在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治疗,达到身心共调的治疗效果[10,11]。
 
3 针刺方法
主穴:百会、印堂、四神聪、神庭、本神、内关、太冲、中脘、足三里。辨证配穴:寒邪犯胃,配梁丘、胃俞;饮食伤胃,配下脘、梁门;肝气犯胃,配行间、期门;瘀血停胃,配三阴交、膈俞;脾胃虚寒,配脾俞、关元;胃阴不足,配胃俞、内庭[12]。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全身放松,医者对患者穴位局部进行常规消毒,选取0.30 mm×25 mm或0.30 mm×40 mm毫针,于百会、四神聪、神庭、本神、印堂斜刺,针尖与皮肤成15°角(其中四神聪斜刺向百会),进针深度约为15 mm; 于内关直刺20 mm, 于太冲直刺15 mm, 于中脘直刺20~30 mm, 于足三里直刺25~30 mm。辨证配穴针刺操作:针对寒邪犯胃者,于梁丘直刺25~30 mm, 于胃俞点刺,进针深度约为20 mm, 不留针;针对饮食伤胃者,于下脘直刺25~30 mm, 于梁门直刺15~25 mm; 针对肝气犯胃者,于行间直刺15~20 mm, 于期门横刺15~20 mm; 针对瘀血停胃者,于三阴交直刺25~30 mm, 于膈俞点刺,进针深度约为20 mm, 不留针;针对脾胃虚寒者,于关元直刺25~30 mm, 于脾俞点刺,进针深度约为20 mm, 不留针;针对胃阴不足者,于内庭直刺15~25 mm, 点刺胃俞,进针深度约为20 mm, 不留针。以上穴位得气后,百会与印堂针柄接电针仪导线(电针参数设置:疏密波,频率为10/50 Hz, 电流强度为0.5~1.0 mA,电流强度逐渐增大,以患者耐受为度[13]),留针30 min。
 
4 选穴分析
督脉循行于头部正中,“入属于脑”,其络“散头上”,脑为元神之府,故督脉与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督脉亦为阳脉之海,百会为三阳五会之所,为督脉、足三阳经、足厥阴肝经交会穴,可安神定志,醒脑开窍,调节阴阳。神庭及四神聪的前后两穴均位于督脉在脑部分布的循行线上,可宁神益智,醒神开窍。四神聪左右两穴与膀胱经相通,神庭乃元神所居之庭堂,为督脉经气所发,与膀胱经和胃经相接,故可调节一身之阳气,调神醒脑。本神,顾名思义是诸神穴的根本,为足少阳胆经和阳维脉的交会穴,胆主决断,为中正之官,可镇惊安神,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还可疏肝解郁。本神与四神聪、神庭作为穴对,与脑神关系密切,以神命名,被称为“三神穴”,善治精神、神志类疾病[14]。研究发现,此三穴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调节大脑皮质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15]。印堂与百会同为督脉要穴,共奏安神定志、醒脑开窍、清利头目之效。《灵枢·邪客》云:“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心包代心受邪,故调心亦可用心包经的穴位。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联络手少阳三焦经,可畅达三焦气机。“阴维为病苦心痛”(《难经》),内关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可宁心安神,平冲降逆,和胃止痛。《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腧穴,肝之原穴,为疏肝理气之要穴。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上交于颠,肝脑相连,故太冲又与内关原络相配,可调神、宁心、疏肝、止痛。单秋华教授选用头部要穴百会、神庭、四神聪、本神、印堂以调神,选用内关以调心,选用太冲以疏肝。3组穴位配伍应用,体现针灸“治神”“守神”的原则[16]。
 
《素问·咳论》云:“治腑者,治其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胃脘痛病位在胃,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下合穴。研究表明,足三里镇痛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中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α等水平有关[17]。足三里-中脘是针灸治疗胃脘痛的核心穴对[18]。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会,穴居胃脘部。研究表明,针刺中脘可增强胃肠蠕动,调整胃肠功能[19]。两穴远近相配,可通调腑气,和胃止痛,凡胃脘疼痛,不论寒热虚实,均可用之。
 
5 小结
疏肝调神针法是单秋华教授的特色针刺手法之一。单秋华教授治疗慢性胃痛以疏肝调神为宗旨,运用舒适化针刺手法,配合临床常用治疗胃脘痛的穴位,辨证论治,使全身气机通畅,胃气运行正常,气顺痛消,收效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刘长玥 宋庆雨 朱世壮 杨佃会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上一篇:慢性萎缩性胃炎 化浊解毒养心方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