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足疗>正文

河东少儿推拿流派中药足浴与少儿养生保健

1 概述
中药足浴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以辨证论治为原则, 依据小儿的体质状况, 选择适宜药物, 煎水浴足的治疗方法。中药足浴疗法利用水的温热作用和药物的治疗作用, 刺激人体足部反射区与足部穴位, 通过皮肤渗透、吸收和经络传导, 输布到人体脏腑组织, 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目的。
 
古人云“人之有脚, 犹树之有根, 树枯根先竭, 人老脚先衰”“养树护根, 养人护足”。早在几千年前, 中医就很重视对双足的锻炼和保养, 并运用足浴防病治病。中国古代记载了很多名人靠足浴养生保健的故事。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每晚都用足浴强身健体, 并说:“热浴足法, 其效初不甚觉, 但积累百余日, 功用不可量, 比之服药, 其效百倍。”清代名臣曾国藩更是视“读书”“早起”和“足浴保健”为人生三大得意之举。近代京城名医施今墨每晚必用花椒水泡脚养生。可见足浴在古人养生保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 随着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多和药源性疾病不断涌现, 越来越多的人崇尚自然保健法。作为绿色养生保健方法之一的足浴, 因其操作简单、方便舒适、效果显著, 逐步成为家庭防病保健的主流。
 
2 足浴的功效及作用机制
2.1 中医
古人云“春天洗脚, 升阳固脱;夏天洗脚, 湿邪乃除;秋天洗脚, 肺润肠濡;冬天洗脚, 丹田暖和”。可见, 足浴一年四季皆可进行, 特别是在冬天和冬末春初时节, 由于地面温度低, 脚掌离心脏远, 血流缓慢, 双脚容易受寒。脚下受寒能通过经络系统反射至全身, 寒为阴邪, 阴胜则阳病, 阳气受损, 则卫外不固, 人体抵抗力减弱, 容易受外邪侵袭发生感冒、咳嗽、腹泻等。坚持每天足浴, 可增强人体阳气, 阳气充足则能够通上达下, 气血调畅, 可达防病保健的目的。中医外治法祖师吴尚先先生这样描述足浴:“临卧濯足, 三阴皆起于足指, 寒又从足心入, 濯之所以温阴而却寒也。”并强调此法“治病于无形者也”。
 
足部与全身脏腑组织器官通过经脉紧密相连, 足三阴、足三阳经脉起止于足部。不论是温热的水、药物还是手法, 都可以刺激足部穴位, 通过经络系统, 调理脏腑功能, 达到强身、保健、治病的目的, 为足浴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1]。
 
2.2 西医
现代医学认为, 脚距离心脏最远, 容易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并且脚在人体最下方, 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 血液向上的正常回流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有时还会影响其他器官功能。这就是很多人冬天双脚冰凉的原因之一。这时, 如果想促进血液回流, 在人体中完成“第二次起动”的器官, 则非脚莫属。所以, 脚有“人的第二心脏”之美誉。
 
人的双脚是人整体的一个缩影 (即全息胚) :脚趾为头部, 前脚掌为胸部, 脚心为腹部, 脚跟骨盆。人体内各器官在足部都有相应的反射区, 足浴时可刺激全足反射区, 调节脏腑器官功能, 达到养生保健作用。热水足浴, 可增加血液回流速度, 使血液循环畅通, 改善相关脏器功能, 增强人体抵抗力, 改善亚健康状态, 促进疾病痊愈。通过刺激脚上的神经末梢, 可以消除疲劳状态。这种良性刺激还可反射到大脑皮层, 促使血管扩张, 调节自主神经系统, 使大脑抑制过程增强, 产生镇静作用, 提高睡眠质量, 促进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和性激素的正常分泌[2]。
 
温水可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 血流充足增加了药物的吸收, 药物有效成分通过足部汗腺、皮脂腺、毛孔等途径渗透进入人体, 经血液循环流遍全身, 在全身器官、组织发挥作用[3], 无须经过消化系统, 有效减少了损耗, 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利用率。足浴时中药经过透皮吸收, 避免了口服药物对肝脏、肾脏等器官的不良反应。
 
3 中药足浴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中医认为, 肾为先天之本, 肾主藏精, 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肝为罢极之本, 主筋, 主藏血。小儿生长发育主要表现为身高、智力、体质的发育。这些都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3.1 促进小儿身高发育
中医认为, 人体是以精、气、血为物质基础。少儿身高发育离不开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正常的脏腑生理活动。
 
《黄帝内经集注》曰:“人始生, 先成精, 精成而脑髓生, 骨为干, 脉为营, 筋为刚, 肉为墙, 皮肤坚而毛发长, 谷入于胃, 脉道以通, 血气乃行。”《景岳全书》提到:“盖人之始生, 本乎精血之原, 人之既生, 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 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可见, 人之生命本源于精血, 精血少, 小儿会出现肌肤不润泽、耳鸣、目无精光、不能久立、腰膝酸软, 甚则出现五迟、五软, 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黄帝内经》将阳气高度概括为“若天与日”“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 即人有了充沛的阳气, 才能够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身手敏捷、身体强壮。明·吴崑指出:“气、血, 人身之二仪也, 气为主而血为配, 故曰气化即物生, 气变即物易, 气盛即物壮, 气弱即物衰, 气正即物和, 气乱即物病, 气绝即物死。”如果气不足, 推动和激发力量减弱, 会导致人体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衰退, 或者出现早衰, 同时也会减弱人体脏腑经络功能。此即《黄帝内经》所说“精气夺则虚”“精气竭绝, 形体毁沮”。
 
精、气、血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精、血的滋养和气的推动共同维持脏腑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从出生开始, 肾精逐渐充盛, 则有了齿更发长、筋骨劲强等生理现象。肾中精气充足, 则骨髓充满, 骨骼因得髓之滋养而坚固有力, 运动轻捷。小儿身高发育首先需要骨骼健康发育, 骨骼的精华在骨髓, 养肾就能养骨骼。肝主筋, 筋必须依赖肝血滋养才能维持主司运动的功能, 只有肝血充盈, 才能淫气于筋, 使筋膜得到濡养, 从而维持正常的伸展和运动。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气血充足则肾精充足, 肾精充足则骨髓充足, 骨骼强健, 气血旺盛则肌肉丰满, 四肢强劲。所以, 精、气、血充足, 脏腑功能正常, 小儿才能健康成长。中药足浴通过药物的渗透、手法刺激足部调理脏腑功能, 可健脾补肾、养肝和胃, 促进少儿身高生长发育。
 
3.2 促进小儿智力发育
肾藏精, 精生髓, 髓聚为脑, 脑髓充足则智力聪慧;肾藏精, 心藏神, 精化气生神, 肾精充足则神清而思维敏捷。中药足浴养生保健调理能够强脾胃, 脾气健运, 则气血充足;补肾气, 充肾精, 肾气旺盛, 则髓海充盈, 化精生神, 精神互用, 促进小儿智力发育, 使少儿智慧聪明, 身心健康, 达到益智、养心、健脑的目的。中药足浴对小儿因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的肾精不足而出现的健忘、思维缓慢, 视、听和言语应答迟钝等发育障碍者有一定治疗作用。
 
3.3 增强小儿体质
少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又因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不同, 表现出不同的体质特点。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 及时调理可以调整体质偏颇。少儿因胎禀脏气失和、喂养调护失宜、睡眠环境不良等引起脾寒、心热、脾虚伤食或心肾两虚, 阳浮于上, 皆可导致夜眠不安, 足浴时加入养心、清热、安神等中药, 配合按摩申脉、照海、涌泉、隐白、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 可促进气血运行、颐养五脏六腑, 使阴阳恢复平衡, 起到改善睡眠, 促进小儿生长发育的作用[4]。《黄帝内经》提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根据“上病下治”的中医理论, 足浴时加适宜药物, 配合按摩涌泉、太溪、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 可调整上下阴阳, 改善小儿肺、肾虚证候。对于少儿肺气不足、肾元虚损引起的易感、过敏性鼻炎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5]。足部存在分布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相应的反射点, 如胃经的解溪、冲阳、内庭, 脾经的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等。温水刺激这些反射点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增强脾胃功能, 起到预防和调理小儿腹胀、食欲不振、便秘等病证的作用[6]。
 
中药足浴利用内病外治的原理, 在足浴时, 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 选用适合小儿体质的中药, 配合足部穴位按摩, 不仅能增强足浴的效果, 还能增强小儿的抵抗力。
 
4 河东少儿推拿流派中药足浴
经过20余年的科研和临床实践, 河东少儿推拿流派研制出康贝防感、益智、增高、止泻、增食、瘦身等中药草本足浴系列产品。在此, 以康贝增食中药草本足浴系列为例, 简要介绍其功效及使用方法。
 
康贝增食中药草本足浴系列药物组成包括山楂、鸡内金、神曲、人参、白术、陈皮、木香等, 有健脾开胃、行气消食之功效, 用于各型厌食的辅助调理。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气虚, 受纳与健运乏力, 则见食欲不振, 甚至厌食。足浴方以人参为君, 甘温益气, 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 健脾燥湿, 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山楂、鸡内金、神曲消食导滞, 健脾开胃;陈皮温能养脾, 辛能醒脾, 苦能健脾;木香行脾胃之气, 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陈皮, 兼做引经之药, 引诸药入脾胃经, 共奏益气健脾、开胃增食之功。
 
使用时, 将装有足浴药物的药袋放入煎锅中, 加水1 500 mL, 煎煮15 min, 将药液倒入浴盆中, 使水温为40~42 ℃, 液面至踝关节, 浸泡双足15~20 min, 每日睡前1次。
 
需要注意的是, 皮肤有伤口者禁用。严格掌握水温, 不可过热或过凉。足浴时配合足部穴位推拿按摩, 可提高足浴效果。足浴完成后自然晾干双脚最佳。
 
5 中药足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5.1 使用方法
将38~40 ℃煎煮过的中药水倒入自动恒温足浴盆。将脚放入盆中, 然后让水温逐渐升高至42 ℃并保持水温。年龄<1岁的小儿, 水温可适当降低至40~41 ℃, 浴足时间20 min。中药浴足时药液要淹过踝部, 并给予足部适当的物理刺激, 如按摩、捏脚或搓脚等。年龄较小的少儿由家长帮助搓动, 尤其注意按揉涌泉, 按揉力度不宜过大。
 
5.2 注意事项
小儿最好有自己的足浴盆, 以防与家庭其他成员交叉感染或被染上足癣等。中药足浴不要用铜、铁、铝等金属盆。餐前、餐后1 h不宜进行足浴。中药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 血容量增加, 容易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餐前中药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 对消化不利。餐后机体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 故餐后立即进行足浴, 使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 造成胃肠血容量减少, 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 最好餐后1 h进行足浴。足浴时若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瘙痒, 应暂停足浴, 必要时进行专科诊疗。足浴时, 由于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 血容量增加, 可能引起头部急性缺血, 出现面色苍白等症状, 此时应让小儿平卧或抬高下肢。中药足浴所用药物剂量一般较口服药量大, 故不宜入口。中药足浴完毕后, 以自然晾干为佳, 或用毛巾揩之, 不要用水清洗。有先天性心脏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等, 不宜进行足浴。
 
6 小结
河东少儿推拿流派中药足浴是依据小儿的体质状况, 选择适宜的中药草本足浴系列产品, 煎水浴足, 利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小儿足部按摩手法, 刺激足部反射区与足部穴位, 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河东少儿推拿流派中药足浴不仅可以增强小儿体质, 促进身高发育, 提高智力水平, 同时在治未病方面优势明显, 且操作简单、疗效显著,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颖婷, 温小鹏.足浴的临床优势探讨[J].光明中医, 2012, 27 (2) :350-351.
[2]黄希忠.足浴治疗失眠症32例[J].河北中医, 2010, 32 (9) :1331-1332.
[3]张兰英, 李强, 袁成彬, 等.浸足Ⅱ号泡脚液对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 2015, 37 (3) :463-465.
[4]于海燕, 李希义, 邱建华.中药足浴加穴位按揉治疗失眠症36例[J].中国民间疗法, 2010, 18 (1) :22.
[5]罗继红, 翟立华, 程广书.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20例[J].中医研究, 2010, 23 (9) :58-60
[6]陈保兰, 罗桂珍, 苏江毅, 等.足浴加穴位按揉对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 (4) :100, 102.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孙德仁 陈博睿

上一篇:朱氏足部按摩法在舒缓疗护中的应用

下一篇:小儿发热,咳嗽,腹泻,过敏性鼻炎,中药足浴治疗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