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推拿按摩>正文

养生堂宫廷正骨手法

北京卫视养生堂20111212期视频笔记 按摩推拿 轻柔透巧的宫廷正骨手法

宫廷正骨手法的含义,“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并依照《医宗金鉴》中的正骨八法进行分类: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所以常说的按摩推拿,只是我们宫廷正骨手法中的四种,并不能代表整个宫廷正骨手法。

通俗意义上的推拿、按摩多呈套路性:按揉某个部位都有相对固定的招式和顺序,先用后用后用什么,而且力量一般都比较大
宫廷正骨手法则每次都不尽相同:我们所说的手法则是针对不同疾病,辨证论治,因病施法。因为每次治疗后患者的病情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再照搬上次的手法,治疗效果肯定不好。我们认为,手法的招式好比开汤药时的单味草药,手法的力量好比每味草药的剂量,各式手法的组合、不同的力量就构成了“手法处方”这样一个概念。

宫廷正骨手法动作轻柔,力度和缓,病人易于接受:以前宫廷正骨手法的服务对象都是王公大臣、皇亲国戚,要是把他们按的龇牙咧嘴了,估计还没等病治好,先把自己的小命丢了。

宫廷手法在治疗时不是上来就揉,而是先要通过手摸心会了解病情,“摸法”在正骨八法中排第一位。“摸”是诊断的基础,很多软组织损伤依靠X光片是无法诊断的,而且摸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宫廷正骨手法的特点:

轻,柔,透,巧:手法动作轻,力量柔和,讲求用巧劲儿,手法力度能直达病处。大家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在做完按摩后的几天里局部的皮肤灼痛,就是按摩的力量过大。其实任何一种治疗都是双刃剑,控制不好不但会加重病情,还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损伤,而且人体对手法的力量还会产生耐受,如果按揉的力量总是很大,时间久了不管怎么按都不会有反应了。

宫廷正骨手法出自上驷院绰班处。上驷院为清代内务府所属三院之一,上驷院中的“上”意为尊贵,代表皇家,“驷”是马匹的意思,上驷院就是清初御马监。绰班是满语正骨的意思,绰班处既为正骨处,是隶属于上驷院的机构。
最早上驷院绰班处的职责是医治受伤的马匹,兼有为宫廷内侍们治疗各类损伤的职责。清中期,上驷院绰班处的医疗技术和理论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主要职责逐渐变成为人治疗跌打损伤。至清代末期皇帝下旨把太医院的正骨科划归上驷院,由蒙古医生兼任。自此上驷院绰班处成为皇宫内唯一治疗跌打损伤的医疗机构,其职责是为皇帝、后妃、亲王、贝勒、阿哥、格格、内廷文武官员、执事人员等医治骨伤科疾患,并且限定日期要治好,超过了期限必受惩办。
上驷院绰班处的绰班主要来自满八旗中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的侍卫或御林军,并由绰班处的蒙古医生头目教授其正骨技术,学期六年,每月有四两银子的“钱粮”,期满后经考试合格、医术精通者可成为正式绰班御医,称补实缺。自咸丰皇帝以后,绰班处选取学员的条件放宽,八旗侍卫均可入选。上驷院绰班处内设蒙古医生长2-3人,相当于今天的主任医师,副蒙古医生长3-4人,相当于副主任医师,一般蒙古医生和学员总数共计30人,蒙古医生长,正六品,服用五品冠戴;副蒙古医生长,从六品,亦准服用五品冠戴。

所以说宫廷正骨手法并不是一个人的发明创造,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根据已经搜集到的资料,目前有证可考的最早的上驷院绰班处蒙古医生是著名御医德寿田。其弟子有桂祝峰,景隆,怀塔布等,桂祝峰的弟子是我国著名的骨伤专家夏锡伍,因夏老聪颖好学,还得到了其师祖德寿田的亲传。

夏锡伍,字常福,满族正白旗人。

至辛亥革命前夕夏老已晋升为蒙古医生长,正白旗护军六品校尉衔御医。清政府灭亡后,夏老出宫在朝阳门内北小街宝玉胡同2号开松山堂正骨科诊所,沿用上驷院绰班处传统方法与方药悬壶行医。解放后,夏老积极参加北京中医学会工作,任正骨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参加北京中医学会门诊部正骨科工作。为落实中医政策,夏老还参与组建北京中医医院中医骨科及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医骨科,并兼任中医骨科顾问。

夏老的弟子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吴定寰。刘钢主任是吴老的弟子,也是我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中药泡手法:当归20克、川断20克、赤芍20克、木瓜20克、独活20克、防风20克、桑枝20克、红花20克、刺五加20克、片姜黄20克

上一篇:按缺盆法

下一篇:小儿营养不良的家庭推拿按摩法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