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肠胃病>胃炎>正文

慢性萎缩性胃炎 化浊解毒养心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消失,或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现在普遍认为,胃炎演变为胃癌的一般过程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黏膜异型增生→胃癌。而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被认为是胃癌前期病变,一直是消化学科的治疗热点及难点。
 
李佃贵是第三届国医大师,从事中医脾胃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观察发现,CAG患者的病情受情志因素影响较大,诊治中多以疏肝为法。李佃贵认为,心能统领七情,为主帅,“心之浊毒”是引起CAG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CAG经久不愈者应从“心之浊毒”论治,强调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诊疗时注重患者舌脉、二便的变化,并与患者饮食起居相结合,化浊解毒,宁心健脾,同时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励和疏导,心“药”并施,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现将李佃贵从“心之浊毒”治疗CAG的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心之浊毒”与CAG
 
关于“浊”和“毒”的认识,古代医家多将其分而论之。《黄帝内经》中“浊”多与“清”相对,从生理角度言,“浊”为水谷精微中的浓浊部分;从病理角度看,“浊”为病邪或病理产物的秽浊之性。“毒”可为药气过盛,亦可为六淫外邪过亢。李佃贵在继承先贤学术精华基础上结合自身感悟,创新性地从脾胃病凝练出“浊毒理论”,应用于临床,用之颇验。
 
“心之浊毒”作为“浊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从神智和情志两方面探讨。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此神为狭义之神,指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神智之浊毒可分为阴浊毒和阳浊毒,阴浊毒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神识昏蒙等,阳浊毒表现为神昏谵语、烦躁昏迷、打人毁物等。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可表现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异常;心气血不足,影响心神,表现为失眠、多梦、健忘;热扰心神,表现为烦躁、谵语,甚至昏迷;痰火扰心,神志昏乱,表现为狂躁不安、登高而歌。与之相对,情志之浊毒也可分为阴浊毒和阳浊毒,阴浊毒可因大忧、大思、大悲产生,阳浊毒可由大怒、大恐、大惊引起。人的神智及情志变化与气血运行息息相关。生理状态下,精神内守,保持“清静”状态,气血运行有序,脏腑肌肤腠理功能正常,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出现情志浊毒则会导致气血运行失常,津液水湿失于运化,百病生于气,气有余则生火,火为热之极,火热之极则生毒,七情内伤,郁而生痰,痰浊瘀血内生,形成新的致病因素,久之变为浊毒。而神智及情志伤人,除损伤相应脏腑外,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故“心之浊毒”还包括各种病因病机变化过程中影响到心的一系列表现。
 
李佃贵认为,构成并影响“心之浊毒”的主要因素为情志因素。情志过极有害五脏,在脾胃上表现为四个方面。其一,思则伤脾,脾气受损,运化不利,气机阻滞,宿食停滞,胃失和降,出现嗳气、呃逆等症状;痰浊内生,痰气交阻出现呕吐、噎嗝等;气机郁滞,通降失常,出现便秘等。其二,怒则伤肝,肝木克土,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出现胃脘痛;横逆犯脾,运化失常,出现泻泄;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出现痞满;痰浊内生,挟痰上逆,出现呃逆;肝郁日久,化火伤阴,出现呕吐吞酸。其三,悲则伤肺,子病犯母,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津液不能下达,大肠失于濡养,水津不足发为便秘。其四,恐则气下,惊恐伤肾,出现水湿内蕴,湿邪困脾,惊则气乱,气化失司,肾阳不足,累及脾阳,出现腹痛、泻泄等。总之,“心之浊毒”蕴结于机体,阻滞气机,湿热中阻,夹痰夹瘀,耗气伤阴,变生他病,导致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甚至癌变。
 
创化浊解毒养心方治CAG
 
关于CAG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组织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中将其分六型论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李佃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浊毒内蕴证。“心之浊毒”作为一个重要的病机作用于CAG“炎—癌”转化过程多个环节,治疗中尤应重视。“心之浊毒”的形成过程中,情志刺激导致人体气机逆乱,从而引起水湿、痰饮、瘀血等,因此临床除治疗相关症状外,尤应重视“心”的治疗。对此,李佃贵根据临床经验创立了化浊解毒养心方。
 
药物组成
 
百合15g,生地黄15g,黄连15g,栀子15g,麦冬15g,五味子15g,檀香6g,当归15g,茯苓15g,合欢皮15g,刺五加15g。
 
方解
 
方中百合性寒味甘,入心、肺经,具有养心安神、养阴润肺之功,对由心肺阴虚诸不足引起的心悸、恍惚、失眠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生地黄性寒味甘,入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除烦止血之功,用于热入心营、邪伤心阴等引起的神昏、发斑等症状。百合、生地黄二药合用,可达养阴清热、安神宁心之功。黄连性寒味苦,入心、肝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功,用于心经受热、邪毒侵扰引起的心烦不寐、心悸不宁,《本草备要》载其可“入心泻火,镇肝凉血,燥湿开郁”。栀子性寒味苦,入心、肺经,具有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清利湿热之功,用于湿热导致的热病心烦、目赤肿痛症状。黄连、栀子二药共用,清心除烦,泻火解毒。麦冬性微寒味甘,入心、肺经,可清心除烦,养阴润肺,泻热生津,亦有镇静、催眠等作用,《本草衍义》载其“治心肺虚热”。五味子性温味酸甘,入心、肺经,具有补肾宁心、收敛固涩及益气生津等作用,用于心阴不足、心神失养导致的心悸、失眠多梦等,亦用于气不足导致的自汗等。麦冬配五味子可增强养心阴、敛心气的作用。檀香性温味辛,入心、肺经,具有行气温中、开胃止痛之功,主要用于寒气凝滞心胸,胸膈气机不畅导致的胸痹、心痛等症。当归性温味甘,入心、肝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功,主要用于血虚导致的心慌、心悸等,可起到调营卫、养气血的功效,《本草正》言其“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荣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茯苓性平味甘,入心、脾经,具有宁心健脾、利水渗湿之功,可用于心源性水肿,亦可用于惊悸、失眠等症。合欢皮性平味甘,入心、肝经,具有安神定志、活血散瘀的作用,《神农本草经》言其“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刺五加性温味辛,入心、肾经,具有养心安神、益气健脾等作用。合欢皮与刺五加同用,可加强宁心和血安神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化浊解毒、宁心健脾之功。
 
临证加减思路
 
芳香化浊开心窍
 
叶天士曰“湿久浊凝”,湿邪日久,凝结不散,聚而生浊成毒,浊毒不仅伤胃阴,亦阻滞胃络,进而导致胃体失于濡养,胃腺体萎缩,在此基础上可发生恶变。从经络解剖上,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相连;从五行相生相克上,心火生脾土,脾土居中央而灌四旁,子病及母,浊毒害心,则情志不畅。临床上,李佃贵对CAG患者伴有头晕、头痛、心烦、咽堵、口黏等浊邪害清证时,重用石菖蒲芳香化浊开心窍。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入心、胃经,芳香开窍,辛温达气,利痰化湿,醒神和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菖蒲对大鼠的胃肠收缩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还可促进药物在大肠内的吸收,进而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如遇心神不宁、肝气郁结者,可配伍郁金解郁开窍;心肾不交者,配伍远志交通心肾。有学者认为,石菖蒲的功效可以分两方面来理解,一种是药效入心经,可开心窍,具有醒神益智之功;另一种是药效入胃经,可醒脾和胃化湿,治痰湿秽浊。远志能宁心气而宁心安神,益肾气而强志不忘,是交通心肾、安神益智强识的良药。两药合用,既能醒神益智,交通心肾,还能化湿和胃,豁痰开窍。
 
温燥祛浊健心阳
 
《类经》言“五志有互通为病者”。情志致病,五脏之间相互影响。在生理上,心主神明,为协调脏腑功能之主,而主司人体生命活动在脾,承载四脏,是谓心所不能所及。《素问·经脉别论》载“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表明心主血脉的功能依靠脾胃来维持。在病理上,心、脾相互影响,思虑过度,心血暗耗,脾失健运;反之,脾气虚弱,化源无能,脾不统血,进而心血不足,出现心脾气血两虚证等。心属火,脾属土,为母子关系,心之气血阴阳能资生并促进脾阳,以维持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心阳不足,母病及子,心阳无以温煦中焦枢纽,湿邪困脾,久而酿湿为浊,阻碍脾胃升降功能,则见失眠、心悸、纳呆、怕冷、舌质淡、苔白等心阳不足、湿浊内阻证。李佃贵遵循“虚则补其母”的原则,温补心阳以健脾阳。酌加人参、干姜共入心、脾二经,以母子同补。
 
清热泄浊除心火
 
湿浊日久化热,或患者本身阳盛阴虚,湿浊与热相结,心火亢盛,浊毒内蕴,临证可见胃脘灼痛、烧心反酸、口干口臭等,并兼有心悸、心烦、失眠。李佃贵常于清胃热药中伍以清心火之药,如黄连、栀子、莲子心等。李佃贵用黄连以12g为多,清心泻热,泻火除烦。《名医别录》载黄连“微寒,无毒。主治五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治口疮”。
 
养血祛浊安心神
 
在脾胃升降之枢中,心居于升的一端,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荣养于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脉,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则心脉失于濡养,血不养心,则心神不宁,而致心悸、失眠;且思为心之动,为脾所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脾失养,脾困乏运,湿浊胶着,最终致使心血不足,浊湿内蕴。故李佃贵教授以化浊解毒为基本治法,辅以养血祛浊安心神,常配伍阿胶、熟地黄、麦冬滋养心血,少许肉桂生发气血。
 
重镇降浊定心志
 
脾胃之功能,在于升清降浊,清阳不升,则生飧泄;浊阴不降,则生䐜胀,上逆作呕,并易扰动心神,脾胃居中央,影响其他四脏,阻之于心,则神志不定。此时气血逆乱于上,非重镇潜坠之品不能使之归于本位;心神躁动不安,非安神不可以定悸。当重镇以降浊,若心气不足,惊悸不安,心中惕惕,也需用重镇降逆之品以安神,如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等。
 
活血排浊通心脉
 
李佃贵认为,CAG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病情反复,“久病入络”“久病成瘀”,阻碍胃腑气机,影响血脉运行,瘀阻心胃,除见胃脘刺痛拒按、舌黯红,或见瘀斑、瘀点、脉涩等,还可伴见心脉瘀阻导致的胸胁刺痛、心烦失眠等症。临证时李佃贵常配以全蝎、蜈蚣等虫类活血通络之品,以排浊通心脉。
 
典型医案
 
姚某,男,61岁。2022年5月5日初诊。主诉:间断胃脘部嘈杂6个月。现病史:患者于6个月前因情绪激动出现胃脘部嘈杂,2021年11月于某医院行电子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理示(胃窦小弯)幽门腺黏膜组织呈中度萎缩伴中度肠上皮化生。予以药物(具体不详)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刻诊:胃脘部嘈杂,心烦口苦,寐欠安,多梦易醒,气短,食少纳呆,大便日1行,质黏、不成形,夜尿频,舌红,苔薄黄腻,脉沉弦细。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中医诊断:胃痞病(浊毒内蕴证)。
 
治法:化浊解毒,宁心健脾。
 
方用化浊解毒养心方加减治疗:百合12g,生地黄15g,黄连15g,栀子15g,麦冬15g,五味子15g,檀香6g,当归15g,茯苓15g,合欢皮15g,刺五加15g,乌药15g,川芎9g,白芍30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半边莲15g,茵陈15g,黄芩15g,藿香12g,佩兰12g,白术12g。14剂,日1剂,早、晚饭后1h温服。嘱患者畅情志,节饮食,适锻炼。
 
5月20日二诊:患者胃脘部嘈杂较前减轻,食少纳呆较前好转,偶有心烦口苦,寐差。处方:百合12g,生地黄15g,黄连15g,栀子15g,麦冬15g,五味子15g,檀香6g,当归15g,茯苓15g,合欢皮15g,刺五加15g,乌药15g,川芎9g,白芍30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半边莲15g,茵陈15g,黄芩15g,藿香12g,佩兰12g,白术12g,竹叶15g,连翘15g,莲子15g。21剂,日1剂,煎服方法同前。
 
6月11日三诊:患者诉诸症减轻,无心烦,口苦减轻,寐好转,偶有嗳气,大便日1行,舌红,苔薄黄腻,脉沉细。上方去竹叶、连翘,加大腹皮12g、砂仁12g。21剂,煎服方法同前。后电话随访,患者规律服用药物,症状较前明显减轻。
 
按心主神明,精神、情志、思维等活动亦属于心的功能,精神、情志、思维等异常致心火旺盛。本案患者平素性情急躁,精神紧张,心火旺盛,则心烦口苦,寐欠安,多梦易醒;心火旺盛,郁而成毒,母病及子,心之浊毒侵犯脾胃,脾胃受损,运化失常,胃失和降,渐成胃痞;脾失健运,水谷运化障碍,气血生成不足,则出现气短、食少纳呆等症状。
 
化浊解毒养心方加减方中百合、生地黄养阴清热,宁心安神;黄连、栀子清心除烦,泻火解毒;麦冬养心阴;五味子敛心气;檀香安神定志,行气温中;当归养血活血;茯苓健脾安神;合欢皮宁心和血;刺五加养心安神;乌药、川芎、白芍疏肝行气止痛;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清热解毒;茵陈、黄芩泻火解毒;藿香、佩兰、白术芳香化浊,健脾祛湿。全方共奏化浊解毒、宁心健脾之功。
 
二诊时患者症状减轻,但偶有心烦口苦,寐差,此为心火盛,故加入竹叶、连翘、莲子,增强清心火之力。
 
三诊时患者诸症减轻,偶有嗳气,故去竹叶、连翘,加砂仁、大腹皮健脾行气。
 
同时在患者每次就诊时,李佃贵都悉心关照患者的感受,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疏解患者不良情绪,排解其心中的“浊毒”。如此心“药”兼施,浊毒得化,疾病得除。(刘小发 高颖 陈楷今 杨柳  河北省中医院李佃贵国医大师工作室)

上一篇:胃痞胃胀治法 中医广汗法 益气消痞

下一篇:单秋华运用疏肝调神针法治疗慢性胃痛经验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