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推拿按摩>正文

手掌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图1

(1)大脑(头部)
    [位  置]双手掌侧,拇指指腹全部,左半脑反射区在右手上,右半脑反射区在左手上(图2—78)。


    [主  治]头痛、头晕、头昏、失眠、高血压、卒中、脑血管病变、神经衰弱等病症。
    [手  法]用拇指由上向下推按10—20次,力度以产生酸痛为度。

(2)额窦
    [位  置]位于双手掌10个指头顶端约1厘米范围。左侧额窦反射区在右手上,右侧额窦反射区在左手上(图2—79)。


    [主  治]鼻窦炎,头痛,头晕,头重,失眠,发热,卒中,脑震荡,眼、耳、鼻、口疾患。
    [手  法]用拇指或指甲尖端在反射区上点按5次以上。

(3)垂体    
    [位  置]位于双手拇指指腹中点,大脑反射区深处(图2—80)。


    [主  治]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征、小儿生长发育不良、骨质疏松、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甲状腺肿瘤、甲亢、前列腺炎等病症。   
    [手  法]以拇指尖端在反射区上,点压或点揉5—10次,力度以产生酸痛为度。
 
(4)眼
    [位  置]位于双手手掌和手背第2、3指指根部之间。左眼反射区在右手上,右眼反射区在左手上(图2—81)。

    [主  治]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近视等眼疾和眼底病变。
    [手  法]寻找敏感点掐按5—10次,或由桡侧向尺侧推按,掌面、背面各10-20次。
 
(5)耳
    [位  置]位于双手掌第4、5指指根部。左耳反射区在右手上,右耳反射区在左手上(图2—81)。
    [主  治]耳聋、耳鸣、中耳炎、梅尼埃病、重听、腮腺炎、鼻咽癌。
    [手  法]寻找敏感点掐揉或点按,每侧5—10次。
 
(6)鼻
    [位  置]位于双手掌侧拇指末节指腹桡侧面,第1指骨远节指骨体中部。右鼻反射区在左手上,左鼻反射区在右手上(图2—82)。

    [主  治]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鼻息肉、上呼吸道感染、头痛、头晕等病症。
    [手  法]掐揉或点按10—20次。
 
(7)颈项
    [位  置]位于双手拇指近节掌侧和背侧(图2—81)。
    [主  治]颈项酸痛、僵硬、颈部伤筋、落枕、颈椎病、高血压、消化道疾病等病症。
    [手  法]向指根方向全方位推按5—10次。
 
(8)斜方肌
    [位  置]位于手掌侧面,在眼、耳反射区下方,呈一横带状区域(图2—83)。

    [主  治]颈、肩、背部疼痛,落枕,颈椎病,手无力等病症。
    [手  法]从尺侧向桡侧推按10—20次。
 
(9)心
    [位  置]位于左手掌第4、5掌骨之间,近掌骨头处(图2—84)。

    [主  治]心律不齐、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休克、失眠、健忘等病症。
    [手  法]以拇指端从手腕或手背向手指方向压或推压5-10次或按摩5—10次。
 
(10)肺和支气管
    [位  置]肺反射区位于双手掌侧,横跨第2、3、4、5掌骨,斜方肌反射区下1拇指处;支气管位于中指第3近节指骨,中指根部处为敏感反射点(图2—85)。

    [主  治]肺与支气管疾患(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哮喘、胸闷等)、鼻炎、皮肤病、心脏病、便秘、腹泻等病症。
    [手  法]从尺侧向掌侧推按10—20次,由中指根部向指尖方向推按10—20次,掐按中指根部敏感点10—20次。
 
(11)胆囊
    [位  置l位于右手的掌侧和背侧,第4、5掌骨之间,紧靠肝反射区的腕侧下方(图2—85)。
    [主  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厌食、消化不良、高脂血症、胃肠功能紊乱、肝脏疾患、失眠、皮肤病、痤疮等病症。
    [手  法]按压或拿捏10—20次。
 
(12)肝
    [位  置]位于右手的掌侧及背侧,第4、5掌骨体之间近掌骨头处(图2—86)。

    [主  治]肝脏疾患(如肝区不适、肝炎、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患(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血液系统疾病、高脂血症、肾脏疾患、眼病、眩晕、扭伤、指甲疾患等病症。
    [手  法]自手腕向手指方向轻轻按摩5-10次。
 
(13)甲状腺
    [位  置]位于双手掌第1掌骨的掌骨头处至第1、2掌骨间,再转向指尖方向成一弯曲带(图2—86)。
    [主  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炎、甲状腺性心脏病、心悸、烦躁、失眠、肥胖、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等病症。   
    [手  法]以拇指侧腹施力,在反射区上推揉,在敏感点处点压按摩5—10次。
 
(14)头颈淋巴结
    [位  置]双手各手指间根部凹陷处,手掌侧和手背侧均有头颈淋巴结反射区(图2—87)。

    [主  治]治疗眼、耳、鼻、舌、口腔、牙齿等疾病,还可治疗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大及免疫力低下等病症。
    [手  法]各点掐点5-10次。
 
(15)肾上腺
    [位  置]位于双手掌第2、3掌骨体之间,距离第2、3掌骨头约拇指宽处(图2—87)。
    [主  治]肾上腺功能亢进或低下、各种感染、炎症、过敏性疾病、哮喘、风湿病、心律不齐、休克、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
    [手  法]点按10-20次。
 
(16)肾   
    [位  置]位于双手肾上腺反射区下方(图2—88)。

    [主  治]肾脏疾病(急慢性肾炎、肾结石、肾功能不全)、泌尿系统结石、高血压、贫血、慢性支气管炎、骨折、斑秃、耳鸣、眩晕、水肿、前列腺炎等病症。
    [手  法]点按10-20次。
 
(17)脾
    [位  置]左手掌侧第4、5掌骨间,膈反射区与横结肠反射区之间(图2—88)。
    [主  治]炎症、发热、贫血、高血压、肌肉酸痛、舌炎、唇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皮肤病等病症。
    [手  法]点按10—20次。
 
(18)腹腔神经丛
    [位  置]位于双手掌侧第2、3掌骨及第3、4掌骨之间,肾反射区的两侧(图2—89)。

    [主  治]胃肠功能紊乱、腹胀、腹泻、胸闷、呃逆、烦躁、失眠、头痛、更年期综合征、生殖系统疾患等病症。
    [手  法]围绕肾反射区两侧由指端向手腕方向推按10—20次。
 
(19)输尿管
    [位  置]位于双手掌中部,上接肾反射区,下连膀胱反射区(图2—90)。

    [主  治]输尿管结石、排尿困难、泌尿系统感染、输尿道炎症、肾积水、输尿管狭窄、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症。
    [手  法]从手指端向手腕方向按压5—10次。
 
(20)膀胱
    [位  置]双手掌下方,手腕骨头状骨骨面上(图2—90)。
    [主  治]肾、输尿管、膀胱结石,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疾患。
    [手  法]向手腕方向点压、按摩5-10次。
 
(21)生殖腺(卵巢、睾丸)
    [位  置]双手掌根部腕横纹中点处,相当于手厥阴心包经之“大陵”穴(图2—91)。

    [主  治]性功能低下、不孕症、不育症、月经不调、痛经、前列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病症。
    [手  法]按揉10-20次。
 
(22)食管、气管
    [位  置]位于双手掌侧,第1掌骨与掌指关节上,下接胃反射区(图2—92)。

    [主  治]食道肿瘤、食道炎症、气管疾患等病症。
    [手  法]以拇指向指根方向推按或掐按10—20次。
 
(23)胃
    [位  置]位于双手掌第1掌骨远端(图2—93)。

    [主  治]胃痛、胃溃疡、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胰腺炎、糖尿病等病症。
    [手  法]向手腕方向推按10—20次。
 
(24)胰腺
    [位  置]双手掌侧第1掌骨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图2—93)。
    [主  治]胰腺炎、胰腺肿瘤、消化不良、糖尿病等病症。
    [手  法]由手指向手腕方向点压,按摩5—10次以上。   
 
(25)十二指肠
    [位  置]位于双手掌侧,第1掌骨体部近端,胰反射区下方(图2—93)。
    [主  治]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憩室、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病症。
    [手  法]由手指向手腕方向压刮、推揉5-10次。
 
(26)小肠
    [位  置]双手掌心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反射区所围绕的区域(图2—94)。

    [主  治]小肠炎症、腹泻、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心律失常、失眠等疾患。
    [手  法]快速、均匀、有节奏地从手指向手腕方向按摩10次以上。  
 
(27)大肠   
    [位  置]位于双手掌侧中下部分。自右手掌尺副手腕骨前缘起,顺右手掌第4、5掌骨间隙向手指方向上行,至第5掌骨体中段,约于虎口水平位置时转向桡侧,平行通过第4、3、2掌骨体中段;接至左手第2、3、4掌骨体中段,转至手腕方向,沿第4、5掌骨之间至腕掌关节止。包含盲肠、阑尾、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肛管、肛门各区(图2—95)。

    [主  治]腹胀、腹泻、消化不良、便秘、阑尾炎、腹痛、结肠炎、结肠肿瘤、直肠炎、乙状结肠炎、肛裂、痔疮等病症。
    [手  法]推按、推揉或掐揉10-20次。
 
(28)盲肠、阚尾
    [位  置]位于右手手掌腕骨前缘靠近尺侧,与小肠、升结肠的反射区连续(图2—95)。
    [主  治]腹胀、腹泻、便秘、消化不良、阑尾炎及其手术切除所致腹痛等病症。
    [手  法]定点按压5-10次以上。

上一篇:手部反射区的位置图

下一篇:手掌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2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